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深入开展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体现的中职院校的特征,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2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其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深入开展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体现的中职院校的特征,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通过研究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初步在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好路子。
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创建于1959年,是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电大专科教育、远程开放教育、教育干部和师资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被认定为总局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被认定为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2010年9月,被认定为总局创业培训定点培训机构;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为改变传统职教模式的不足和弊端,寻求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新途径,在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农垦总局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自2009年学校提出“以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发展思路以来,学校努力做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服务能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育人环境与人才培养相适应,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建设环境不断优化,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工学结合的认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形式,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既是促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又是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学校建立了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以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重点的能力目标体系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建立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习就业结合、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二、工学结合的做法
(一)健全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良性互动
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教育。企业参与是实施注重技能培养为目的的新型职教办学模式、实行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解决好企业参与问题,黑龙江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下发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企业培训的组织领导、企业指导师傅的确定、培训企业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形成了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技能考核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宝泉岭管理局统筹协调下,我校在全管局范围内选择了多家农场适合教学的培训企业。同时,又与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联谊会,制订了理事会章程。联谊会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共同制订、修订培训计划,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校企联谊会的成立,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使双方围绕合格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从而为校企合作办学开通了道路,提供了可靠保证。在这些企业中较好地实现了“四落实”:实训场地落实、师傅配备落实、管理措施落实、实训计划落实。
企业培训,能使学生进入一个开放的社会大环境,接触到实际生产、技术、市场竞争、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等问题,并能收集掌握大量的信息,为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十多年来,我校正确理解和把握职教办学模式的实质,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和垦区实际,把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业者作为培养目标,就传统职教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建立起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课程开发动态化。围绕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特点。
二是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重点,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化。以职业需求构建起“宽基础、活模块、知识与技能”复合型的智能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进课堂,这样既考虑职业目标的实际需要,又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借鉴以“行为导向”为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干中练、练中学”的机会,切实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等整个工作过程。真正让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适用社会的能力。
三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实现考评考核社会化。为提高社会对学校考试的认可度,推进学校考试向社会考试的过渡,改变了传统的学校命题、学校考试的办法,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由劳动部门发给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由考试委员会发给岗位合格证书。
(三)突出特色,探讨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有效形式
怎样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便利、更直接,我们认为产教结合是有效形式之一。它既能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训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
我校按照“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在搞好与校外企业合作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部资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变“产教分离”为“产教结合”,变“工学分离”为“工学结合”。学校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依托垦区大农业、大机械和城镇化建设的优势,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建立起企业决定用人规格和质量,校企共同培养,义务分担,利益均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了“教室车间化、车间产业化、理论实践化、学校工厂化”的办学机制。这种培训模式缩短了用工培训时间,也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服务与依靠、生产与培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工学结合的效果
通过坚持建立“识、学、教、做”一体化职教办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出了专业技能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高、适应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大缩短了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由学生向工人过渡的时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四、工学结合的设想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为此,我校将进一步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体系、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体系,精心打造品牌,大面积实施。订单教育”,与合作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共同制订出入才培养规格和用工标准,共同制订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企业的培训计划,建起实习与就业新的结合点,更好地实行工学结合,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同时,进一步将学校做大、做特、做强、做活,在更大范围内组建职教集团,走集约化职教发展之路,更有效地实施、推广建立“识、学、教、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努力把我校创办成一所与国内接轨的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的教育服务中心学校,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益仙,胡俊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 2009年03期
[2] 吕慎英,于忠梅. 浅谈职业院校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J]. 經营管理者. 2010
[3] 刘保利.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和实践[J]. 成才之路. 2009
【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2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其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深入开展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体现的中职院校的特征,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通过研究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初步在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好路子。
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创建于1959年,是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电大专科教育、远程开放教育、教育干部和师资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被认定为总局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被认定为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2010年9月,被认定为总局创业培训定点培训机构;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为改变传统职教模式的不足和弊端,寻求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新途径,在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农垦总局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自2009年学校提出“以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发展思路以来,学校努力做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服务能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育人环境与人才培养相适应,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建设环境不断优化,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工学结合的认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形式,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既是促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又是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学校建立了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以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重点的能力目标体系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建立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习就业结合、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二、工学结合的做法
(一)健全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良性互动
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教育。企业参与是实施注重技能培养为目的的新型职教办学模式、实行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解决好企业参与问题,黑龙江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下发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企业培训的组织领导、企业指导师傅的确定、培训企业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形成了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技能考核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宝泉岭管理局统筹协调下,我校在全管局范围内选择了多家农场适合教学的培训企业。同时,又与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联谊会,制订了理事会章程。联谊会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共同制订、修订培训计划,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校企联谊会的成立,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使双方围绕合格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从而为校企合作办学开通了道路,提供了可靠保证。在这些企业中较好地实现了“四落实”:实训场地落实、师傅配备落实、管理措施落实、实训计划落实。
企业培训,能使学生进入一个开放的社会大环境,接触到实际生产、技术、市场竞争、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等问题,并能收集掌握大量的信息,为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十多年来,我校正确理解和把握职教办学模式的实质,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和垦区实际,把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业者作为培养目标,就传统职教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建立起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课程开发动态化。围绕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特点。
二是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重点,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化。以职业需求构建起“宽基础、活模块、知识与技能”复合型的智能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进课堂,这样既考虑职业目标的实际需要,又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借鉴以“行为导向”为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干中练、练中学”的机会,切实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等整个工作过程。真正让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适用社会的能力。
三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实现考评考核社会化。为提高社会对学校考试的认可度,推进学校考试向社会考试的过渡,改变了传统的学校命题、学校考试的办法,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由劳动部门发给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由考试委员会发给岗位合格证书。
(三)突出特色,探讨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有效形式
怎样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便利、更直接,我们认为产教结合是有效形式之一。它既能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训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
我校按照“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在搞好与校外企业合作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部资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变“产教分离”为“产教结合”,变“工学分离”为“工学结合”。学校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依托垦区大农业、大机械和城镇化建设的优势,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建立起企业决定用人规格和质量,校企共同培养,义务分担,利益均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了“教室车间化、车间产业化、理论实践化、学校工厂化”的办学机制。这种培训模式缩短了用工培训时间,也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服务与依靠、生产与培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工学结合的效果
通过坚持建立“识、学、教、做”一体化职教办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出了专业技能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高、适应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大缩短了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由学生向工人过渡的时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四、工学结合的设想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为此,我校将进一步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体系、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体系,精心打造品牌,大面积实施。订单教育”,与合作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共同制订出入才培养规格和用工标准,共同制订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企业的培训计划,建起实习与就业新的结合点,更好地实行工学结合,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同时,进一步将学校做大、做特、做强、做活,在更大范围内组建职教集团,走集约化职教发展之路,更有效地实施、推广建立“识、学、教、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努力把我校创办成一所与国内接轨的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的教育服务中心学校,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益仙,胡俊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 2009年03期
[2] 吕慎英,于忠梅. 浅谈职业院校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J]. 經营管理者. 2010
[3] 刘保利.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和实践[J]. 成才之路.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