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zh21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学科体系中,数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高中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特性,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够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甚至会因为教师单纯地讲解,而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对此,为了确保学生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驱动法来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推动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5-0063-02
  引 言
  要想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时必须精心設计问题。同时,教师在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时必须与情境教学法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够使问题情境更具真实性,进而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不断地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时,还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当前阶段,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革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它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并让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和互动探讨来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如果有问题情境的支持,数学知识会更加具象,学生学起来就会更加容易。否则,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十分枯燥乏味。而且,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实践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学生在参加课堂数学活动时,才能高效地吸收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在当前阶段,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不仅如此,还能让学生开展自主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既能够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又能够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学法。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反思,让学生养成总结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除此以外,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利用问题驱动法教学时,必须确保所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开动脑筋。毕竟,数学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它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学知识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与数学相关的背景知识来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有效调用自己所储备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在推货车时,如果遇到上坡是不是十分费力气?”学生很快就会回答:“是的。”教师继续询问学生:“那么,请同学思考,上坡怎样表示比较好?换句话来说,以怎样的方式去刻画上坡的坡度或者其平缓性?”学生在探究时,就会结合书中所预习的知识来进行讨论,然后就会得出需要利用高度和宽度的比值来表示的结论。这样就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联想,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掌握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
  二、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实践性
  数学教师开展教学,不单单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具有实践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对问题进行验证,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获得有效提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还能够不断得到发展[2]。对此,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问题驱动教学法,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发展,进而满足当前素质教育所追求的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不等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超市有水果糖45斤,奶糖50斤,水果糖15元一斤,奶糖20元一斤,现将水果糖和奶糖进行混合销售,请问如何搭配可以实现盈利最大化?这个问题十分具有现实生活意义,而且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通过列不等式进行计算,不仅能够对与不等式有关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还能将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全面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全面,因为只有从多个角度出发,更好地融入所要教学的内容,学生才能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好处,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事例,只有选择的事例与教学内容契合度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承载教学内容的事例时,需要十分灵活,不可千篇一律,只有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来。
  例如,在学习“命题及其关系”时,学生听了教师的认真讲解,能够明白相关的概念,但是却不一定能够灵活应用。对此,教师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够对相关概念进行灵活应用。
  四、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任务性
  只有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对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而言,教师只有设计任务型问题,并确保问题具有递进性,才能够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合理。其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打造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这样才能够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时获得成就感,并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再次,在实际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纠正其学习上的错误认知和错误习惯,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教师要在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融入各种激励手段,只有这样,学生才始终有信心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解答。最后,任务型问题的创建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目的更加明确,确保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设置任务型问题时,必须保证任务型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请你们阅读本节内容,弄清楚椭圆、椭圆的焦点及椭圆的焦距的概念,3分钟后,我请同学回答。”学生明确了任务,会在阅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格外仔细。教师点一名学习成绩不好,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回答。在该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以请某位同学补充或点评,这样,补充或点评的学生不仅要自己熟悉教材内容,还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回答,从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接下来,教师可以加深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对比分析椭圆和圆的特点,这样,学生会巩固旧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在这样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任务也在不知不觉中高效地完成了。
  五、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互动性
  在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互动性。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缺乏互动,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经常出现走神的现象。而要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有效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依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问题的互动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问题切实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使学生始终以良好的学习状态投入活动当中[3]。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简单,确保问题的互动性得到有效体现,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单一进行自主探究而使自身陷入学习的困境。互动性强的问题能够使问题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更高效。毕竟,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同学、与教师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学“简单随机抽样”的过程中,教师不要问这种低质量的问题,如“抽签法属于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吗?”而要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中,抽签法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同学们可以和同桌讨论。”在这样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和同桌互动,其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
  六、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
  当前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要利用数学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问题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促进综合能力不断发展。
  结 语
  教师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确保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更高效,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发展。同时,问题驱动教学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有效提升,还能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成花.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华夏教师,2020(21):58-59.
  [2]贾 勇.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19(16):220.
  [3]李向芬.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9):294-295.
  作者简介:田曉霞(1975— ),女,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生的心智并未成熟却十分渴望自由,此时传统的以控制、命令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此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探索心理强烈,希望学习新鲜且有趣的东西,兴趣是此阶段学生重要的动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若是想要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趣法本身就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将之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
摘 要: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的核心,具体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由实物的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联想到实物形状的空间认知能力。文章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内涵,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力求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描述、联想、推理等多样化的教学途径,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 要: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音乐虽然不是主科,却是高中课程体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感性教育资源,不仅对学生审美意趣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高中音乐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互动性音乐鉴赏教学方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互动音乐鉴赏方法组织教学的具体效果,希望能够为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热爱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为此,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为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组织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将结合教学经验,谈一谈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原则、注意事项以及方案设计。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综合素质;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 要:新高考改革于2014年开始,普通高中教学也在这个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应以学生发展为契机,探讨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路径,以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对其他科目学习的强化,使高中教育与经济社会、大学教育有效衔接,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及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共同特点。因此,在小学管理工作中合理构建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在遵循激励机制构建原则的前提下,以目标作用、榜样作用、竞争作用、合理评价及引导学生参与激励程序的教育方式,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养以及道德品质,教师应将“生命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进而珍惜生命且努力学习。文章就将生命教育融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进而为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1文
爱国主义具体是指人和集体对国家的一种支持态度,是影响国家发展以及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爱国应当是每一个国民的基本素质。在我国教育领域,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本身的思想性、实践性特点,初中语文教师要激发初中生爱国热情,帮助青少年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正确价值观念。文章从多个方面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线上教学成为教师在特殊时期的重要教学手段,这有利于突破时空界限,保证学生学习活动正常进行,同时也鲜明地体现了“更加注重融合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将教育教学与网络融合,有利于加速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驱动力。
摘 要:在新课标的引导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全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合理有效的任务设置,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为学生革除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等弊端,还为学生提供了合理的实践情境与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文章将对任务驱动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与运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