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冷热电联供与负荷匹配特性

来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xi2xjp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控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A-CAES)的冷热电产出以匹配供应对象随季节不断变化的负荷,对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构建了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系统充释能过程以探究系统的冷热电输出特性;分析了一个典型生活小区在不同季节的冷热电负荷变化;并将系统冷热电产出与小区住户冷热电需求负荷进行匹配,得到二者之间的匹配性能;最后通过经济性分析对比了常规供能小区与由A-CAES系统提供冷热
其他文献
某水力发电机冷油器用铜管在服役期内出现腐蚀穿孔失效问题。结合其工况,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EDS及金相显微镜等对被腐蚀铜管的形貌、成分及组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水电厂运行工况欠佳,造成泥沙与微生物沉积,导致铜管发生垢下腐蚀,水质中Cl-超标又进一步促进了腐蚀的发生。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is a commonly used polymer for the chemicals,mining and refining processes of hydrocarbon but suffers from a persistent high-temperature instability problem.In contrast,the nanoparticle suspension remains a technical challen
Polyphenylsulfone(PPSU)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was prepared by nonsolvent-induced phase separation.The effects of coagulation bath conditions(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on membrane morphology,pure water flux,pore size,porosit
通过对注水井腐蚀穿孔油管进行宏观形貌、材质性能及腐蚀产物成分的分析,结合服役工况调研和油管中性点计算,对注水井P110油管外腐蚀穿孔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全井深油管仅腐蚀穿孔P110油管出现明显局部腐蚀,且失效油管腐蚀形貌呈“溃疡状”,同时该失效油管位于中性点以下,处于正弦屈曲状态;穿孔油管材质性能符合标准API SPEC 5CT-2011对P110钢的要求,油管外壁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和CaCO 3。因此,P110油管在屈曲状态下与套管接触形成缝隙,而后发生缝隙腐蚀失效。腐蚀类型为吸氧腐蚀,
六价铬镀层因其优异的装饰性和功能性被广泛应用,但其带来的环境及健康问题不容小觑。为了降低六价铬对环境的污染,开发出了锡钴合金电镀技术,并实现了装饰性铬镀层的替代。基于近些年国内外对此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锡钴合金电镀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锡钴合金电镀工艺的典型方案;同时对锡钴合金镀液类型、特点及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焦磷酸盐、葡萄糖酸盐、柠檬酸盐等体系,分析了其特点与不足,指出这些体系制得的合金镀层钴含量高,外观及性能与铬镀层相近,工艺绿色环保,有望替代铬镀层;最
Ethylene cracking process is the core production process in ethylene industry,and i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reduc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Because of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multi-flow allocation and multi-parameter setting in cracking pr
为了提高铝镍钴永磁材料表面磁控溅射Cu/Sn涂层的质量,对其进行真空烧结处理,以实现增强结合力并保持较高磁性的目的 .采用扫描电镜、万能拉伸机、NIM-2000分析系统考察了真
压缩空气储能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储气装置作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关键环节,对系统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储气装置的研究备受人们关注。储气装置的特点主要取决于其材料属性,因此本文根据材料不同对储气装置进行分类,并着重论述了天然地下洞穴储气、人造洞室储气、金属材料储气以及复合材料储气的应用。对比分析表明,天然地下洞穴储气规模大、成本低,但是依赖于特殊地质和地理条件,因此应积极探索具有灵活布置特性的新型储气方案。进一步地,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
压缩空气储能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过程面对的是储气室压力变化以及输入/输出功率变化的复杂工况。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变工况运行需求和节流阀减压调节膨胀机入口压力存在控制精度低、压力损失大等问题,本研究提出采用阀门组合与减压容器相结合的压力控制单元来调控膨胀机入口压力、满足输出功率需求,并建立了集成压力控制单元的10 MW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储释能过程压力、温度、质量流量、功率等关键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阀门组合与减压容器相结合的压
喷射器可应用于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去强化充能过程和提高系统性能,其喷射器利用压缩机出口的高压空气作主动流,以环境空气或前一级压缩机出口的低压空气作引射流。喷射器的使用可提高储气速率和减少节流阀的热力学损失。本文分别对多喷射器和单喷射器强化充能过程的储能系统展开研究,并建立了两种储能系统的热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两种储能系统均提高了系统循环效率,与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定压运行模式相比,多喷射器储能定压运行模式和单喷射器储能滑压运行模拟的系统循环效率分别最大提高了2.34%和2.73%。对于多喷射器储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