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斯诺眼中的“现代侠盗罗宾汉”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沟沟走出的刘景桂主席
  1903年农历8月14日,刘志丹出生在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芦子沟村。“那是个山沟沟,我家就在沟壑里。”刘力贞说。
  刘家在当地条件较好,刘志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私塾先生,兼做一点小生意。刘志丹是家里的长孙。因为出生在中秋节的前一天,祖父为他取名“景桂”,字“子丹”,后来他自己改名“志丹”。
  “我的曾祖父和我的曾外祖父是好朋友,在母亲才七八岁时,父亲和母亲就订了亲。”1921年春,19岁的刘志丹和17岁的同桂荣完婚。婚后第二年,刘志丹考入当时陕北地区仅有的一所中学——榆林中学。在那里,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父亲是学生会主席,经常带领同学们举行反军阀、反帝、反侵略的游行示威”。
  1925年3月,刘志丹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党组织推荐他去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第一团第二连学习,后转入炮兵科。翌年毕业后,刘志丹被党派到冯玉祥统帅的部队,任第四路军党代表兼政治处主任。刘志丹这时只有23岁,但在西北军中已是知名人物。
  1927年夏,国民党反共“清党”,刘志丹转入地下活动,1928年5月在渭华发动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他担任起义的军事委员会主席。渭华起义虽然不到一个月就失败了,但为这一地区后来的革命活动奠定了群众基础。陕北至今流传着一百多首歌唱刘志丹的信天游,“渭华原上开红花,刘景桂主席到我家……穷苦人拧成一股绳,打倒土豪咱当家。”
  刘力贞还听家人说,1932年,不到20岁的习仲勋,在甘肃两当县发动兵变失败,非常伤心。父亲鼓励他说:“我失败的次数比你多,我失败了70多次,失败了再战,接受经验教训。”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是“人见人爱的宠物”
  渭华起义失败后,刘志丹回到陕北组织革命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1929年冬天,女儿的降生,让刘志丹非常兴奋。“父亲给我取名‘力真’,是‘真诚’、‘质朴’的意思。”
  1934年初,31岁的刘志丹担任红四十二师师长,同年5月任陕甘边军委主席。他刚带着军队开始转移,没过多久,国民党便贴出了悬赏捉拿刘志丹家人的告示。刘志丹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十几口人躲进山窨(读yìn,指悬崖峭壁上挖的岩洞)子里藏着。“他们烧了我们家,掀了我家的祖坟。”夜里,刘力贞的母亲和奶奶去沟里找水,遇到了国民党兵。“奶奶怕连累全家,拉着妈妈滚下山崖,幸亏被树挡住才算捡了条命。”为了缩小目标,刘志丹的家人开始分散转移。
  “妈妈带我在一个山洞里藏了8天,靠接雨水吃炒面维生。那时我才4岁多。后来,二姨父在山上找到我们,将我们带回自己家的草窑里藏起来,才躲过这一劫。”不久,习仲勋打听到她们母女的下落,把她们带到了南梁根据地,才与刘志丹团聚。
  在南梁根据地的两年,是刘力贞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里写道:“一个漂亮的6岁小女孩,红军为她特制了一套军服,她扎着军官皮带,帽子上戴着五角星,人人都喜欢她;她像个小元帅,还为自己有一个‘土匪’父亲而骄傲。”“红军里头的娃娃很少,所以斯诺的妻子海伦说我是‘人见人爱的宠物’。”刘力贞笑着说。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描写刘志丹:“刘志丹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对有钱人怀有山区人民的一贯仇恨。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斯诺没见过父亲,他形容父亲是罗宾汉,因为罗宾汉是个杀富济贫的侠盗。其实父亲哪里是侠盗,他是个英雄好汉。”刘力贞回忆,“别看父亲斯斯文文,打仗可厉害!都叫他‘活地图’,哪里的地形什么样,甚至哪个村有几个锅、几个炕,能往哪里跑,他都知道。”
  即便在根据地,刘力贞见到父亲的机会也不多。1935年,刘志丹带着红军去了陕北,4个月拿下6座县城,陕甘与陕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由于形势变化,刘力贞跟着母亲随政府迁往甘泉下寺湾,入秋后又转移到永坪。“妈妈抱着刚出生的弟弟,我自己骑一匹马。一次马突然受惊了,大人们吓慌了,我抱着马鞍一声不响。爸爸跑过来制服了马,哈哈大笑说‘这女子真厉害,到底是我的娃’!”这个片断,是刘力贞对父亲难得的记忆。
  1935年9月,刘志丹任红军第十五军团副团长兼参谋长,他又上了前线。“父亲刚走,我和弟弟就病了。俘虏来的国民党军医给我们开了药。我吃了药就头晕恶心,弟弟吃药不到两小时就断气了。等到明白过来,那个医生已经逃跑了。”为了不让在前线的刘志丹分心,同桂荣没有把儿子夭折的消息告诉丈夫,只是盼着打了胜仗之后,刘志丹能早点回来。
  给毛主席做棉鞋
  正当人民革命闹得轰轰烈烈时,苏区开始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10月5日,刘志丹被调开执行一项任务,他骑马路过安塞真武洞时,碰到一位通信员。通信员身上带着一封写给红十五军团领导的信,信中是即将被捕的干部名单,上面有刘志丹的名字。“为了不使党分裂,不使红军自相残杀,父亲毅然舍身顾全大局。”刘力贞说。刘志丹看过信后,把信交给通信员,让他送到军团部,然后转身便去保卫局报到,说:“我知道你们在找我。”
  刘志丹被关在瓦窑堡的窑洞里。刘力贞和母亲想方设法去看他,但牢房的窗户全用砖封了,只留下一个气眼。刘力贞喊“爸爸”,听到的只有阵阵咳嗽声。
  此时,南方苏区已相继失败,主力红军被迫长征,陕甘苏区成为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党中央也决定把大本营放在陕北。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了陕北吴起镇,毛泽东一听说刘志丹被关起来了,立刻下令停止“肃反”。11月,周恩来到瓦窑堡,亲自将戴着手铐脚镣的刘志丹释放了出来。
  “回到家,父亲对母亲说,寒冬腊月毛主席还穿着单鞋,你快给做一双棉鞋。我母亲就去街上买了黑礼服呢面子,两天赶出了一双棉鞋,她亲自给毛主席送去。主席穿着走了两步,夸母亲手真巧,十分感谢母亲。”刘力贞说。
  1936年3月,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东征。4月14日,他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当时局势比较紧张,父亲被草草埋在了瓦窑堡城南的一个果树园里。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4月正是梨花开的时候,满院的梨花,我感觉连大自然都在为他吊孝,很多人都在哭。”70多年过去了,回忆起父亲下葬的场面,刘力贞仍然眼含泪水。   同年6月,为纪念这位西北红军和西北苏区的主要创建人,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志丹县。
  1943年5月,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人民为刘志丹举行了隆重的公葬典礼。几乎所有在延安的中央领导都为他题了词。毛泽东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朱德题词:“红军模范”;周恩来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我很感动,当时边区也是非常困难的时候。他已经走了七八年了,沿途的老百姓还自动地摆香案长跪,还哭。一个给人民做过好事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刘力贞说。
  最不容易的是母亲
  1999年,94岁的同桂荣在西安去世。每次想起母亲,刘力贞都抑制不住想哭:“我这个人其实在精神上的依赖性很强,特别是对于我的母亲。”
  1938年,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曾派人送刘力贞去苏联上学,张国焘叛变后,由于国民党查得紧,走到甘肃就回来了。“幸亏我没去,我走了,母亲想我想到吐血,父亲走了以后,我就是她的生命。”刘力贞流着泪回忆说。
  “父亲去世后,祖父觉得我们孤儿寡母在外面太可怜,派人接我们回去,母亲坚决不回。她担心祖父让她改嫁,她和父亲感情非常深。”
  一次,同桂荣听说部队要转移,赶紧回家打包裹,邓颖超看出了她的心思,说:“大妹子,你干什么?我们还没动呢,你收拾什么?放心,不会把你丢下的!”
  1948年,18岁的刘力贞已经有了两年的党龄,成为延安大学校部秘书。这期间,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当时在《陕西日报》工作的记者张光。“我不找骑马的、有警卫员的,那样就要当他的附属物,我就失去独立性了。”刘力贞笑着说。
  1949年初,刘力贞到沈阳医科大学学习,后在上海第一医学院读研究生。由于学习紧张,她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陕北后,刘力贞拖着病弱的身体,带领30人组成的医疗队,在陕北巡回医疗。之后,她留在西安工作、生活。
  1980年,陕西省五届人大工作会议补选副主任时,刘力贞成为候选人。在打印候选人名单时,她的本名“刘力真”被打成“刘力贞”。不曾想,刘力贞高票当选为陕西省人大副主任。从此,她的名字也改成了“刘力贞”。
  刘力贞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已成家立业。“我对孩子说,你们干什么我不干预,人的能力有大小,最主要的是不要亏负于先人,绝不给我们的先人抹黑。”
  (摘自《通辽日报》)
其他文献
他不是军人,却常年巡逻执勤在广西十万大山深处的中越边境线上。  他酷似军人,为了边防的安宁,舍小家顾大家,22年坚守山头,无怨无悔。  他,就是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哨长陆兰军。  2012年6月28日,陆兰军被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2年10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军区联合授予他“爱国戍边楷模”荣誉称
期刊
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天大的难处和痛苦都是暂时的。  屡遭厄运,独腿汉子支撑破碎的家  在济南小金庄学校附近,人们经常看到一位独腿男子用三轮车拉着一位老太太捡拾垃圾。附近居民都知道,车上的老人是独腿男人的母亲。  独腿男人叫王瑞勤,20多年来,他的家庭屡遭不幸:哥哥死于非命,父亲因悲伤过度病故,他自己也在一场意外事故中被火车轧断了腿。伤愈后,妻子和他离了婚。弟弟因夫妻吵架,一时想不开也喝了农药。 
期刊
他的经历,是长篇;他的作品来由,是中篇;他的一颦一笑一个表情,是短篇;就连他一时兴起的话,整理整理,也是一篇泛着深蕴美意的散文。当然,这样的散文有时候也很酸涩、很冲辣、很“刺猬”。现在,这样一位当代中国文坛响当当的作家,首度开腔于他的军旅生涯了。  一到军营就吃了十八个馒头  跟莫言一起当兵的有三十多人,新兵拉练结束后,他们便各奔前程。莫言跟他的三个老乡一起被分到黄县,大单位的一个分部,负责秘密工
期刊
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发展署特派调查组在首次造访马尔代夫群岛后,得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马尔代夫并不具备任何旅游开发潜力。他们甚至连“对此地进行旅游开发面临较大障碍”这样“善意的谎言”都吝啬说一句。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荒谬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之一。半个世纪前,马尔代夫还是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岛国,全境没有银行、机场,甚至各个岛屿都没有通电。进出各个小岛的唯一交通方式就是乘坐当地传统的多尼船通勤—
期刊
拜月·嫦娥奔月的传说  说起中秋拜月,很多人对它的渊源可能并不陌生,它来自一段凄美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拯救了苍生,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
期刊
一、日本侵琉与林世功来华  1871年9月,有琉球船民66人航海时遭遇台风,航船漂流到台湾,误入牡丹社生番乡内,被生番围杀54人,剩余12人被台湾府安全送回。事后,福建地方政府饬令台湾镇府道,对牡丹社生番见人嗜杀的陋习,认真查办,以儆强暴。这就是著名的“牡丹社事件”。  1874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以台湾生藩杀害54名日本“属藩”琉球人为名,悍然出兵台湾。李鸿章避战求和,和日本政府签订《中日
期刊
1943年春夏之交,国民政府部队在宜昌石牌顽强阻击,与敌人生死相搏,最终有效遏制了日军的进攻态势。石牌保卫战的意义极其重大,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被军事史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日军进犯  1940年,宜昌城被日军侵占后,西部的石牌成为保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门户。1943年鄂西会战打响第17天,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及其配属部队1万余人,由北岸古老背向江南我江防军正面强渡,分别向我第八十六军
期刊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辗转反侧的于燕平拉开灯,把目光停留在墙上的相框里,他还是那副憨厚的表情,还是那双刚毅的眼睛。“你睡不着了吧?又来找我扯上几句?”  于燕平伸手摸出一片安定,用手掰了一半送进嘴里。多年来,她几乎每天晚上都要靠药入睡。25年了,这个半月牙状的药片正一点点吞噬着她的青春,咀嚼着她的思念,也撕扯着她的心……  她的目光恍惚间又回到那年春天,1983年的春天。那时的于燕平28岁出头,是某团
期刊
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
期刊
“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是半个多世纪前,一群来自上海的热血青年辗转万里、不畏艰险探寻强军救国之路的真实写照。  是什么使这些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从繁华的都市奔赴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偏僻小城呢?  著名诗人柯仲平在《延安与青年》一诗中回答道:“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遇上‘九妖十八怪’,怕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饭,不能到前方抗战;怕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