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降温在预期轨道中浮动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面临着国际经济负面影响、国内经济固有问题和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的三重压力。但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政府就积极采取“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特别是今年的“双防”调控目标使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更为明确和具体。在国家宏观政策的主动调控下,目前经济实现了由偏快向正常增长区间的过渡,经济发展好于预期,继续朝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预计下半年,国民经济仍将在调整中优化,在优化中发展,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
  
  回落是主动调控所为,国民经济正在向预期方向发展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10.6%,这一速度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2007年全年回落1.3个百分点。4、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7%和16%,不仅低于上年同期,也低于一季度工业增速,在目前我国工业经济对GDP增长贡献仍高达50%以上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减慢,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GDP速度的回落。最新数据表明,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1%,上半年累计10.4%。该速度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2007年全年回落1.5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经济增速回落?从目前形势看,经济增速适度回落并非坏事,而是国家宏观调控主动所为,是宏观调控希望看到的结果。可以说,经济运行正在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下此结论原因有四:
  第一,连续6年的经济扩张后需要一个稳固调整期。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始于2002年下半年,当年经济增长9.1%(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之后连续5年经济增长逐年加快,由2003年的10%提升为2007年的11.9%,年均提速0.38个百分点。从世界范围看,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以上高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比较罕见,只有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有过这样的纪录。中国1992-1996年也曾有过连续5年的高增长,但是经济扩张期长达6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2007年经济已出现过热苗头,而且长时间高速增长对物价也有滞后影响,因此经济需要一个调整和稳固期,此时政府出台降温调控政策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夯实未来的增长基础。
  第二,经济主动回调是应对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的策略选择。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铁矿石、钢材以及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进口资源的依赖不断增大,2008年中央通过紧缩性政策主动回调经济增速有助于避免国内需求过旺、国际供给不足导致生产链条断裂,引发经济大幅度衰退的现象出现。适度降低经济增长,减少资源类产品消耗需求,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向平稳过渡的策略选择。
  第三,调低经济增长速度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十一五”规划要求2010年我国能源消耗降低20%,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但是,2006-2007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缓慢,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2008-2010年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只有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粗放型过快增长,才能向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和谐社会迈进。
  第四,目前的经济仍处于正常增长区间,没有快速下滑的迹象。虽然今年经济增长比前两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且高于1979-2007年平均增长0.6个百分点,经济由偏快平稳转入正常增长区间,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且增势好于预期,充分说明政策调控的节奏和力度把握准确,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健康发展。
  
  三次产业的供给结构趋于优化,主要行业的增长格局有所调整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有所降温,但是三次产业回落幅度不尽相同,一、三产业回落幅度小于第二产业,说明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得到保持,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得以提升,国民经济的供给结构不断向优化的方向发展。
  


  其一,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夏粮连续第五年获得丰收。最近几年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十分高的关注度,加大农业生产、农村投资和农民补贴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9.5%,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农业投资不仅大大高于二、三产业的增速,也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极大地支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2008年夏粮单产将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将首次实现连续五年增产,产量超过2300亿斤。夏粮“五连增”,对于稳定物价,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双防”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我国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国际“粮荒”。
  其二,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回落幅度小于二产。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从产业内部看,第二产业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三产回落幅度明显小于二产。上半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为51.6%,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9.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回落幅度较大,占比降低,而国家大力支持引导发展的第三产业回落幅度较小,占比提高,说明随着人均GDP水平提升为2500美元之后,我国经济结构由重型化向金融服务等软性产业转化的趋势正在形成。2004-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40%、40.3%、41.7%和42.3%,呈现连年提高的优化增长态势,2008年三产的贡献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其三,工业主要行业增长格局较好体现了“有保有压”的调控意图。受连续自然灾害和出口减少的影响,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3%,同比降低2.2个百分点。但是,从大类行业增长看,增速升降不一,国家“有保有压”的政策调控发挥了作用。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增速明显减慢。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4.5%,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加17.6%,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看,钢材、水泥产量增幅明显降低。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较为短缺的原油、原煤产量增长有所加快。
  
  需求结构有所改善,“三驾马车”贡献按照调控预期有降有升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受到顺差大幅增加、投资持续高增长的拉动,而出口需求在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之后,引发了较大的国际贸易摩擦,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也带来了经济结构失衡、经济过热的隐患,基于多种考虑,政府采取了加快人民币升值、降低出口退税、扩大进口、控制货币信贷规模、限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等宏观调控措施,其宗旨在于适度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积极调整三大需求结构。上半年经济数据表明,三大需求的增长结构有所改善,呈现出外需减弱、投资降温和消费强劲的良好增长态势。
  首先,贸易顺差同比减少,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年来首次呈现负值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完成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进口5676亿美元,增长30.6%,加快12.4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为9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亿美元,这是2005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同期首次出现下降。净出口同比减少,意味着出口需求对经济新增量的贡献是负值。初步计算,上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4.1%,对经济增长的下拉作用较大。
  今年以来,出口增速下降受到世界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加快、出口退税降低和宏观经济主动调控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进口增长明显加快的影响。在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主要品种进口均价大幅上涨是推动进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净出口增速减慢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依然有竞争力,出口增速稳定在20%左右是可以实现的。
  其次,投资实际增长有所减慢,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呈现负增长
  本次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是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在政策调控下,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略有加快,但是上半年投资实际增长比一季度有所减慢,可以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下降的,国家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发挥了一定作用。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436亿元,增长26.8%,加快0.1个百分点。与去年相比,投资名义增速略有提高,但是,扣除投资品价格指数后,今年投资实际增速呈现减缓趋势。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比一季度15.9%的增速降低1.1个百分点。总体看,投资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实际增幅出现回落,是可喜的事情。
  投资增速回落还表现为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不增反降。新开工项目是投资持续增长的源泉,但是,今年1-5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7212亿元,同比下降2.5%,如果考虑价格因素,降幅应在10%左右。
  


  再次,消费名义、实际增长皆达较高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
  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是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也是经济由偏快向正常增长平稳过渡的重要支撑。今年前6个月消费品零售额始终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这是1996年以来相隔11年之后,消费增速首次再现20%以上的高增长。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名义增长21.4%,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实际增长12.9%,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在净出口贡献由正转负、投资实际增幅下降的情况下,消费实际增长与去年同期持平,甚至高于去年全年,充分说明在外需和投资需求减弱的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承担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加大。
  消费需求增速由2000年的不足10%提高到今年的20%以上,增速提高1倍之多,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消费高增长是在取消“五一”黄金周、受自然灾害影响旅游收入下降的不利条件下取得的,说明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支出压力释放,目前消费内在增长动力较强,并有望继续呈现强劲增势,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角度看,近年来国家在收入分配上通过多渠道更多地向居民倾斜,城乡居民收入连续4年较快增长,收入增加对消费扩大有较强的滞后作用。从城乡消费构成看,农村消费增速明显加快,是消费加速的新增动力,今年5月城乡消费增长差距进一步缩小。从销售品种看,与汽车、住房及金银珠宝等相关的消费结构升级产品仍是推动消费快速增长的引领产品。从消费结构看,住宿、餐饮业、旅游(今年除外)和保健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成为推动消费增长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今年上半年,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累计达到7207亿元,增长24.0%,比去年同期增幅高6.2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6个百分点。
  
  从紧货币政策,减轻了由于货币失控引发物价上涨的压力
  
  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普遍认为,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和国民实际产出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率时,将会发生通货膨胀,而且货币供给增长得越快,通货膨胀率也就越高。
  我国本轮价格上涨周期受到供给不足、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国际输入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也不排除前期基础货币发行较多,货币增长较快对物价水平的上推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去年以来央行坚决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年连续6次加息,2007年至2008年6月连续1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配合窗口指导、票据融资和控制信贷额度等等手段,积极回收货币流动性,仅2008年1-6月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冻结资金10000多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增长14.2%,增幅比上年末低6.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6.7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3.7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2万亿元,增长12.3%,比上年同期低2.2个百分点。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6万亿元,增长14.1%,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一定成效,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得以缓解,流通中的货币较为适量,使货币供应量这一重要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带动影响弱化到较小程度,有效减轻了物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
  
  政府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宏观调控的能力显著提高
  
  2008年我国面临经济和自然、国际和国内多重因素的严峻考验,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政府宏观调控更加注重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更注意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对经济风险更加警觉,在危难面前政府及时有效地出台了针对性和预见性较强的组合调控措施,保证了经济和金融形势的稳定,也避免了通胀局面的加剧,提升了中国经济的抗干扰和抗风险能力,宏观调控显示出强大的能力和非凡的魅力。
  


  首先,面对雪灾、地震和暴雨汛情等自然灾害政府从容应对,一方面政策信息透明,定期发布;另一方面灾后的救援和重建积极有序,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负其责,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投入抗震救灾,并形成一个有效的指挥系统。此外,对于灾区政府迅速出台了增加财政支出、减免税收和暂时不调高准备金率的政策倾斜,为灾后重建营造了有利的环境,灾后建设有序推进。西方社会对于中国政府高效率的救灾机制和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其次,面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政府果断出台了取消了粮食及其制粉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和进一步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制度。严格控制农产品出口,有效地保障了国内粮食生产的供需平衡,避免了国际市场农产品大幅上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输入性冲击。今年1-5月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而中国农产品价格却呈现回落走势,带动了当月CPI涨幅的显著回落,这得益于政府的及时调控。
  再次,为避免大量涌入的热钱和越南金融动荡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冲击和不良影响,政府在5月份CPI比较乐观的情况下,果断一次性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再次收紧银行的流动性。此举更多是为了防止从越南大量出逃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之后和先期涌入的外资共同炒作资产价格,获利丰厚后全身而退,直接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安全,甚至出现类似泰国和越南的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和越南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越南的“前车之鉴”给中国敲了警钟,越南的高通胀以及引发的危机,与越南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薄弱以及对局势判断的失误密切相关,而中国政府对于经济过热、通胀始终保持了警惕,此次央行采取更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从源头上抑制投资需求,为的就是未雨绸缪,政府宏观调控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和较强的超前预见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前列腺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FGFR2)的表达,进一步阐明前列腺癌细胞中VEGF和bFGF的自分泌机制。方法:以小
西妥昔单抗(ERBITUX,Cetuximab,IMC-225)是人和嵌合体鼠的单克隆抗体的重组体,它能与人体细胞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受体与其他配体如EGF或转化生长因子
Before the 2012 Spring Festival,China's five big power generation groups,i.e.China Huaneng Group,China Datang Corporation,China Guodian Corporation,China Hu
<正>According to Tebian Electric Apparatus Stock Co Ltd (TBEA), a leading Chinese power transmission company, China&#39;s ultra-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and ne
<正>On December 23, 2010, the 500-kV Lanxi Substation in Jinhua, Zhejiang passed successfully the acceptance inspection for smart substation by SGCC, which mark
Purchase transactions at generation side In 2011,the purchase transactions of electricity carried out by th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SGCC)amounted to 3
<正>China&#39;s power consumption is expected to rise 4 percent to 6 percent year-on-year in the fourth quarter as the country&#39;s economy is stabilizing. Tha
<正>On December15, 2010, SGCC bought in seven Brazilian chartered transmission companies successfully. The assets bought in from four Spanish companies this 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