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亲的李大钊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时间
  
  实际上,当我们读到“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标题时,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疑问:
  首先,为什么要特别点明“十六年前”,而不是像一般的回忆录,选择以“我的父亲李大钊”或者“回忆我的父亲”为题?作为一位与父亲有深厚感情的女儿,在回忆自己父亲的文章题目中没有出现“父亲”二字,好像在情理上说不过去,或许我们可以说,文章写的是1927年的事,即便如此,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父亲最后的日子”抑或是“李大钊的1927”。
  其次,从时间上看,李大钊的出生日期为1889年10月,李星华写作本文为1943年,距离李大钊遇难为十六年。按国人的惯例,1943年既不是李大钊诞辰几十周年的纪念,又不是他逝世几十周年的纪念,却是十六年,有些不合常理。
  第三,文章中也没有指明为什么选择在“十六年”这个时间里回忆自己的父亲,只是在开头有一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所以,这个十六年前有没有特别的含义、特别的所指呢?
  我又查证了李星华的出生年月,根据乐亭县文史资料第八集《回忆父亲李大钊》记载,李星华出生于1911年11月,李大钊同志遇难那一年(1927年),她正好十六岁!
  只有这样一个理由可以解释:
  三十二岁的李星华,想起了十六年前,生她育她十六年的父亲遇难的那一段日子,不胜感慨十六年前,自己还是个懵懂的女孩,父亲却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离开了自己,当年自己对于父亲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当自己对于父亲有所理解的时候,光阴却在悄然间又走过了十六个年头!两个十六年,让她感慨不已。于是,她就把自己这份回忆录的标题定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所以,从写作动机来看,李星华就没有刻意地把李大钊神化,也没有使用什么宏大的话语,而是始终从“一个十六岁的女孩看父亲”的角度来描写李大钊最后的日子。因此,“作为父亲的李大钊”是我们解读本文比较合理的切入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李星华是从这样的角度来写父亲的,但是她也没有把这篇文章处理成一个纯私人的、纯粹父女情感表达的文本,在表达父女情深的同时,她也有意识地注重叙事符合客观实际,因此全文的笔调看起来是很冷静的。
  这我们仍旧可以从时间来看。
  第一个确切的时间是“4月6日”,这是李大钊被捕的日子。
  第二个确切的时间是“4月28日”,这是李大钊被害的日子。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庭审的日子并不确切,文章里只说是“十几天过去了”。问题就在这里,这个日子是父女最后一次见面的日子,与前两个日子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为什么文章中没有写出来呢?还是李星华确实记不起具体的日期来?
  我们可以注意到两个细节“4月6日”这个日期,文章中写道:“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4月28日”这个日期,文章又写道:“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两个确切的时间,均写到了报纸,显示作者对文章中具体时间的写作态度是相当审慎的。而庭审的日期,她正在狱中,无从计查时间,所以也不在文章里贸然下笔。
  这又反映出作者的另外一个写作基调:她对于父亲的回忆,态度是相当严谨的,有一种史传写作的味道。
  所以,从作者对于时间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时情感的复杂性:一方面,作为女儿。她要尽力在文章里表现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另外,由于李大钊作为革命的先驱者,是一位公众人物,于是她下笔又很慎重,要尽力表现作为革命者、作为历史人物的李大钊。
  
  二、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
  
  或许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李星华并没有多少鲜活的事实可以表现,因为她当时只有十六岁,对于革命,并无多少了解。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文章里读到一些: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这些信息,对于我们认识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说明当时李大钊对于自己处境的危险是很明白的,对于即将来临的流血是有充分心理准备的。
  这里有这样几个细节值得注意:
  1,“听母亲说”。这说明父亲的革命工作母亲是有所了解的。至少涉及家庭安全方面的信息,父亲及时地告知了母亲,而“我”是“后来”才知道的,推测一下,也很可能李大钊关照自己妻子这个情况不能告诉孩子,以免孩子受到惊吓。可见,李大钊的家庭责任感是相当强的。
  2,“常对你说”。这说明为了做好革命工作,李大钊经常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这种思想工作,不外乎是他作为一位革命者所肩负的使命让他不能轻易离开北京。革命者的身份与父亲身份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而一个小孩子是不可能真正理解革命的,也是不可能从一个革命者的角度来看待父亲的,她只会从女儿的角度来看父亲。
  
  三、作为父亲的李大钊
  
  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在女儿的心目中,“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作者一口气连用了三个“总”字,来表现父亲一贯以来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正因为“他无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所以“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可见,这是一位多么有吸引力的父亲,多么有趣味的父亲,他的爱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慈爱”,他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他尽一切可能满足孩子。
  但是,革命的事情,他不能告诉孩子。“不要了就烧掉”,这话听起来轻描淡写。“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这话听起来又有点不符合父亲平时的作为。虽然,女儿听来是“含糊”,实际上,细细体味,竟有一种责怪在里面,至少态度不大好。
  这里有两个细节值得回味。“待了一会儿”,李大钊在想些什么呢?而“不要了就烧掉”后面又加了句号。由此看来,李大钊在讲这两句话的时候,口气是很沉重的,而且还想了一会儿。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李大钊本来也想好好地对自己的女儿说,可是革命的事三言两语说不清,而且形势的严峻也让他心里很乱,所以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这是父亲有反常态的一面。
  在危急的时刻,父亲仍旧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本色。在被捕前,李大钊告诉女儿“没有什么”,同时又“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
  李大钊拿手枪做什么?可以有三种猜测:一是与敌人作战:二是防身:三是自杀(从敌人的口中得知)。
  而实际上,这把枪他根本就没有用。他为什么不开枪,他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开枪?
  从课文中看,有两种可能:一是如果敌人开枪,李大钊出于自卫,也有可能开枪,第二是当女儿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也有可能开枪。两者相比,保护女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此时的李大钊,对于自己的安危,早已置之度外。
  一把手枪,表现出的是父亲深沉的父爱。
  法庭上的父亲,又有两个细节:一是他的眼神,一“瞅”与一“望”,多么深情,多么无奈,有多少的牵挂与留恋在其中。二是他对于自己儿子参加革命工作情况的保护。
  两个眼神,几句话,父亲的坚定与深沉已跃然纸上。
  由此可见,李大钊在父亲与革命者两个身份中间,始终努力做到最好。
  文章的叙述平淡中见深情,颇得史传笔法。阅读中如果不从“父亲一革命者”的双重结构中理解李大钊,恐怕难以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口语训l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愿意说话、学会说话、善于说话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尝试用各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徜徉在快乐的口语交际之中。  一、呵护童心、言为心声  1.表扬不吝啬  低年级孩子在口语交际课上显
《草虫的村落>乃是台湾负有盛名的散文家郭枫所作。选作教材时编者作了一些删节和改动。  郭枫的散文灵秀而飘逸,长于创造情融于景、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冷峻的笔触往往直指被现代文明异化的现实世界,在台湾文坛独树一帜。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童心飞扬、想象奇幻的抒情散文,体现了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文章以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赋予了小甲虫以生命、侠义、美丽和智慧,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桃花源。  
笔者最近参加了一个基层学校的备课活动,并就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一文的解读与该校主持这次活动的一位骨干教师进行了现场对话。  【现场对话】  笔者:你认为这篇课文的风格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主持人:这篇课文属于情感类教材,但思想性很浓,教育性也很强,其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笔者:你认为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主持人:活动前,我看了教学参考书,上网找了好几篇别人上课
对于阅读教学,我一直主张:写法决定读法,写法、读法决定学法、教法。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指出:“文艺的表现必定是具体的,诉诸感官的。如果它完全是抽象的,它就失去文艺的特质而变为哲学科学。”从写法的角度看,朱先生认为“文艺舍创造无能事。所谓创造,就是托出一个意象世界来”。  因此,读文学作品,关键在于借助语言文字还原出一个意象世界来。也因此,学文学作品、教文学作品,关键在于两条:  第一条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十几年前,这是所有名的“薄弱学校”,5年不开运动会,三成学生流失,是全市行为规范唯一“不合格”单位。如今,中考合格率达100%,平均分全区第一,普通高中升学率99%。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追求“绿色升学率”,提高教育有效性,坚持保证每天学生一小时体育锻炼和9小时睡眠时间。  当记者问到学校是如何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办学模式时,上海市人大
每谈起作文教学,我便想起敬爱的袁老——袁微子先生,想起当年我献给他的诗句:“因文识夫子,早在梦寻中;华章盈新意,笑语漾春风。舐犊情切切,弄潮兴冲冲……”我的思绪便被牵回与他结识的遥远岁月——  (一)  1980年6月,在辽宁大连,我第一次见到袁老。那年,作为江苏省教师代表,我与庄杏珍、李吉林、王秀和等4人前去出席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袁老在大会上当选为副理事长。当人们研究教学言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光靠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博览群书,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为了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研究分会于2007年开始了“小学语文班级读书会的有效策略”的专题研究,积极探索班级读书会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策略,努力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
[缘起]    《数学课程标准》情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在作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之后,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提炼、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神话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蕴涵着“神奇”之处。徜徉在神话的殿堂里,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阅读神话,领略神话的神奇色彩?   一、含英咀华,领悟神话要义   笔者认为,神话阅读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阅读,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为每篇神话都带有作者自身的崇尚与追求。我们应从中撷取精华,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比如在学习了《普罗米修斯》一文后,学生被普
《伯牙绝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全文不足百字,却将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以及伯牙为什么“绝弦”准确传神地表达了出来。这是一篇比较浅近的文言文,只要教师稍作引导,学生就能读懂课文内容。从该课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大多让学生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课文内容。因为伯牙是琴仙,能鼓的自然不会限于“高山流水”,因而便抓住“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句,让学生练习模仿说话,算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