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学习方式的原理与操作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05082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也是课改令人极为关注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课改具体到课堂教学层面,其教法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有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有人说,内化新型学习方式的理念,掌握三种学习方式的操作原理及其技巧,已经成了广大教师必备的一个教学基本功。基于此,本文依据课改要求,结合教改实践,谈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理与操作要则。
  
  一、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择定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我国学者把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具备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和谐愉悦心态基础上的“乐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总之,自主学习是以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作结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含义表明,自主学习以“会学习”为核心,以自觉性、独立性与自控性为特征,自学能力是自主学习的根基。
  自觉性——回答“是否愿意、是否自觉、是否积极”进行学习的问题,它的价值取向在于自主学习的动力水平。它一旦与独立性相融合,必然形成相辅相成的巨大功力。
  独立性——回答“会不会、能不能”从事自主学习的问题,它的价值取向在于自主学习的能力水平。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其灵魂在于独立思考。但它并非先天所有,主要靠教师精心培养和学生的实践训练,方可形成。
  自控性——回答“能否策划、调节、总结、完善学习活动”的问题,它的价值取向在于自主学习的自我管理水平。这是自主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要素。
  2.自主学习培养的阶段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本质特点是,由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这个规律决定了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生活、学习、处事、做人,都要经历一个“依赖→独立”的发展过程。依此,我们把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引导性自主学习。即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之所以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尚处于“依赖”水平,二是从实践看,若放任自流,必然生乱,根本谈不上什么学习效果。所以,引导性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做到: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选择方法,针对实际示范引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自主、或同桌协作进行操作、思考、议论、演练、感悟,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然,对于一些比较容易与迁移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可适当放手,鼓励学生主动进取,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阶段:独立性自主学习。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后(会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已基本达到了“自觉性”、“独立性”、“自控性”的要求。因此,教师就可利用课前预习、课中自学、课后实践等机会,鼓励学生自已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这只在一般情况下,对于难度较大或产生分歧的疑难,教师仍应恰当引导与点拨。
  第三阶段:创造性自主学习。当学生形成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后,可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如让学生自主尝试、质疑问难、有个性地体验感悟、围绕学习目标收集信息资料、上网阅读、选择、下载、积累,并能评价赏析作品与学习成果,尤其是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研究问题。总之,创造性自主学习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开放性与创造性四个特点,这既是创造性自主学习应具备的品质,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着眼点。
  上述三个阶段,以能力培养角度看,它是一个由扶到放、由“学步”、“独立行走”到“跑步”的过程;从身心发展角度看,它是一个由依赖到独立、再到创造的发展过程。总之,在理论上是科学而可行的。但从实践角度看,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制约,三个阶段是很难以区分的,且呈现出紧密联系、相互穿插、趋向稳定、差异多元等特点。所以,教师心须坚持“实事求是,重在培养”的指导思想,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自主学习的常态模式
  在常态下,个体从事自主学习一般按照“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尝试学习→自评调节→完善作结”模式进行,这个模式各环节的任务要求是:①依学习目标与内容,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②依学习内容特点与个人学习方法倾向,确定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与方式;③自主尝试,发现问题,阅读思考,解答问题,感悟体验,完成拟定的学习任务;④对自已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评价,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或求助他人,质疑问难;或自我调节,长善救失;⑤完成学习任务后,从感悟、积累或运用的角度做好笔记,形成结果,或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特殊的意义和要求。从意义上讲,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学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已经达成,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能力,则成了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此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尤其是进入大学以后的专业学习,都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从要求讲,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要求培养创造性,而且要求构建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课改规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以自主为龙头,牵动教学活动的特色,其具体模式如下图示:
  
  邱学华说:“尝试学习的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具体操作是从尝试入手,从练学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尝试策略。尝试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一种探究学习,一种发现学习。要激发学生乐于尝试、敢于尝试的热情,体验尝试成功的喜悦,进行尝试失败后的反思,坚定走向成功的信念,磨练克服困难的意志。”邱先生这段话,既对上述模式从理念到结构上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又对我们的教学运作指明了方向,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领悟与运用之。
  4.自主学习教法要则
  ①引趣活情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特别是小学,必须重视用生活化的问题、故事、图画、行为演练、多媒体等手段,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内动力。
  ②认真贯彻“八给”原则,鼓励自主学习。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表现。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争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③以自主学习为龙头,牵动教学全程。无论自主尝试,还是合作、探究,都要遵循先自主学、先自主练、先自主试的原则,设计课堂结构。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也应该体现这一要求。要从内容、时间、方法上全力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像上述高中“自主尝试”教法那样,要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掘至尽时,再合作,再探究,再讲解。
  ④在“四全”中培养自主学习。一要全体参与,不要局限于少数优生;二要全程参与,不要局限于个别环节;三要全身心参与,看、听、思、说、做、议……不要局限于单一行为;四要全面参与,不但参与学,也可参与讲解或板书等。
  ⑤自主学习不能搞形式主义,必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凡属于课堂教学,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自主学习都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反对追求时髦的形式主义与放任自流。当需要讲解时,教师不仅要敢于讲解,而且要响鼓重锤,精讲细讲,努力追求自主学习的真实效果。
  
  二、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普遍崇尚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4—6人,且要求性别、民族、智力、家庭文化背景、心理倾向诸因素的异质组合),小组成员依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问题),通过分工协作、互赖互助,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核心是追求实效(认知价值、合作价值与教育价值),合作学习的生命取决于学习问题的难度,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巧与团队精神。
  对于合作学习的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去把握。
  ①基本特征。交往性——在互相帮助、密切协作中实现交往,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中学会交往;互动性——这是合作学习最令人注目的特征。其在理念上表现为,教学活动是一个以生生之间互动为中心的复合活动,生成新的学习成果是生生互动的潜在作用与根本的教学目的,教师的合作意识是合作学习的前导;共享性——同舟共济,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②动力特征。群体动力理论是合作学习原理的核心。群体动力理论认为:通过合作互动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动力整体”,每一成员的学习行为与成果,都会影响全组的学习实效。成员之间紧张的内在状态,能激励小组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简言之,合作学习相似于“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的整合效应。
  ③情境特征。合作学习一般会出现三种学习情境,一是“损人利己”的竞争性情境,二是“利己不利人”的个体性情境,三是“利己利人”的合作性情境。合作学习追求的是“利己利人”的最佳学习情境,所有成员都会与他人合作,成员之间沉浮与共,和谐互助,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快乐的合作。
  2.合作学习的常态模式
  初中、小学的合作学习一般按常态模式运作。常态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步骤:分工→互动→议论→展示→评价。各环节的任务要求是:分工——由组长依老师下达的学习目标(由问题形成)给每个小组成员下达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人人有任务,人人有事可做。分工时组长要考虑各成员的实际,尤其是智力状态与已有学习水平,实事求是地分工。分工时还要依实际设立记录员、噪音监控员等。互动——个人依组长下达的任务,进入自读、自思学习状态,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当遇到自思不解的问题时,即向别人求助,成员之间应积极协作,确保人人完成学习任务。议论——在组长主持下,个人依次汇报学习结果,实现知识尽快拼接。进而展开议论、升华与归纳,形成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并准备汇报。展示——一般由1—2个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组长主发言,成员可补充),其它组在汇报时主要讲不同之处。这样又节省时间,又易引发争论。如果引发争论,教师既要敢于放手,鼓励争论,又要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不追求对成员进行量化评价(难度太大),可按学生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完成。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如果至此学生对疑难问题仍有疑惑,教师就要抓住时机,精解细讲。
  3.高中合作学习的模式
  高中阶段的合作学习也有一个基本模式,这个模式同初中、小学的模式相比,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其模式与环节
  要求如下:
  
  ①选定课题——确定要学习的内容、任务与要求;②小组设计——确定小组的规模并划分小组,划分时注意优秀、中等、后进生的和谐搭配;③安排课堂——小组集中到一起,面对面而坐,要便于看到学习材料与交谈;④呈现材料——按小组人数把学习材料、内容分割开来,保证人人承担相关学习责任;⑤开展学习——首先依分工完成各自任务,然后相互交流、互助,最后把各自成果整合、升华为小组成果;⑥提交成果——各组把学习、研究的成果呈现给全班,教师总结评价,或依需要进行补充讲解。
  4.合作学习的类型
  ①切块拼接式——把学习材料或内容按小组学生人数切成小块(问题分解或角色分工),让学生依分工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练习准备,进而通过互助、讨论,形成小组学习成果。这个互助、议论形成小组共识的“过程”,就是达成“拼接”的过程。由“切成小块”到“达成共识”即切块拼接。运用这种合作方式时务必做到“小切块,快拼接”,切块过大,既难以拼接,又易导致知识缺陷;拼接过迟,也会导致学而无果的被动局面。
  ②共学式——当学习材料、内容无法按小组成员切块分工时,可采取共学式:全组围绕一两个问题,经自读、自思后,相互协作、交流、补充、升华,形成一个共识性、升华性结果。共学式的主要特征是:人人思考、研究同样的问题,人人都享受共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
  ③技能演练式——多用于小学或文科教学。如分角色朗读、模拟表演、合作行为体验,合作讲解例题等。运用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时,最为关键的是重视情境创设,合理恰当分工和鼓励竞争创优。
  ④互问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互提问题,解答问题,补充完善问题。也可男女之间、组际之间互问互答。要注意鼓励学生能够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以引发兴趣,激活思维,深化理解。
  ⑤采访式——由一名优秀生以被采访的身份站于讲台前,其他学生充当“记者”,向被采访者提出问题(质疑问难),被采访者一一作答(若难作回答时,教师相助),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5.合作学习教法要则
  ①学习的问题、材料必须有一定难度,确保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充满活力。凡属学习新知的合作学习,所出示的问题或材料必须有一定难度,必须是学生最新发展区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生命力。
  ②恰当引入竞争,不提倡激励竞争。合作学习追求的是“利己利人”的佳境。若过分强调竞争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小组内不认真思考、议论,追求速度,淡化了学习效果;二是各组之间不是以邻为友,利人利己,而是以邻为“敌”,损人利己。
  ③由独立思考到议论必须是一个“由自主体验到合作升华”的过程。其中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是基础,议论升华是结果,二者既构成因果联系,又是一个“发展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合作学习也就失去价值。
  ④保证人人有事可做,是合作学习的根基。课改中出现了一个优生与后进生“两极分化”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进生难以适应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法、新学法,而导致分化,有的还会因“不适应”而在学习中混水摸鱼、钻空子。正是从此出发,合作学习才要求人人有事可做,个个参与合作。如果我们忽略这一点,在合作学习中后进生就会出现沉默、随流、钻空子、分心、偷懒等现象。
  ⑤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积极参与,加强监控。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与引导者。其主要职责是:一要倾听,及时捕捉学情信息;二要巡视,全面了解各组进展情况;三要亲历,恰当深入、倾听、引导;四要帮困,关爱后进组与后进生,为其排忧解难,启迪点拨;五要作结,在展示成果中引导、评价与深化。切忌身居讲台鸟瞰,或台前漫步旁观。
  ⑥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巧与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事关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合作技巧则直接决定学生“学会合作”的水平,团队精神是合作学习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特别是合作技巧,必须从小学低段起,加紧培养与训练。
  ⑦反对形式主义,强化合作实效。从全国看,合作学习出现了八种形式主义表现:一是问题简单化;二是目的不明确,硬模仿;三是时间无保证,一晃而过;四是学生自流,指导不力;五是独思、自读搞形式,议论无结果;六是展示结果片面化,以优秀生掩盖全体;七是评价搞“包代”,教师评价代替学生评价;八是噪音超限,秩序混乱。对此,广大教师务必引起警觉,谨防合作学习步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三、探究学习
  
  1.探究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探究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而非科研活动。简单地说,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中择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学习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探究学习的高级形式是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一般具有五个特征,其核心特征在于它的情境性、开放性与过程性。
  情境性,即问题情境。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是搞好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前提。这个问题情境既具有引趣活情、烘托探究气氛的功能,又具有生发问题、引发探究目标的特定意义。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开放性,探究学习十分关注开放搞活,尤其是课外实践活动的专题探究学习,更强调从五个方面去开放:目标开放,要求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内容开放,要求贴近生活,包罗万象;时空开放,要求自由宽松,广阔多趣;方法开放,要求充满激情,严肃活泼;结果开放,要求体现多元,培养创新。
  自主性,这是探究学习成功的保证。在探究中要鼓励学生提问、议论、争辩、求证、发现。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引导与服务,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实践性,从提出问题到发现结论、作出评价的全部过程中(特别是课外实践活动的探究)所涉及的操作、研读、思考、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研究等,都属于实践的范畴,其本质特点是,以活动为主进行探究性学习。
  过程性,探究性学习具有教育价值与学术价值,我们主要看重它的教育价值,即过程价值。探究性学习尤其关注学生亲历过程,通过亲历、体验、感受、发现结论。它之所以把亲历看得比获得结论更重要,其目的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创新奠定基础,即为学生未来的生命奠基。
  2.探究性学习的分类
  ①自由探究——学生探究时,教师很少给予帮助与指导,主要靠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探究活动。从提出问题到发现结论都由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提供资料与必要引导。自由探究可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但难度较大,费时间,且易出错,一般多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
  ②定向探究——学生进行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帮助下完成的。教师提供的有概念、原理、事例、程序、方法,学生主要从事假设、数据分析、判断推理活动(实践中教师的帮助作用逐步减少)。由于问题有难度,因此学生仍需作出相当努力才能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定向探究一般多用于课堂教学活动。
  定向探究又分为定向归纳探究与定向演绎探究。定向归纳探究指依据一定的学习目标,在教师提供大量帮助下,由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分析发现结果、作出概括的探究学习活动。此多用于数、理、化教学。定向演绎探究指依据一定学习目标,在教师提供大量帮助下,先由学生感悟出结论,然后引导学生寻求证据、解释证据,进而内化结论的学习活动。此较多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这种学习活动有四个特点:一是教学设计按照先整体感悟结论,再求证分析的模式构成;二是对话是教学的基本状态;三是充分展示学生理解的个性,学生表现得自主而活跃;四是以语言文字、重点词句、图片资料为载体,通过导读、观察、想像、思考等方式,进行采证。
  ③探究讨论——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围绕某个问题大胆假设,各抒已见,从而相互受到启发、解决问题的一种探究方式。探究讨论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体参与,以合作形式进行;二是以培养探究技能、解决问题为目的;三是有意义、有创意的提问贯穿于讨论的全过程。
  3.探究学习的常态模式
  常态模式指初中、小学常用的模式,一般有两个设计方式,但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第一个模式是:提出问题→假想目标→搜集证据→解释求证→发表结果;第二个模式是:提出问题→猜想目标→探究求证→发表结果→评价作结。下以第一模式为例,分析各环节的任务与要求。
  ①提出问题——就学生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由教师择定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探究的专题。问题要有一定难度。②猜想目标——据问题引发学生猜想、假设,预测多种探究结果。此处特别应关注学生的联想与多元思考,教师勿须框定范围。③搜集证据——通过操作、观察、思考、搜集资料信息,广泛获取证据,并研究其因果关系,以备求证。④解释求证——依搜集的证据,探究解说其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判断、推理与归纳,说明求证的科学性与可靠性。⑤发表结果——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全班展示探究结果,达成资源共享。之后教师引导评价,或依需要补充讲解。
  4.高中研究性学习模式
  高中课改倡导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为了利于操作,便于教学,高中课改较具体地规定了课内研究性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运作模式,并就教法运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下分别简介之。
  ①课堂研究性学习的运作模式:
  ②课外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运作模式:
  模式②在选题、组织、引导上还有以下具体要求:
  其一,在课题内容的确定上,研究课题的选择范围要向学生整体的生活世界开放,挖掘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中蕴涵的探究课题。在研究学习中,也要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使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并处理“生活”、“生存”、“生命”等一系列关涉伦理道德的问题,培养学生善待自然、善待生命的德行。
  其二,在组织形式上,既可采用个人独立研究的方式,又要以6——10人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为主;既应按学生兴趣相同的原则分组,又应充分尊重民意支持自由组合。同时,在组内分工时,首先要做好课题分工,使每个成员都主动承担一部分学习责任;其次,要做好角色分工,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
  其三,在教师角色上,既要突出“学生唱主角”,又要当好导师。在学习活动前,要帮助学生解除思想困惑,协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当好学生确定课题、制定计划的顾问。在学习实施中要通过引入竞争强化学生坚持研究的兴趣和信心;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要在突出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帮助与引导;要鼓励学生写研究日记,加深研究体验,并注意把握好研究进展情况;与学生建立起安全责任制度。在学习实施后要组织好成果展示活动;协助做好小组、个人总结,并于全班交流,达成分享;对学生的研究学习情况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启发学生思考下一步的研究学习活动。
  5.探究性学习教法要则
  ①探究的问题、材料要有一定难度。同合作学习一样,探究学习也要求问题有难度,反对问题简单化的形式主义。
  ②探究学习的过程要体现规范性、渐进性与创造性。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时必须关注三性:规范性——设计必须严谨、科学、求实,一般情况下应按教材思路设计,不得抛开教材另搞一套。对于求证所采用的资源、学具等也要规范化,以防出现数据偏差。渐进性——探究过程不但要体现由易到难、由亲历到体验、由自主到合作的规律,而且要按照探究学习自身特点进行策划。创造性——尽力寻找契机张扬学生个性,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③要精心设计探究学习活动中的提问。课内的探究学习要特别讲求提问的艺术性,一般要求关注四个方面:鼓励性,所提问题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开放性,所提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可作出多种解答;序列性,问题有层次,有节奏,前后衔接而递进深化;启示性,所提问题对学生有指导启迪作用,可为学生提示大致的思维方向。
  ④正确处理形与神的关系,追求探究学习形神统一的最佳境界。探究学习的模式是“形”,形是神的载体,没有形,神就失去存在的依托;求知精神、创新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神”,神是形的灵魂,缺少神,形就失去动力与方向。探究学习追求形神兼备、形神统一的效果,必须在运作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强烈的求知精神、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⑤克服“两化”倾向,防止步入误区。探究学习存在“僵化”与“泛化”两种不良倾向。所谓“僵化”是说在教学中机械套用模式,忽视“神”的培养,使探究学习变成枯燥、呆板的学习活动;所谓“泛化”是指无视教学内容,动辄探究,使探究庸俗化。事实上有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宜采用探究学习。
  综上,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必须把握好三点:
  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实践中它们一般都是在整合效应中促成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创新学习。其中自主学习是龙头,凡合作、探究学习皆应自主先导,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追求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整合效应,是革新学习方式的根本理念。
  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非灵丹妙药,一用就灵。各自都存在一定缺陷。自主学习易于自流,合作学习并不能替代个人学习与竞争性学习,探究学习节奏缓慢耗时,且易秩序生乱,教师也控制困难。所以,既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要关注与其它学习方式的融合互补,力求于多元学习方式的科学效应中,追求教学的理想境界。
  ③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这既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也是设计实施教学的基本着力点。革新学习方式,必须以此为原则,反对一切低效或无效的形式主义倾向。全力打造有骨、有血、有肉,刚强、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精品。
  (作者单位 澄城县城关一小)
  责任编辑丁洪刚
其他文献
当前环境已经不堪重负,已经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其中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是生力军。经济周期把危机当成周期的一个环节。有冬天就有春天
组合结构中填充墙对结构的强度、刚度及延性有显著的影响。在连续倒塌工况下框架和墙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组合结构的刚度和动态特性,在设计中直接忽略填充墙作用的方法并
摘要:准确客观地认识并了解“90后”高校生,结合他们的新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是当代高校的每一个教育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的新问题。结合“05方案”课程内容及“90后”高校生教学对象的特点,着力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得以明显改善的目标能够得到教学方法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90后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05方案”实施六年多来,
采用迭代平衡的方法对高强螺栓施加标准预紧力,并考虑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影响、螺栓帽与盖板之间摩擦的影响、盖板与翼缘或者腹板之间摩擦的影响、螺栓杆与板件孔壁之间非线性
根据青岛海湾大桥大节段制作经验,介绍大型构件的高精度位置调控技术。即大质量、大体积构件采用滑移及顶升的方式,完成三维空间位置高精度调控的施工技术,并且详细介绍了位
小学教学不同于中学,学生自觉性和自学能力比较差。如果采用多讲少练满堂灌,势必造成学生云山雾罩,不得要领,收效甚微。另外,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课文篇目多、课时少、头绪多、目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