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调查探析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精准扶贫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是助力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教育扶贫的重要保证,更是衡量高校贫困生在完成学业后用所学所获立足谋生,回馈社会,实现永久性脱贫的关键转换器。本文以于我国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为立足点,查摆出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学理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应有之力。
  【关键词】: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资助机制
  一、研究背景
  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2013年《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对教育扶贫的“目标任务、总体思路、保障措施”等做了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了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大功能。【1】。2017年10月,十九大隆重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2】高校贫困生作为新型的短暂性贫困人口,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教育扶贫既成为解决高校贫困生暂时性的经济困境问题,促使其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成为衡量高校贫困生在完成学业后用所学所获立足谋生,回馈社会,实现永久性脱贫的关键转换器。
  新时代背景下,习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识别不同的贫困区域环境、贫困家庭、不同的贫困户,再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以及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3】。然而,高校贫困生资助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减轻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高校贫困生求学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但高校贫困生资助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扶假不問真贫”,扶贫工作不实事求是等诸多问题制约着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发展,使得教育扶贫的工作得不到提升,所以在高校中存在有不贫困却有扶贫资格的现象,等等。基于此,笔者查摆出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扶贫生资助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终从理论上解决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教育精准扶贫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管理者:对学生干部量身“加分”,缺失公平
  高校教育扶贫资助主体是国家,资助对象是所有符合资助对象的贫困学生,具体的的资助是学校的相关管理者。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几乎每一所高校中,都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和各种学生干部,比如,学生会,班委干部,青年志愿者等等,这些学生组织的构成主体中,一些学生既是这些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干部或班委干部,也是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即受资助主体。在有限的资助名额限制下,一些具有一定权限的管理者往往有意无意的将这些既是学生组织干部或班委干部的受资助主体与非学生组织干部或非班委干部的贫困学生划分开来,在资助量化过程中对属于学生干部的主体进行额外加分,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学生组织,参与学生工作。然而,学生干部的名额比较有限,以这样的堂而皇之的理由对学生干部额外加分,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一种典型的功利型主义者,还将原有属于所有贫困生的公共资源以这种特定方式划分给同等条件下的贫困生,本身就是资助管理者缺失公平的体现。
  (二)资助对象:争当“贫困生”,缺少真实
  理性经济人条件下,人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者,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利益作为立足点,一切行为都以自身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因此,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面前,一些经济条件相对不错的大学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争当贫困生,以贫困生为荣的热潮。在这样的校园风气下,一些学生纷纷想方设法争取受资助名额,利用学校院里户籍所在地,无法实际调查学生的真实贫困情况,于是他们纷纷回到户籍所在地出具假贫困证明,办理假的贫困手续,从而获取学校资助,其中,有些同学为了获得资助,忘却窗之谊相互举报,相互抹黑,甚至于与同学大动干戈。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从一进校门就开始向师兄师姐询问各种资助评定情况,加入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选举学生、班委干部,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学生,锻炼自身的工作能力,而是为了投管理者所好,在以后的资助评定过程中获得量化加分“绿卡”,以便在加分项目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可见,这种受助对象争当贫困生的“伪贫困生”行为,绝大多数缺少真实。
  (三)资助机制:缺乏获取实情的相应机制,缺少渠道
  全球化背景下,交通条件的日渐完善逐渐打破了地缘之间相互闭塞的格局,大学生异地就学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然而,异地就学虽然促进文化交流,开阔了学子的视野,对于培养全面型或专业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异地就学却给教育扶贫下的资助带来了难题,即,许多高校由于地域限制,加之人力物力问题,现实中无法对所有申请贫困资助的学子进行详细了解,往往只能根据其衣食住行来判断家庭生活条件,没有在教育资助上和申请资助的贫困生户籍所在地政府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学校只能够简单的听取他人意见便进行精准的确定,无法获取贫困生的具体贫困详情,无法对申请资助的贫困生进行精准识别,更无法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伪资助申请者”,也就进行有效的精准资助,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扶贫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教育扶贫资助工作用到最需要的贫困生身上,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三、教育精准扶贫下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政策建议
  (一)资助管理者应取消对资助客体额外“加分”,树立平等理念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提出全新的要求,即要求高校必须树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育人新理念,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4】就高校资助管理者而言,高校资助对象是所有的贫困学生,而不是学生干部。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对学生干部制定一整套奖励标准,而不是利用国家的给予贫困生的资助资源肯定学生干部或班委干部的工作能力,比如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颁发证书、奖品等),不能在贫困资助评定过程中额外为其加分,不能简单地对干部的加分就能使得其获得贫困资助,不能通过加分让其获得资助。同时,管理者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评定受资助者,给贫困生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从而隔断贫困资助带来的学生功利型行为,真正做到资助助人,资助育人。   (二)强化精准对象的筛选,把控争当“贫困生”的现象
  教育扶贫是为了使教育能够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使得人人都有书可读,有学可上,因此,要强化精准对象的筛选,把控争当贫困生的现象,就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存真”,即观察贫困户是否到达建档立卡的标准,是否存在谎报信息骗取国家资源的问题。实现真扶贫,真资助;二是“剔世”,即评定受资助的贫困生时,管理者要剔除人情世故,不能以平时和自己较为亲近的学生干部或学生为标准确定受资助对象,把有限的名额分配给最需要的困难学生,真正做到资助助学;三是“善听”,即善于倾听,了解真实情况。管理者在平时要尽可能在学生中收集“民情民意”,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为后续的资助评定工作提供信息。
  (三)完善信息获取渠道,确定真正的受资助对象
  完善信息渠道,确定真正的受资助对象,一是建立相應的资助机制多渠道获得信息,就目前而言,由于教育扶贫下的高校资助存在的时间尚短,经验不足,使得高校贫困生鉴定存在问题,因此,学校和学生户籍所在地应该加强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了解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必要时进行走访调查,从中选取最需要的受资助对象进行资助;二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确定真正的受资助对象。在高校的精准扶贫中大部分学生的建档立卡是在户籍所在地或者是当地的政府部门办理,所以针对教育精准扶贫出现的现象应该对其源头进行清理,即各地城府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将政府认定的困难家庭挂在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查阅,识别真正需要的资助对象。
  研究结语
  通过对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发现其存在许多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但由于资料获取相对困难,加之笔者研究水平有限,用研究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和完善空间。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精准扶贫下的高校资助存在的问题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政策执行者深入调查完善学生的扶贫信息,需要制度制定者不断完善高校扶贫资助制度,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乐于助人的公共精神,才能让真正需要的困难学生受到学校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从而实现高校贫困生在完成学业后用所学所获立足谋生,回馈社会,实现真正的教育扶贫。
  【参考文献】:
  【1】马巍.我国教育扶贫的政策沿革、问题及其应对[J].教育与管理,2019(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2017:47-48.
  【3】汪三贵.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4】彭益全.高校贫困生资助精准化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2):89-91.
  编码:asxyzfxydxs201732
  项目名称: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调查探析
  立项:2017年9月
  作者简介:
  1.田学清(1995.6—)男,汉族,籍贯:贵州仁怀,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2.张秋(1981.9—)女,汉族,籍贯:贵州安顺,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法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回首2018年,不论对中国还是意大利这都是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一个节点,在这一年里,中意两国高层领导人之间举行四次会晤,他们的会面不仅拓宽了经济贸易的交流之路、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更将两个国家人民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与命运更加紧密。  2018年,对内,意大利新任总理上任,领导人员重新组阁,就业与经济的旧问题持续不变;对外,欧洲经济整体持续低靡不振;民族主义抬头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体制不断升级、转型,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成为当下党务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关于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成为各个企业需要重点研究项目。本文结合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党组织的工作现状,浅谈如何进行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希望给相关单位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党支部建设 建设标准化  1引言  当前我国经
期刊
【摘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推动乡村五大振兴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当前乡村旅游中依然存在着的乡村原貌及当地文化遭到破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各种问题,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和人才振兴、注重农业基础地位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等措施予以解决。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乡村五大振兴以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也为乡村旅游的进
期刊
【摘要】: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企业文化滋润的企业是发展不了的,是难以长久生存的。本文通过七个方面浅谈了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阐述了当前烟草行业应如何思考和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烟草文化建设  一、建设烟草行业企业文化,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价值观。  “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的根本要求,是我国烟草行业持续发展的思想基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内涵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培育;时代新人 意义 方法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时代新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着力培育有理
期刊
【摘要】:本文在了解现阶段食品管理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食品留样特点,明确新时代发展对食品管理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深层探索针对当期食品留样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以此在提升食品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食品留样 食品安全 从业人员  从本质上讲,食品留样是在食品监督抽检过程中将同一批次的样品为备检样品,且保存一定期限,为在出现被监督单位对不合格报告出现异议
期刊
四月花开,邛海湖畔,西昌市150名优秀后备干部和青年执政骨干步入西昌市委党校开始为期15天的集中学习,此次培训对象是从全市400多名干部中遴选出来的后备干部。培训期间,党校组织学员展开了关于领导干部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的讨论,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什么是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事务的反映,而领导干部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则是党章党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道德在干部头脑中的反映。我认为意识最重要的
期刊
【摘要】: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基层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工作开展的一线组织,肩负着引导青少年思想政治引导的重任。新时期,基层团支部的职能模式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领青少年。本文针对基层团支部存在的问题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根据长沙市博物馆团支部的创新工作实践,提出基层团支部职能建设的新思路和发展模式的新路径,旨在促进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国有企业的党支部建设无疑是保证国有企业改革与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组织保障。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结合“六个有”有效加强国有企业的党支部建设。  【关键词】:“六个有” 国有企业 党支部建设 党建工作  引言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支部强则党建强。抓好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对于解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弱化,虚化,淡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问题,提出了要加强建设纪检监察人才队伍,加大对纪检监察政策的宣传,建立外部监督指导机制等促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纪检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当前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保证。这也是国有企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健康发展的保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