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要点: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对国民经济运行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服务业不仅是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需要大力加快发展。
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依次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农业演变为工业、然后升级为服务业,这是产业成长和供给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特点,因而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和增加值占比的不断提高,会明显增加劳动需求。2012—2015年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非农就业增加200万人,比2009—2011年间多增加约65万人,这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仍保持总体稳定的根本原因。
服务业本身就是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能够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并带动相关领域改革。现阶段,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于需求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工业升级以及消费升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解决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及其内部子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以及资源错配问题。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对国民经济运行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服务业不仅是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需要大力加快发展。
一、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符合发展规律
服务经济加快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依次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农业演变为工业、然后升级为服务业,这是产业成长和供给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生产性服务需求不断衍生;收入水平提高后,生活性服务需求急剧膨胀,共同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从国际经验看,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型。美国转型时间为1950年前后,德国和日本发生在1970年前后,韩国发生在1990年左右。这一转型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见顶回落,而服务业占比保持较快上升。比如,德国1971—1981年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81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下降0.72个百分点;日本1969—1977年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69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下降0.35個百分点;韩国1989—1995年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6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比年均仅提高0.01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已进入服务业较快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新特征。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左右,正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工农业转型升级需求强劲,共同推动服务业较快发展。2013—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3%、7.8%和8.3%,今年上半年增长7.5%,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8%。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54.1%,占据 “半壁江山”。从就业结构看,1994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达到23.0%,超过第二产业;2011年,比重上升至35.7%,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二、服务业较快发展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支撑
服务业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不仅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工业,而且表现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工业增速放缓带来的压力,使经济增速换挡而不失速。2013—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7.6%上升到54.1%,提升6.5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大多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受投资波动影响小;多根植于本地市场,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小;产品差异化程度高,受需求波动影响小;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而消费增长具有较强稳定性,因而服务业发展能够平滑经济波动,增强经济平稳性。由于服务业对经济周期性变化不敏感,因而具有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作用。随着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我国经济运行的波动性也明显减小。2011—2015年,GDP增速标准差为1个百分点,而2006—2010年GDP增速标准差为2.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开拓产业领域,促进就业持续扩大。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特点,因而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和增加值占比的不断提高,会明显增加劳动需求。2012—2015年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非农就业增加200万人,比2009—2011年间多增加约65万人,这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仍保持总体稳定的根本原因。此外,服务业发展能够进一步畅通劳动力禀赋与经济机会相结合的渠道,延长“人口红利”。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用工需求有所减弱,但由于服务业发展较快,农民工用工总量继续保持增加势头,2015年增长1.3%。特别是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转变为服务业主导后,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加快发展的趋势,这有利于为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服务业发展提高劳动者报酬,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服务业发展在大幅增加就业的同时,会加快改变全社会劳动力供求关系,进一步推动劳动者报酬上涨。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发生重大变化,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自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且降幅扩大;与此同时,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劳动力需求,推动工资持续上涨。2012—201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年均上涨10%左右,农民工工资年均涨幅在15%左右。随着服务业在供给体系中比重上升,劳动者报酬在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逐步提高。与2010年相比,2014年劳动者报酬占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此外,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有利于加快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增长,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服务业较快发展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服务业本身就是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能够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并带动相关领域改革。现阶段,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于需求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工业升级以及消费升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解决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及其内部子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以及资源错配问题。目前服务业发展面临较多制度壁垒,民营资本进入服务业常常遇到许多“玻璃门”、“弹簧门”的制约。加快服务业发展就是要破除这些制度障碍,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方面将一部分优质资源从低效行业中转移出来发展服务业,另一方面通过服务业这个中介把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源源不断导入制造业部门,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不是对制造业的矮化,也不会导致产业空心化,而是对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整个供给体系的改造升级。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难免会造成失业,而失业人员再就业主要依靠服务业。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3—5年,我国完成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需安置180万职工,这些职工绝大部分需要靠服务业来吸收。“去库存”首要任务是降低房地产库存。房地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行业,关联效应大,民生涉及面广,必须积极有序推进去库存。“去杠杆”的核心是降低财政金融风险。我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增加了潜在的财政金融风险。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供给体系,既需要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又要积极扩充直接融资渠道,更要改善金融服务。“降成本”关键是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融资成本和物流成本。用工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包括房租房价过快上涨、子女入学入托难、看病难看病贵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相关服务业供给不足。融资贵的主要原因是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中小型金融机构数量过少,从根本上需要通过发展金融服务业来解决。此外,我国物流成本也相对较高,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到GDP的18.0%,需要通过发展物流业降低成本。“补短板”任务集中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教育、医疗、养老、扶贫等公共服务领域存在大量短板。以医疗资源为例,2015年,我国每千人拥有医师数为2.21人,而2010年德、法、英、美四个国家的该指标分别为3.69人、3.45人、2.74人和2.41人。我国公共设施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可见,要使“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促進服务业较快发展是关键。
四、服务业发展是新经济成长的主要源泉
服务业已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多数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和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并且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众多新服务还会不断诞生。我国工农业基础较为扎实,为服务业分工演化提供了强大支撑,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体育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分享经济”正在向餐饮、家政等传统行业延伸,网络约车、远程教育、在线医疗、数字家庭等新服务方兴未艾。今年1—7月份,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1%;上半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6%,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5%;网络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已在我国400余座城市为近3亿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5月20日专快车日成交订单总数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
服务业发展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助推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往往都需要借助新兴产业的力量。我国服务企业与工农企业的融合发展渐成趋势,有效促进了工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家庭经营与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多种服务企业联合,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方式转变。服务业发展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现代工业企业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大降低了工业企业的融资成本;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与零售企业、网络公司等服务企业合作开拓市场,并依靠由其提供的大数据资源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管理咨询、技术中介、教育培训等服务机构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组织重构、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运营环节,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个和2.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多数服务业属于劳动或知识密集型行业,具有鲜明的低碳特征。因此,产业结构由工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必然大幅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在我国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两大行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左右,2014年两大行业每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仅为工业的44.9%和29.4%。随着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6年上半年,煤炭消费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同比下降2.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3%。
从今后一个时期看,我国服务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初步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业潜在增长率为8%左右,按服务业贡献率50%—55%计算,可拉动GDP增长4.0—4.4个百分点,比“十二五”期间多贡献约0.5个百分点,这将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要顺应规律,抓住机遇,坚定不移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对国民经济运行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服务业不仅是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需要大力加快发展。
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依次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农业演变为工业、然后升级为服务业,这是产业成长和供给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特点,因而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和增加值占比的不断提高,会明显增加劳动需求。2012—2015年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非农就业增加200万人,比2009—2011年间多增加约65万人,这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仍保持总体稳定的根本原因。
服务业本身就是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能够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并带动相关领域改革。现阶段,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于需求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工业升级以及消费升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解决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及其内部子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以及资源错配问题。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对国民经济运行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服务业不仅是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需要大力加快发展。
一、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符合发展规律
服务经济加快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依次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农业演变为工业、然后升级为服务业,这是产业成长和供给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生产性服务需求不断衍生;收入水平提高后,生活性服务需求急剧膨胀,共同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从国际经验看,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型。美国转型时间为1950年前后,德国和日本发生在1970年前后,韩国发生在1990年左右。这一转型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见顶回落,而服务业占比保持较快上升。比如,德国1971—1981年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81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下降0.72个百分点;日本1969—1977年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69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下降0.35個百分点;韩国1989—1995年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6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比年均仅提高0.01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已进入服务业较快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新特征。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左右,正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工农业转型升级需求强劲,共同推动服务业较快发展。2013—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3%、7.8%和8.3%,今年上半年增长7.5%,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8%。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54.1%,占据 “半壁江山”。从就业结构看,1994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达到23.0%,超过第二产业;2011年,比重上升至35.7%,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二、服务业较快发展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支撑
服务业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不仅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工业,而且表现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工业增速放缓带来的压力,使经济增速换挡而不失速。2013—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7.6%上升到54.1%,提升6.5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大多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受投资波动影响小;多根植于本地市场,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小;产品差异化程度高,受需求波动影响小;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而消费增长具有较强稳定性,因而服务业发展能够平滑经济波动,增强经济平稳性。由于服务业对经济周期性变化不敏感,因而具有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作用。随着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我国经济运行的波动性也明显减小。2011—2015年,GDP增速标准差为1个百分点,而2006—2010年GDP增速标准差为2.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开拓产业领域,促进就业持续扩大。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特点,因而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和增加值占比的不断提高,会明显增加劳动需求。2012—2015年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非农就业增加200万人,比2009—2011年间多增加约65万人,这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仍保持总体稳定的根本原因。此外,服务业发展能够进一步畅通劳动力禀赋与经济机会相结合的渠道,延长“人口红利”。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用工需求有所减弱,但由于服务业发展较快,农民工用工总量继续保持增加势头,2015年增长1.3%。特别是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转变为服务业主导后,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加快发展的趋势,这有利于为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服务业发展提高劳动者报酬,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服务业发展在大幅增加就业的同时,会加快改变全社会劳动力供求关系,进一步推动劳动者报酬上涨。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发生重大变化,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自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且降幅扩大;与此同时,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劳动力需求,推动工资持续上涨。2012—201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年均上涨10%左右,农民工工资年均涨幅在15%左右。随着服务业在供给体系中比重上升,劳动者报酬在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逐步提高。与2010年相比,2014年劳动者报酬占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此外,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有利于加快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增长,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服务业较快发展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服务业本身就是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能够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并带动相关领域改革。现阶段,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于需求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工业升级以及消费升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解决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及其内部子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以及资源错配问题。目前服务业发展面临较多制度壁垒,民营资本进入服务业常常遇到许多“玻璃门”、“弹簧门”的制约。加快服务业发展就是要破除这些制度障碍,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方面将一部分优质资源从低效行业中转移出来发展服务业,另一方面通过服务业这个中介把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源源不断导入制造业部门,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不是对制造业的矮化,也不会导致产业空心化,而是对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整个供给体系的改造升级。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难免会造成失业,而失业人员再就业主要依靠服务业。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3—5年,我国完成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需安置180万职工,这些职工绝大部分需要靠服务业来吸收。“去库存”首要任务是降低房地产库存。房地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行业,关联效应大,民生涉及面广,必须积极有序推进去库存。“去杠杆”的核心是降低财政金融风险。我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增加了潜在的财政金融风险。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供给体系,既需要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又要积极扩充直接融资渠道,更要改善金融服务。“降成本”关键是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融资成本和物流成本。用工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包括房租房价过快上涨、子女入学入托难、看病难看病贵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相关服务业供给不足。融资贵的主要原因是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中小型金融机构数量过少,从根本上需要通过发展金融服务业来解决。此外,我国物流成本也相对较高,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到GDP的18.0%,需要通过发展物流业降低成本。“补短板”任务集中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教育、医疗、养老、扶贫等公共服务领域存在大量短板。以医疗资源为例,2015年,我国每千人拥有医师数为2.21人,而2010年德、法、英、美四个国家的该指标分别为3.69人、3.45人、2.74人和2.41人。我国公共设施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可见,要使“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促進服务业较快发展是关键。
四、服务业发展是新经济成长的主要源泉
服务业已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多数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和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并且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众多新服务还会不断诞生。我国工农业基础较为扎实,为服务业分工演化提供了强大支撑,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体育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分享经济”正在向餐饮、家政等传统行业延伸,网络约车、远程教育、在线医疗、数字家庭等新服务方兴未艾。今年1—7月份,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1%;上半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6%,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5%;网络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已在我国400余座城市为近3亿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5月20日专快车日成交订单总数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
服务业发展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助推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往往都需要借助新兴产业的力量。我国服务企业与工农企业的融合发展渐成趋势,有效促进了工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家庭经营与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多种服务企业联合,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方式转变。服务业发展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现代工业企业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大降低了工业企业的融资成本;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与零售企业、网络公司等服务企业合作开拓市场,并依靠由其提供的大数据资源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管理咨询、技术中介、教育培训等服务机构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组织重构、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运营环节,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个和2.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多数服务业属于劳动或知识密集型行业,具有鲜明的低碳特征。因此,产业结构由工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必然大幅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在我国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两大行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左右,2014年两大行业每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仅为工业的44.9%和29.4%。随着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6年上半年,煤炭消费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同比下降2.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3%。
从今后一个时期看,我国服务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初步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业潜在增长率为8%左右,按服务业贡献率50%—55%计算,可拉动GDP增长4.0—4.4个百分点,比“十二五”期间多贡献约0.5个百分点,这将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要顺应规律,抓住机遇,坚定不移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