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GNSS水汽与气象要素的河北省降水预测研究

来源 :矿山测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汽和气象要素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文中融合多种观测资料开展降水预测研究.首先针对区域GNSS观测资料反演高精度GNSS水汽序列;其次开展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再次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降水主要影响因素的公共周期;然后开展水汽时间序列的变化分析,进行降水过程判别分析;最后采用RBF-BP神经网络技术,构建降水预测模型,模型预测与实际降水结果比较,评价模型预测效果.模型对降水时间的预测准确度为75%,对降水量的预测准确度可达70%.
其他文献
为更加高效精确完成矿山井下测量任务,以煤矿井下放样作业优化为对象开展探究,提出了一种快速放巷道拐弯线的方法,并以CASIO fx-5800P计算器编程语言为基础,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使得巷道拐弯中线的放线工作只需架设一次仪器,不仅提高了放线的效率而且解决了在拐点处不能架设仪器的问题.
三维地质建模可以直观展现研究区的地层情况,对后期设计和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中基于工程实例应用GMS软件对某关闭矿井进行地质建模,以勘探线剖面图和钻孔信息表作为数据源建立三维地层模型,并验证和分析了模型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文中针对目前国内对于道床脱开、伸缩缝开裂等隧道结构病害自动化监测手段不足等问题,结合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技术,研发了用于隧道结构常见病害监测的光纤光栅变形传感器,为国内隧道结构常见病害监测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工程试验和工程应用发现,该传感器监测性能稳定、精度高,可适应于隧道结构长期监测,解决了部分隧道病害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可有效提高隧道结构监测管理水平,为隧道结构周围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有效保障,可在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测中推广应用.
针对微惯性测量单元精度较低及正交变换容积卡尔曼滤波(Transformed Cubature Kalman Filter,TCKF)协方差矩阵非正定导致滤波终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改进TCKF(Attitud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Transformed Cubature Kalman Filter,ASVDTCKF)姿态估计算法.该算法以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力计解算的姿态角作为量测,以姿态四元数作为状态,采用奇异值分解代替Cholesky分解的ASVD
为实现对采煤沉陷区管理和治理成效的科学评定,开展采煤沉陷湿地地表覆盖和生态系统变化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唐山市南湖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套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WorldView数据进行精细化地表生态系统分类的技术流程和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采煤沉陷湿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划分、遥感影像多尺度分割、面向对象的特征提取三个主要步骤,通过分类对象的解译标志库建立和样本集的训练,建立与当地分类系统相适应的决策树指标和结构;然后,通过决策树的子分级,进行各生态系统类型的不断掩膜和提纯,最终实现单个分类类别的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通讯网络不断完善和提速,数据访问量和数据体量爆炸式增长,单机数据库所支持的并发数、吞吐量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文中根据济南市“住建一张图”现状和“智慧住建”的建设需求,设计了MySQL NDB集群逻辑架构、部署架构和负载均衡方案,采用MySQL NDB分布式存储引擎的集群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使用一组普通性能服务器,搭建一套高吞吐、高性能和可动态扩展的MySQL NDB集群数据库.结果表明MySQL NDB集群在高并发、高吞吐、高可用、易扩展性能和经济可行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可在相关行业中推广使
文中采用地基雷达技术,对露天矿边坡进行实时监测,依据滑坡变形三阶段演化模型并结合形变量和速率指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比边坡月度形变量,可对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价;降雨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突变点分析和预警分析可有目标地查找出边坡形变加剧原因,采取措施对边坡进行治理可以有效缓解边坡形变.
针对目前国内外缺少直接适用于工程实践下树干定位方案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森林环境的树干点云提取方案,可以直接从地面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到单木位置坐标.并利用该方法对Reigl-VZ400地面激光扫描仪在武汉珞珈山区获取的数据进行了处理,评定了坐标提取的结果,验证以该方法提取树干坐标具有可靠性,为相关工程的树干提取工作提供参考.
针对矿区复杂的地表形变情况,基于Sentinel-1 A数据,结合SBAS-InSAR技术获得了升轨和降轨LOS向形变结果,并根据InSAR几何分解原理对甘肃省金昌市金川西二矿在2020.08.19~2021.06.27期间的地表进行监测,获取了该地区地表东西向和垂直向的形变结果.结果显示:研究区沿东西向的最大年平均形变速率达103.73 mm/y,垂直向的最大年平均形变速率达-135.88 mm/y.结合地下落矿区域对比分析,发现该区域的二维形变结果符合开采沉陷规律.
为探究郑州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文中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GlobeLand30数据,构建土地利用类型占比变化、程度指数、空间质心迁移状态、多样性分析,定量研究了郑州市20年间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耕地、水体面积减少,草地、林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人造地表、湿地面积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较为强烈.郑州市在2000~2020年期间耕地面积减少达1400.31 km2;人造地表面积每年以11.85%速率增长,增速逐渐减缓,主要由耕地转化.结合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动态度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