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苗,令日本百姓又敬又怕,敬的是它令死亡率大大降低,怕的是自己成为“恶魔选中的孩子”,注入身体的假疫苗非但没有逆天改命的功效,还可能把自己提前推入地狱之门。疫苗推广普及的道路,是日本人不断用生命和血泪铺就的,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令“疫苗”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隐痛。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疫苗尚未普及之时,日本人饱受百日咳的死亡威胁,每年有逾一万人被夺去了性命。十年之后,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引入日本,令百日咳死亡率在往后的二十年里降低了五十倍。也正是因为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百白破三联疫苗的负作用才愈发被重视。1974年底至1975年初,终于有两名婴儿不幸成为“恶魔选中的孩子”,在接种后一天内先后死亡。这两条小生命刺激了日本政府的敏感神经,于是立马中止了这种疫苗的使用,重新修订建议接种年龄的限制。其代价便是,日本人视百白破疫苗为“虎狼”,甚至抗拒为孩子接种。就这样,百日咳这一病魔再次横行人间,1979年的发病人数又增到了万人。
科研人员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救世主”的能量,他们研发出第一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于1981年加入常规疫苗接种计划,这一成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得到了丰厚回报,令百日咳发病率又降到了冰点。
如果天然疾病的侵害是命运使然,那么人为的恶行却是对道德观最残酷的挑衅。
位于日本熊本县的化学及血清疗法研究所(简称:化血研)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便占据着全日本近三分之一的流感疫苗市场,该企业生产的乙肝疫苗加入了肝素作抗凝血剂,甚至还省略了一些生产工序,导致该疫苗至少有31项生产程序无法过审。可是即便如此,通过伪造记录等方式,还是让这些疫苗被大面积使用。
日本用于采集血清的血制品都是从外国进口,也就是说多数血制品都是靠人捐血才能生产,捐血人员中不乏艾滋病病体携带者和乙肝携带者。它们就像“伏地魔”一般危险,终有一日酿成大患。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化血研酿造的恶果终于显山露水,其结果便是大批接种者都感染了肝炎病毒,甚至艾滋病毒。
1992年,数千名直接受害者在东京、福冈、大阪等地方法院提起了集体诉讼。1994年,政府不得不修订《预防接种法》,取消了“强制接種”。此后就是一连串的官司与赔偿,截止2011年初,厚生省对40万名原告的赔偿金数额节节攀升,依据受害者病情的轻重,分级分批给予赔付,重症患者及导致死亡的每人3600万日元,轻度肝硬化患者每人2500万日元,慢性肝炎患者每人1250万日元,乙肝病毒携带者每人50万日元及承担日后做检查产生的全部医疗费用和交通费。赔偿金额总合为三万两千亿日元,在司法界也是空前的案例。但日本民众还是相当不满意,对疫苗的高度不信任逼得当时亲历官司的两任首相——富田康夫和菅直人,不得不把原告代表请过来,一一向他们低头赔罪。
日本人对于内修是极度严苛的,高额赔偿、打击制造黑疫苗的单位,这都是死亡与疾病带来的副作用,更是体现一个国家对于个体生命的高度重视。
(摘自《世界博览》第16期)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疫苗尚未普及之时,日本人饱受百日咳的死亡威胁,每年有逾一万人被夺去了性命。十年之后,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引入日本,令百日咳死亡率在往后的二十年里降低了五十倍。也正是因为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百白破三联疫苗的负作用才愈发被重视。1974年底至1975年初,终于有两名婴儿不幸成为“恶魔选中的孩子”,在接种后一天内先后死亡。这两条小生命刺激了日本政府的敏感神经,于是立马中止了这种疫苗的使用,重新修订建议接种年龄的限制。其代价便是,日本人视百白破疫苗为“虎狼”,甚至抗拒为孩子接种。就这样,百日咳这一病魔再次横行人间,1979年的发病人数又增到了万人。
科研人员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救世主”的能量,他们研发出第一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于1981年加入常规疫苗接种计划,这一成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得到了丰厚回报,令百日咳发病率又降到了冰点。
如果天然疾病的侵害是命运使然,那么人为的恶行却是对道德观最残酷的挑衅。
位于日本熊本县的化学及血清疗法研究所(简称:化血研)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便占据着全日本近三分之一的流感疫苗市场,该企业生产的乙肝疫苗加入了肝素作抗凝血剂,甚至还省略了一些生产工序,导致该疫苗至少有31项生产程序无法过审。可是即便如此,通过伪造记录等方式,还是让这些疫苗被大面积使用。
日本用于采集血清的血制品都是从外国进口,也就是说多数血制品都是靠人捐血才能生产,捐血人员中不乏艾滋病病体携带者和乙肝携带者。它们就像“伏地魔”一般危险,终有一日酿成大患。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化血研酿造的恶果终于显山露水,其结果便是大批接种者都感染了肝炎病毒,甚至艾滋病毒。
1992年,数千名直接受害者在东京、福冈、大阪等地方法院提起了集体诉讼。1994年,政府不得不修订《预防接种法》,取消了“强制接種”。此后就是一连串的官司与赔偿,截止2011年初,厚生省对40万名原告的赔偿金数额节节攀升,依据受害者病情的轻重,分级分批给予赔付,重症患者及导致死亡的每人3600万日元,轻度肝硬化患者每人2500万日元,慢性肝炎患者每人1250万日元,乙肝病毒携带者每人50万日元及承担日后做检查产生的全部医疗费用和交通费。赔偿金额总合为三万两千亿日元,在司法界也是空前的案例。但日本民众还是相当不满意,对疫苗的高度不信任逼得当时亲历官司的两任首相——富田康夫和菅直人,不得不把原告代表请过来,一一向他们低头赔罪。
日本人对于内修是极度严苛的,高额赔偿、打击制造黑疫苗的单位,这都是死亡与疾病带来的副作用,更是体现一个国家对于个体生命的高度重视。
(摘自《世界博览》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