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形成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调动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着力点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播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在课堂上,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难以开口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提出的问题简单、肤浅或不合逻辑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性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在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面给予拓展和挖掘。当学生提出教师没有预想到甚至是超出教师认识范围的新问题时,教师也要学会随机应变,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巧妙、合理而准确地加以回答,使课堂气氛更加宽松和谐,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动学生创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只有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才能使他们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真正成为敢想、敢说、敢问的学习的主人。
  二、优化课堂提问,教给学生提问技巧
  1.优化课堂提问。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还学生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娴熟地组织课堂教学,更要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从三方面提出要求,反复训练:一是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提问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晶,是思维成果的一种外显表现形式,应当避免那种“提问是课堂发言的必需,每节课学生都得有所表示”的错误认识。二是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显而易见,毋需每疑必问,而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问同学等其他途径解决问题。三是引导学生将问题表述清楚。清晰的表达不仅可使问题明朗化,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解决提供契机。
  2.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教学中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进而乐于提出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具有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与提问行为同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学生对某种现象产生疑问,但却不能准确、清晰地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这种现状的存在,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够,但另一方面,与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指导不无关系,所以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提问技巧,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转变观念,有效诱导学生提问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诱导学生提问。在教学中需要做到: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扰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过难造成不必要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如让学生结成小组,把自己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来。这样,胆小的、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提问的局面;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标点符号、词语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对作者的见解、文章的写作等方面提出问题。比如引导学生对难于理解的句子、文中的优美语句、文章的谋篇布局、内容的选择、文章中的描写等方面提出疑问;先由教师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试探着逐步引导学生体验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要坚持鼓励学生提问,要坚持始终尊重学生,以肯定为主。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提问,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即使问得不好,也不能随意批评,抑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表情动作,而是要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读句子“邱少云被燃烧弹打中,身上的伪装起火了”后,鼓励学生就此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1)此时此刻,邱少云是怎么做的?(2)他是怎么想的?(3)他旁边的战友是怎么想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除了表扬学生提问的勇气外,不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提问,逐一研究它们,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值得研究。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1)、(3)课文中都已交代清楚了,只需读课文便能知道答案,从而确定问题(2)为值得深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步形成提问习惯后,教师的任务便转化为引导学生提出有集中性,即能涵盖课文全部内容的问题,抑或具有相当难度,需学生花精力去研究、探索的个性问题,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逆向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只有把课堂提问进行得生动、有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才能真正地去了解课文、理解内容,学到知识。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 激发  情感打动人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教育,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融入课文,去理解,去体会,这样
期刊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国,历史留给我们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怎样使那些已经维系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不在历史的洪流中消亡,能在当代中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古代语言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前提;古诗本身也是我们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精粹,学习古诗,就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
期刊
【摘要】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知识的掌握及积累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而如何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并能熟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高级阶段。实现从初级阶段到达高级阶段的关键在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主要阐述数学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探究式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
期刊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凸显一个老师有效教学方法的手段,所谓“有效性”,就是老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有关规律下,用最少的时间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学到的知识越多,得到的收益越大。  【关键词】高中历史 有效性 实施和策略  一、有效的教学实施的策略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有效教学首先不能缺少的是教师对教材的认真研读,仔细领会,这样才能做到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历史
期刊
【摘要】本文对高三物理复习中的“有效性教学”进行了探究。通过高三物理复习中的典型案例,阐述了“以题带点”“少讲多练”在高三物理复习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以题带点 边讲边练 少讲多练  背景:江苏省现行高考制度——理科: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以语数外三门总分划线,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理科的“物理+x”由各批次和各院校对选修科目提出等级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之下,绝大多数高中都把语数外放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角度新颖、切入点恰当的问题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能够揭示学生的认知矛盾,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贴近学生的心理年龄,使他们能够明确问题的指向,有积极回答的愿望,问题的难易程度要考虑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触及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
期刊
报载,某初中学生苗壮,14岁,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只因迷恋电脑游戏,母亲“不太严重”地批评了他几句,竟然跳楼自杀、撒手人寰。  报载,某校初二学生,因打赌“看谁的胆子大”,数人集体服安眠药,所幸剂量不大,经抢救脱离危险,才没有酿成悲剧。  报载,某重点高中一年级数名女生,刚入学因不服从学校不准留长发的规定,而集体服毒,幸亏发现较早、抢救及时,才把这些花季少女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每每看到这一
期刊
【摘要】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来说,地理教师的领导力不是基于学校组织赋予教师正式的行政职位,也不是学校组织赋予教师的行政职权。地理教师的领导力是基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围绕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充分发挥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特长,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领导力,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领导力 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在当前的社会教育环境下,学校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学习依然围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学习基础,侧重于学生实验过程的体验和积极参与。实验设计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在绝大多数学校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导致生物实验课堂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缺乏对实验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差。本文主要谈谈优化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 实验 课堂教学 实验设计  一、高中生物
期刊
【摘要】一部分“90后”中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对明星的崇拜超过对英雄模范的崇拜。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比如: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中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混日子、啃老。“走后门”等现象,消磨了中学生的斗志。面对这一切,学校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爱国主义 理想信念 意志力  一些90后中学生身上染上了“时代病”。有人认为90后是“垮掉的一代”,这一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