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教学意在扭转被动教学中枯燥、单调的局面,把快乐引进课堂。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索然无味,压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阻碍了幼儿的智力发展。现代媒体动画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参与教学活动,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灵活性等诸多优势,使图文会说话、复杂变简单、抽象更明朗,其教学形象生动、简洁、一目了然。而乐教乐学,主要以“形象”为起点,以“情感”为重点,以“成功”为基础,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诱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中体现出一个“乐”字,教师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幼儿轻松快乐地学习文化知识。为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对于不识字、不会找页数的幼儿来说,自己看书预习太困难了。于是在他们预习课本时,我为他们创设了“动”的条件,让他们动手制作学具。比如教学认识1至10的数时,教1就让他们分别带上一根小棒、一个圆片、一个三角形卡。教到2时,就让他们分别带上两根小棒、两个圆片、两个三角形卡……另外,我还在屏幕上为他们演示更多、更熟悉的生活片断的动画图片,那些鲜艳的色彩和悠扬的音乐,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们更快地认识了数字。这样,幼儿不仅学会了数数,而且还初步形成了数的概念,为后面比较数的大小、数的守恒打下了基础。
二、课堂教学要灵活
课堂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采取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具体做法上,特别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
1.采用直观教学法。
幼儿爱玩,老师要让他们从玩中获得知识。当然,课堂中的玩是有限度的。比如我在教他们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时,让幼儿带上小皮球、粗细一样的小筒、正方体和长方体纸盒等,让幼儿比较这两种物体的运动方向有何不同。幼儿边“玩”边说:“球体可以朝任意方向滚动,圆柱体则不能”,“正方体几条边都一样长,长方体两对边一样长”。我问他们原因在哪里,通过观察,他们得出了“圆柱体有平面,平面不能滚动,球体没有平面,可以任意滚动”的结论,还说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这样就分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
2.采用实际操作法。
所谓实际操作法,就是让幼儿亲自操作、亲自体验,掌握基本技能。在课堂上,让幼儿利用自己学具袋中的学具边说边操作,既锻炼了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又产生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在教二等分、四等分时,我首先让幼儿准备好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然后让他们亲自动手折叠、画线、裁剪、切割,亲自体验不同的分法。这样做使他们加深了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采用屏幕展示法。
老师通过大屏幕的形象逼真、快速直观地展示,让幼儿们更加直接地观看准备好的各种图形、图像和图表。同时,让幼儿仔细比照自己所制作的学具,反复演示,加深印象。
三、课堂练习要适中
课堂练习是对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消化巩固的过程。教师在选择习题内容方面要力求达到“精”、“巧”、“活”。
“精”,就是要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坚决杜绝那种不科学的机械重复,要少而精,适当做一些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习题。
“巧”,即紧扣课堂教学的重点,放缓难点的坡度,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由间接转化为直接,由复杂变简单,帮助幼儿找到做题思路。
“活”,即培养幼儿发散思维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幼儿通过观察,发散思维。练习中形式要生动有趣、新颖多样,教师教得愉快,幼儿学得轻松,进一步获得“乐中学,学中乐”的感知。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对于不识字、不会找页数的幼儿来说,自己看书预习太困难了。于是在他们预习课本时,我为他们创设了“动”的条件,让他们动手制作学具。比如教学认识1至10的数时,教1就让他们分别带上一根小棒、一个圆片、一个三角形卡。教到2时,就让他们分别带上两根小棒、两个圆片、两个三角形卡……另外,我还在屏幕上为他们演示更多、更熟悉的生活片断的动画图片,那些鲜艳的色彩和悠扬的音乐,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们更快地认识了数字。这样,幼儿不仅学会了数数,而且还初步形成了数的概念,为后面比较数的大小、数的守恒打下了基础。
二、课堂教学要灵活
课堂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采取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具体做法上,特别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
1.采用直观教学法。
幼儿爱玩,老师要让他们从玩中获得知识。当然,课堂中的玩是有限度的。比如我在教他们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时,让幼儿带上小皮球、粗细一样的小筒、正方体和长方体纸盒等,让幼儿比较这两种物体的运动方向有何不同。幼儿边“玩”边说:“球体可以朝任意方向滚动,圆柱体则不能”,“正方体几条边都一样长,长方体两对边一样长”。我问他们原因在哪里,通过观察,他们得出了“圆柱体有平面,平面不能滚动,球体没有平面,可以任意滚动”的结论,还说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这样就分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
2.采用实际操作法。
所谓实际操作法,就是让幼儿亲自操作、亲自体验,掌握基本技能。在课堂上,让幼儿利用自己学具袋中的学具边说边操作,既锻炼了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又产生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在教二等分、四等分时,我首先让幼儿准备好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然后让他们亲自动手折叠、画线、裁剪、切割,亲自体验不同的分法。这样做使他们加深了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采用屏幕展示法。
老师通过大屏幕的形象逼真、快速直观地展示,让幼儿们更加直接地观看准备好的各种图形、图像和图表。同时,让幼儿仔细比照自己所制作的学具,反复演示,加深印象。
三、课堂练习要适中
课堂练习是对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消化巩固的过程。教师在选择习题内容方面要力求达到“精”、“巧”、“活”。
“精”,就是要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坚决杜绝那种不科学的机械重复,要少而精,适当做一些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习题。
“巧”,即紧扣课堂教学的重点,放缓难点的坡度,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由间接转化为直接,由复杂变简单,帮助幼儿找到做题思路。
“活”,即培养幼儿发散思维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幼儿通过观察,发散思维。练习中形式要生动有趣、新颖多样,教师教得愉快,幼儿学得轻松,进一步获得“乐中学,学中乐”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