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互联网金融加速渗透、社会融资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从银行业的角度来看,在这一阶段,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资产反弹压力和风险防控压力持续加大,银行业发展正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差异的市场定位、全面的结构优化、多样的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以转型发展适应新常态。
关键词:新常态;商业银行;转型
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经济增速开始放缓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修订后的季度GDP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GDP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均为7.0%。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8月份 CPI、PPI和PMI数据显示,CPI数值与7月份相比增长了0.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PPI的数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与7月份相比下降了0.8%,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降了5.9%;PMI的数值为49.7%,与7月份相比下降了0.3%,已下降至临界点之下,情况不容乐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M2余额为133.34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8%;2015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的增加额为11.0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加了3756亿元,外币存款增加额为71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加了552亿美元。这些重要的指标都在体现一个现实的经济状况,当前整个经济形势仍然处在合理区间,但是制造业增长动力稍显不足,经济增速开始持续放缓,下行压力开始持续加大。
(二)金融市场加速变革
首先,社会融资结构发生变化。根据表一中对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后显示,在2015年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数量明显增加,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数量(折合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加很多,比重有所下降;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的融资数量大幅增加,拉动直接融资比重明显提高,实体经济通过直接方式进行融资的比例有所提高,整个社会的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有所调整与优化;表外融资大幅萎缩。
其次,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末共有276家机构获得批准为QFII,总额度达到了767.03亿美元;共有138家机构获得批准为RQFII,总额度达到了4049亿元人民币。同时批准4家QFII机构、6家RQFII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人民币投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随着沪港通业务的开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实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的金融市场正面临着逐步开放与加速深化。
再次,互联网金融加速渗透。随着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在2015年8月15日的正式上线,昭示着中国的互联网银行踏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的重要一步,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开始提速。这种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简单地将金融产品与互联网平台叠加,而是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提高服务效率,降低金融产品的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辐射面,从而使小微企业、社会低收入群体甚至是边远贫困地区都能够获得便捷、高效、价位合理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使人人享有平等融资权。互联网金融的加速渗透更加有力的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逼迫传统银行业寻求个性发展与加速转型。
(三)银行业负重前行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银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根据16家上市银行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2.4%;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最低,只有0.8%,城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最高,达到15.9%,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居中,为6.4%;201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最快的是南京银行,为25%,其次是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和北京银行,增速分别为15%、15%和13%;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增速相对较低的是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由于存贷利差的缩小、不良贷款的核销以及拨备计提的增多,商业银行净利润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增速持续放缓,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次,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随着商业银行转型改革的初见成效,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方式正在逐渐改变,多家商业银行的非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大幅提升。其中,民生银行在2015年上半年获得的非利息净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3.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高到了38.89%;招商银行2015年上半年的非利息收入为382.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67%;平安银行2015年上半年的非利息净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85%,非利息净收入比重为33.19%。
再次,不良贷款率增加。资产质量特别是贷款质量的优劣是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视的内容之一。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主要监管指标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0919亿元,与上一季度末相比增加额为1094亿元;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为1.50%,与第一季度末相比增加了0.11%。根据16家上市银行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的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6月末,16家上市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8841亿元,累计增加额为1810.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增长了134.7%,整体的不良贷款率更是达到了1.45%。其中,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家上市银行之首,达到了1.83%;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与2015年1月相比增长了49.79%,增幅最高;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1634.95亿元,与2015年1月相比增长了31.32%。 二、商业银行转型路径分析
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商业银行不仅面临严峻的考验,更意味着要把握住更多的机遇。中国的商业银行应认清当前形势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以转型发展适应新常态。
(一)差异的市场定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存款保险条例制度的实行、存贷比考核取消,一方面使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较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促使商业银行市场与服务定位方面不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银行业的经营水平、盈利能力将日益分化,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全能银行”和精细化经营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将并存。大型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向综合化转型,可以适时进行国内外并购,加速海外业务拓展,组建金融集团,提升综合金融实力;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则应脚踏实地,做精做深,向轻型银行转型,成为社区银行,主要为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情况,确立适合的市场定位,形成与自身资源和能力相辅相成的商业模式。
(二)全面的结构优化
随着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市场之争日益激烈,中国银行业经营压力增大,必须加速优化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首先,在业务结构上要实现综合化,更多发展财富管理、咨询管理、投资银行等非信贷业务,以客户需求为方向,加快新型产品的开发创新力度,整合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在优化资产业务结构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商业银行整体资产业务的质量,做好不良资产的核销与处置工作。其次,在客户结构上要实现均衡化,在巩固原有客户群体的同时,以小微金融为突破,不断提高个人客户、微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客户比例。再次,在收入结构上要实现多元化,中国银行业应利用在资金与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着重发展银行卡、电子银行、现金管理、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通过提供基础产品与增值服务,同时借助服务的创新与新产品的研发,从而增大中间业务的收入比重,优化银行业收入结构。
(三)多样的金融创新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传统金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创新则成为打破传统金融垄断的有效方式。商业银行必须突破传统制度的阻碍,激发金融创新动力,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不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经验,更要将客户的需求做为创新的根本,从制度、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也要注意相应的风险防范,以此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社会进步。
(四)与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
随着互联网科技与金融业务的全方位融合,互联网金融在销售渠道领域的便捷性极大的冲击与改变着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经营方式。传统银行业不仅要寻求自身转型发展的途径,更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跨界合作与业务融合,将大数据思维、互联网科技运用到经营与管理中,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助推传统银行业转型升级,从而建立信息化和智能化并存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科技,实现无网点的金融服务、移动的消费支付,从而强化运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整合商业银行业务内容和流程,加速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以此来满足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需求。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共建良好的金融秩序,才能真正助力实体经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完善的风险控制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转型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建立起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为主的对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整套操作流程,从而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控制的模型化与系统化。特别要注意防范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可能出现的结构性风险。同时,要重视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管理工作,通过培训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将内部控制的理念、风险管理的措施与风险道德的衡量标准整合,形成整个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合规制度。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汪祖刚.“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新战略的研究[J].西部金融,2014,(10):10-14.
[2]彭向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J].现代经济探讨,2015,(4):10-14.
[3]柴森,李少楠.浅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投资与合作,2014,(6):32.
关键词:新常态;商业银行;转型
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经济增速开始放缓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修订后的季度GDP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GDP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均为7.0%。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8月份 CPI、PPI和PMI数据显示,CPI数值与7月份相比增长了0.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PPI的数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与7月份相比下降了0.8%,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降了5.9%;PMI的数值为49.7%,与7月份相比下降了0.3%,已下降至临界点之下,情况不容乐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M2余额为133.34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8%;2015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的增加额为11.0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加了3756亿元,外币存款增加额为71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加了552亿美元。这些重要的指标都在体现一个现实的经济状况,当前整个经济形势仍然处在合理区间,但是制造业增长动力稍显不足,经济增速开始持续放缓,下行压力开始持续加大。
(二)金融市场加速变革
首先,社会融资结构发生变化。根据表一中对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后显示,在2015年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数量明显增加,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数量(折合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加很多,比重有所下降;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的融资数量大幅增加,拉动直接融资比重明显提高,实体经济通过直接方式进行融资的比例有所提高,整个社会的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有所调整与优化;表外融资大幅萎缩。
其次,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末共有276家机构获得批准为QFII,总额度达到了767.03亿美元;共有138家机构获得批准为RQFII,总额度达到了4049亿元人民币。同时批准4家QFII机构、6家RQFII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人民币投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随着沪港通业务的开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实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的金融市场正面临着逐步开放与加速深化。
再次,互联网金融加速渗透。随着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在2015年8月15日的正式上线,昭示着中国的互联网银行踏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的重要一步,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开始提速。这种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简单地将金融产品与互联网平台叠加,而是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提高服务效率,降低金融产品的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辐射面,从而使小微企业、社会低收入群体甚至是边远贫困地区都能够获得便捷、高效、价位合理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使人人享有平等融资权。互联网金融的加速渗透更加有力的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逼迫传统银行业寻求个性发展与加速转型。
(三)银行业负重前行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银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根据16家上市银行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2.4%;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最低,只有0.8%,城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最高,达到15.9%,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居中,为6.4%;201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最快的是南京银行,为25%,其次是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和北京银行,增速分别为15%、15%和13%;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增速相对较低的是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由于存贷利差的缩小、不良贷款的核销以及拨备计提的增多,商业银行净利润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增速持续放缓,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次,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随着商业银行转型改革的初见成效,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方式正在逐渐改变,多家商业银行的非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大幅提升。其中,民生银行在2015年上半年获得的非利息净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3.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高到了38.89%;招商银行2015年上半年的非利息收入为382.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67%;平安银行2015年上半年的非利息净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85%,非利息净收入比重为33.19%。
再次,不良贷款率增加。资产质量特别是贷款质量的优劣是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视的内容之一。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主要监管指标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0919亿元,与上一季度末相比增加额为1094亿元;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为1.50%,与第一季度末相比增加了0.11%。根据16家上市银行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的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6月末,16家上市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8841亿元,累计增加额为1810.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增长了134.7%,整体的不良贷款率更是达到了1.45%。其中,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家上市银行之首,达到了1.83%;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与2015年1月相比增长了49.79%,增幅最高;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1634.95亿元,与2015年1月相比增长了31.32%。 二、商业银行转型路径分析
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商业银行不仅面临严峻的考验,更意味着要把握住更多的机遇。中国的商业银行应认清当前形势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以转型发展适应新常态。
(一)差异的市场定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存款保险条例制度的实行、存贷比考核取消,一方面使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较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促使商业银行市场与服务定位方面不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银行业的经营水平、盈利能力将日益分化,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全能银行”和精细化经营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将并存。大型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向综合化转型,可以适时进行国内外并购,加速海外业务拓展,组建金融集团,提升综合金融实力;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则应脚踏实地,做精做深,向轻型银行转型,成为社区银行,主要为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情况,确立适合的市场定位,形成与自身资源和能力相辅相成的商业模式。
(二)全面的结构优化
随着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市场之争日益激烈,中国银行业经营压力增大,必须加速优化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首先,在业务结构上要实现综合化,更多发展财富管理、咨询管理、投资银行等非信贷业务,以客户需求为方向,加快新型产品的开发创新力度,整合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在优化资产业务结构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商业银行整体资产业务的质量,做好不良资产的核销与处置工作。其次,在客户结构上要实现均衡化,在巩固原有客户群体的同时,以小微金融为突破,不断提高个人客户、微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客户比例。再次,在收入结构上要实现多元化,中国银行业应利用在资金与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着重发展银行卡、电子银行、现金管理、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通过提供基础产品与增值服务,同时借助服务的创新与新产品的研发,从而增大中间业务的收入比重,优化银行业收入结构。
(三)多样的金融创新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传统金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创新则成为打破传统金融垄断的有效方式。商业银行必须突破传统制度的阻碍,激发金融创新动力,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不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经验,更要将客户的需求做为创新的根本,从制度、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也要注意相应的风险防范,以此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社会进步。
(四)与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
随着互联网科技与金融业务的全方位融合,互联网金融在销售渠道领域的便捷性极大的冲击与改变着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经营方式。传统银行业不仅要寻求自身转型发展的途径,更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跨界合作与业务融合,将大数据思维、互联网科技运用到经营与管理中,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助推传统银行业转型升级,从而建立信息化和智能化并存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科技,实现无网点的金融服务、移动的消费支付,从而强化运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整合商业银行业务内容和流程,加速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以此来满足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需求。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共建良好的金融秩序,才能真正助力实体经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完善的风险控制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转型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建立起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为主的对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整套操作流程,从而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控制的模型化与系统化。特别要注意防范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可能出现的结构性风险。同时,要重视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管理工作,通过培训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将内部控制的理念、风险管理的措施与风险道德的衡量标准整合,形成整个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合规制度。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汪祖刚.“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新战略的研究[J].西部金融,2014,(10):10-14.
[2]彭向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J].现代经济探讨,2015,(4):10-14.
[3]柴森,李少楠.浅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投资与合作,201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