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历史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规定: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人身心健康的解释是这样的:身心健康的人不仅要身体健康,没有生理疾病,而且要有良好的精神和社会适应状态。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学生大多存在心理困扰,缺乏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使他们的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更加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特定阶段,这一阶段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意志品质塑造、人格健全的重要阶段。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理解、记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终身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转变教学观、学生观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要建立师生间互动、互惠的新型教学关系。初中历史教学还要求进一步转变学生观,这些都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历史教学应精心设计健康教育内容
历史教学不仅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更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对一些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个体人格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这是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内在的潜能。如:林则徐“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双目失明的鉴真,六次东渡;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历经数百次失败之后,终于研制成耐用碳丝灯泡;居里夫妇在设备简陋、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经过45个月的艰苦工作,成功地提取了0.1克镭,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材料。再比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观等,都是历史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好素材。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内容包罗万象,精心挖掘历史教材,用丰富的史实、杰出的历史人物滋润学生心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史实,用师生评述、学生思考、总结得失、吸取教训、教师启发点拨等方式使学生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只要教师精心组织,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将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辩论会、竞猜、抢答竞赛、小品表演、故事演讲、撰写历史小故事、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随着活动的日益增多,学生人格也日趋完善和健全,心理也得到健康发展。在课外活动中,要放手让学生去创造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只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组织课外活动,不断注入“活水”,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寓教于乐,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四、培养一支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教师队伍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有着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人。教师各方面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行为的优劣和教育的成败,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良好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以及各种优良品质。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初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更加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特定阶段,这一阶段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意志品质塑造、人格健全的重要阶段。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理解、记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终身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转变教学观、学生观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要建立师生间互动、互惠的新型教学关系。初中历史教学还要求进一步转变学生观,这些都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历史教学应精心设计健康教育内容
历史教学不仅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更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对一些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个体人格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这是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内在的潜能。如:林则徐“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双目失明的鉴真,六次东渡;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历经数百次失败之后,终于研制成耐用碳丝灯泡;居里夫妇在设备简陋、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经过45个月的艰苦工作,成功地提取了0.1克镭,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材料。再比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观等,都是历史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好素材。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内容包罗万象,精心挖掘历史教材,用丰富的史实、杰出的历史人物滋润学生心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史实,用师生评述、学生思考、总结得失、吸取教训、教师启发点拨等方式使学生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只要教师精心组织,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将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辩论会、竞猜、抢答竞赛、小品表演、故事演讲、撰写历史小故事、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随着活动的日益增多,学生人格也日趋完善和健全,心理也得到健康发展。在课外活动中,要放手让学生去创造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只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组织课外活动,不断注入“活水”,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寓教于乐,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四、培养一支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教师队伍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有着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人。教师各方面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行为的优劣和教育的成败,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良好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以及各种优良品质。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初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