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616例MPP患儿(MPP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MPP组与健康对照组、重症MPP组与普通MPP组间的NLR及PLR的差异。筛选出影响重症MPP的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寻找最佳截断点。

结果

1.MPP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血小板计数(PLT)、NLR、PLR、免疫球蛋白(Ig)M的中位数及CD3-CD19 、CD19 CD23 百分比的中位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36×109/L比7.49×109/L、4.41×109/L比3.11×109/L、340.92×109/L比234.00×109/L、1.70比0.91、112.99比70.34、1.33 g/L比1.29 g/L、20.95%比17.10%、11.25%比9.70%];淋巴细胞数(L)、IgA的中位数及CD3 、CD3 CD8 、CD3-CD (16 56)百分比的中位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2.64×109/L比3.37×109/L、0.86 g/L比1.30 g/L、64.55%比68.00%、23.65%比24.90%、10.50%比1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74、-2.413、-2.972、-1.357、-1.863、-2.251、-4.282、-3.420、-2.221、-4.181、-2.784、-2.024、-2.791,均P

其他文献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时发热的原因难以查明,致使疾病的诊治陷于困难。本文报道一例晚期T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原发疾病不能解释的发热伴皮肤损害,使用各种传统的检测方法均未能找到发热原因,经验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也未能使发热缓解。后经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为利什曼原虫病,该患者经过对因治疗后症状缓解。本病例显示出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对罕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耐酪氨酸冢村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棒状杆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鉴定常与奴卡菌、马红球菌和戈登菌等难区分。耐酪氨酸冢村菌引起的人类感染病例报道较少,且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然而,随着糖尿病、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患者增多,这种微生物对于免疫力低下患者被认为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甚至可以导致严重感染,正确的病原学诊断非常重要。本文报道1例最初诊断结核性腹膜炎,进一步培养确诊由耐酪氨酸冢村菌引起腹壁脓肿,最终抗感染治疗成功的患者。
侵袭性曲霉病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少见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更为少见。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感染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严重缺陷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均存在困难,预后较差。本文报道1例非免疫缺陷宿主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供临床参考。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一种深部真菌,呈全球分布,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流行,常常侵犯肺脏及网状内皮系统,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低,诊断比较困难。本文报道1例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反复发热半年余,经赘生物病理及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确诊,予有效抗真菌治疗后得到治愈。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全身免疫系统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尽管抗HIV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取得了成功,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目前尚无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而且治疗是终身的。由于病毒潜伏库存在,HIV在ART治疗期间持续存在。激活并清除是目前公认的清除HIV潜伏库的策略之一,主要是通过使用潜伏感染激活剂(LRAs)激活病毒转录,触发细胞溶解或免疫介导的清除,以杀伤激活后的潜伏库细胞,实现功能性治愈。本文对现有的LRAs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血浆置换治疗通过清除致病因子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治疗多器官系统重症免疫病和重症肝病。局部枸橼酸抗凝不影响体内凝血功能,不增加出血风险,是血浆置换治疗的可选抗凝方式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的单重血浆置换治疗实施局部枸橼酸抗凝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开展该类治疗提供参考。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G3型)是全球第二流行的丙型肝炎基因型,与其他基因型相比,疾病进展率和病死率更高。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出现之后,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G3型较其他基因类型疗效欠佳,被认为是最难治疗的亚型之一。本文就G3型患者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及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婴幼儿,是由牛奶蛋白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发病机制可分为IgE或非IgE介导,亦或两者混合介导。目前我国已有多项牛奶蛋白过敏的专家共识,但这些共识均未对IgE和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进行区分。鉴于两者在临床上有着明显不同,且婴儿时期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更为常见,故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组织儿科消化、过敏/免疫、皮肤、营养和儿童保健专业专家,针对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类型、临床特征、诊断和营养干预,参考国际指南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的建议更适合
目的建立一种呼吸道腺病毒常见血清型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检测温州地区儿童呼吸道人腺病毒(HAdV)感染的主要血清型。方法利用基于毛细电泳的多重PCR法建立呼吸道腺病毒常见12种血清型检测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经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AdV阳性的105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重PCR方法测定HAdV-1、2、3、4、5、7、14、21、37、40、41和55型等12种血清型,同时随机抽取部分标本与一代测序法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中重症腺病毒肺炎(SAP)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治疗、减少不良结局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住院的68例SA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病情转归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收集患儿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者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8例患儿中男50例,女18例,6个月~2岁46例(67.6%);春夏季节发病55例(80.9%);热峰超过39℃者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