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思考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x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对如何做好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 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或设施,诸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设施设备不断增加,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的比重逐渐加大。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校园的安全稳定对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成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稍有疏忽,就会给教师、学生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一、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实验室也在不断兴建和扩建,进而致使实验仪器和设施增多,实验项目增加,一些如木材实验室常用的高压反应釜、物理化学实验室常备的各种气体钢瓶及生物技术实验室常用的高压蒸气灭菌锅数量也相应增加。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实验中甚至要接触到大型的起重机,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使用实验室的累积开放时间和实验室使用效率都明显地有所增加,实验室设备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另外,电梯锅炉等非实验设施设备分布较为分散,管理权多划归后勤公司管理,管理人员业务的素质不高,人员情况复杂。归纳起来,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特种设备分布分散,所属权相对独立,管理难度大;(2)各实验室设备精良,特种设备种类呈不断上升趋势;(3)特种设备所涉及的试验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4)实验室特种设备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5)电梯、锅炉、起重机等非试验设备的管理办法滞后;(6)无证上岗,甚至尚未经过培训和考核的人员擅自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现象较为普遍。
  
  二、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 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表现主要有爆炸性事故、毒害性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和电梯事故等。爆炸性事故是特种设备的常发性事故,主要易发生在锅炉及高压容器的使用过程中。毒害性事故大多发生在使用具有化学药品和有毒物质的设备的化工实验室。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易发生在有起重机、弧焊机等大型、高温或冲击运动机械设备的实验室。设备损坏事故主要发生在突然停电或电路故障有用电加热、存在机械高速运转设备的实验室。电梯在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舒适、快捷之余同时也存在着对人身安全的隐患问题,电梯突然停运、电梯突然自由下滑都会发生电梯事故。其他还有诸如气储罐及其压力管道泄漏,气瓶火灾等具体表现形式。
  
  2 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1)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运转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想,觉得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投入大而产出小,认为特种设备和普通设备没有太大区别,不需要加以特别管理。而且普遍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所谓的重大安全事故不太可能发生,忽视了对设备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学院使用部门全体教师员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宣传。
  (2)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安全管理体制不顺、安全责任不明的问题。很多高校安全工作由保卫处负责,但并没有明确的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单位,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弊端,保卫部门人员有限,没有精力分管全校几百台甚至更多的特种仪器设备每天的安全运转,而在保卫部门中配备精通各种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员又难度较大,无法实现对某些专业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另外,还表现在责任落实不够明确,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处理。
  (3)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有些员工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安装及维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特种设备登记档案的建立,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事故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他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把关能力、科学监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整体素质尚待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些是出于安排人才家属的考虑,大多学历不高,有些是与原来专业知识不对口,需要一个阶段的适应。而有些人年纪较大,接受特种设备管理的能力本身有限。
  
  三、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
  
  笔者认为在分析了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整体情况前提下,今后的工作要在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基础上,从注重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入手,切实做好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提高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素质,实现网络动态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工作,
  
  1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特种设备安全涉及到的人、机、环三个因素中“人”的因素所导致事故持续高居60%以上的比例。所以,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乃是管理工作重点努力方向。在教师方面,要求对实验室中所使用的特种设备操作规程非常熟悉,向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教授的第一课,应该是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教育课,在接下来的各项实验中,也都要贯穿安全知识的教育,避免学生在今后进行的实验或科研中犯常识性的错误,引起安全事故。针对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时间长的特点,应要求其克服麻痹思想,工作时间绝不能脱岗,在学生方面,进入实验室前就要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流程,掌握所接触的实验设备的性质和性能。在学校方面,应定期进行安全事故应急演习、演练,聘请专业人员讲解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使用方法。
  
  2 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制。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从设备招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护、维修等环节都要严格管理。要改变由保卫部门只负责事故后管理的简单模式,采取设备管理部门及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多部门联合,并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管理各阶段的职责,进行全程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各院(系)院长(主任)是本院(系)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院(系)的安全管理。各实验室主任是所属实验室安全
其他文献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国家的当务之急,虽然相关法律已经开始实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的问题。本人在把握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深入剖析了我国政
目的 明确早期排尿障碍在帕金森病功能障碍进展中的标记性作用.方法 通过对于2016年1—12月选取的117例帕金森病患者历时9个月的随访观察,运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排尿障碍
目的 研究OEC管理模式(全方位管理模式)对肿瘤科出院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肿瘤科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出200例为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患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2012级实验班89人为研究对象,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实验班的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2012级实验班作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初次尝试,实行双语教学模式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实验班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实验班学生选拔和退出机制有待完善;教务部门及管理部门衔接不足;教材及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欠缺;教学主体对现有教学模式存在质疑,选拔、淘汰及
本文扼要分析了网络空间安全攻防不对称的现状,概要阐述了拟态防御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主动防御的基础原理及其抗攻击性,最后就主动防御的测试评估和应用实践情况进行
摘要:虚拟社会是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的,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逐步受到网络虚拟社会的影响而产生改变。而我国的网络立法相对比较欠缺,以致在虚拟社会管理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虚拟社会管理法制建设,以切实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服务能力。  关键词:虚拟社会;法制建设;网络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01-
[摘要]如何发挥学校机房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辅助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如何科学管理学校机房,减轻机房管理人员负担,使学校机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益?这些都是许多计算机专业课老师、机房专职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高校机房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给大家在这方面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机房管理 原则 维护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日益普及,许多高等院校对校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多网络侵权的行为发生,网络知识产权的侵害很容易发生,并且也不容易被法律保护,这种侵权往往伴随着营利性和功利性,我国法律目前也没有规定这方面的管辖,一旦发生侵权也很难取证,由于我国缺乏保护知识产权这方面的法律,无论是罪刑设置上,还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上,都没有充分发挥法律应有的作用,随着知识产权侵权的行为发生的增多,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所以现在要大力完善我国刑
CLT(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交际语言教学法)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hristohper Candi和Henry Widdowson等人创立的一种教学法。吉首大学日语系根据本校日语专业的发展形
摘要:新的《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民诉法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虽然该法并没有明确提出“公益诉讼”的概念,但是民诉法第55条的规定足以引起学者和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角度出发,结合西方国家现行法的一些相关规定,初步探讨检察院、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充当公益诉讼原告时的尴尬处境和困难。  关键词:公益;公益诉讼;原告;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15.1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