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互动教学”理论的发展入手,剖析传统化学教学中存在轻视“互动”的弊端,在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入剖析的情况下,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新型互动教学观的含义及实践形式,对体现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实现化学学科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及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化学;互动教学
一、传统化学教学弱化互动的弊端
1、注重知识技能和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主体体验。教师把教学看成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过程,却忽略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认知规律。教师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采用灌输的方式“填”给学生。主要体现在:①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化学学习定位在形成知识和技能上,唯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②课程内容存在“难、繁、偏、旧”的现象,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系统”、“严谨”,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生活需要分离。
传统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学习成了“背书”、“做题”和“考试”的代名词,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机会。将课程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一切为了高考”成为现实教学“主旋律”。轻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只关注学习成绩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导致学生成为重复演练的学习机器,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学生学习的思想压力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部分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2、强调教师中心和教师传授,忽视学生主动建构。传统型的教学强调教师讲解和灌输,将教师做为课堂的中心,使课堂成为名符其实的“一言堂”。学生只有听的权利,没有讲的权利;学生只有被问的权利,没有提问的权利;学生只有服从教师的权利,没有主动参与制定活动过程规划的权利。学生以最简约的“接受”方式进行学习,“讲记背练”、“多记多练”把学生限定在教室和习题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则极大缺乏,学生的学习情感受到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结果导致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效率普遍下降。
从以上二点可清楚地看出传统化学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它淡化了教学中最关键的因素—“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的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要在化学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就必须对传统教学观进行深刻的反思,跳出它的束缚,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上来理解新课程形势下互动教学观的深刻内涵及全新理念,为在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中进行实践创造条件。
二、依据新课标,建立高中化学的新型互动教学观
要建立突破传统教学观束缚的新型互动教学观,就必须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提出“高中化学学习过程是一种科学学习的过程,具备学习的一般特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学习,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互动性较强的新型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提倡新型互动教学观,对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形成新型教学模式,增强高中化学学习的科学性和丰富性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关系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新课标精神做了很好的过程解读。
新课标精神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着相通之处,笔者以高中化学新课标作为精神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策略引导建立了新型互动教学观。即互动教学是一种复合活动,是教师、学生、中间体(包括自然环境、课程资源、课堂氛围等)这三个因素以信息为载体的互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中间体之间全方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新型互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化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互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动态、立体、交互的信息环境中探究治学的方式,启迪多元的思维,从而培养起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对一个问题具有立体化、多元化的认识的意识习惯。新型互动教学观在化学学科教学上的实践有助于体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将“愉快学习”,“全面教育”的口号落到实处,通过新型互动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能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更能陶治情操,健全人格。
三、高中化学新型互动教学的实践形式
新型互动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都只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互动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把学生当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以师爱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化学;互动教学
一、传统化学教学弱化互动的弊端
1、注重知识技能和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主体体验。教师把教学看成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过程,却忽略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认知规律。教师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采用灌输的方式“填”给学生。主要体现在:①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化学学习定位在形成知识和技能上,唯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②课程内容存在“难、繁、偏、旧”的现象,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系统”、“严谨”,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生活需要分离。
传统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学习成了“背书”、“做题”和“考试”的代名词,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机会。将课程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一切为了高考”成为现实教学“主旋律”。轻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只关注学习成绩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导致学生成为重复演练的学习机器,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学生学习的思想压力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部分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2、强调教师中心和教师传授,忽视学生主动建构。传统型的教学强调教师讲解和灌输,将教师做为课堂的中心,使课堂成为名符其实的“一言堂”。学生只有听的权利,没有讲的权利;学生只有被问的权利,没有提问的权利;学生只有服从教师的权利,没有主动参与制定活动过程规划的权利。学生以最简约的“接受”方式进行学习,“讲记背练”、“多记多练”把学生限定在教室和习题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则极大缺乏,学生的学习情感受到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结果导致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效率普遍下降。
从以上二点可清楚地看出传统化学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它淡化了教学中最关键的因素—“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的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要在化学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就必须对传统教学观进行深刻的反思,跳出它的束缚,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上来理解新课程形势下互动教学观的深刻内涵及全新理念,为在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中进行实践创造条件。
二、依据新课标,建立高中化学的新型互动教学观
要建立突破传统教学观束缚的新型互动教学观,就必须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提出“高中化学学习过程是一种科学学习的过程,具备学习的一般特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学习,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互动性较强的新型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提倡新型互动教学观,对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形成新型教学模式,增强高中化学学习的科学性和丰富性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关系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新课标精神做了很好的过程解读。
新课标精神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着相通之处,笔者以高中化学新课标作为精神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策略引导建立了新型互动教学观。即互动教学是一种复合活动,是教师、学生、中间体(包括自然环境、课程资源、课堂氛围等)这三个因素以信息为载体的互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中间体之间全方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新型互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化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互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动态、立体、交互的信息环境中探究治学的方式,启迪多元的思维,从而培养起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对一个问题具有立体化、多元化的认识的意识习惯。新型互动教学观在化学学科教学上的实践有助于体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将“愉快学习”,“全面教育”的口号落到实处,通过新型互动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能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更能陶治情操,健全人格。
三、高中化学新型互动教学的实践形式
新型互动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都只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互动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把学生当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以师爱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