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文化生活 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自信是指我们的国家、民族、政党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撷取《文化生活》教材中有关文化自信的内容,按照发展顺序和知识类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方面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并充分运用教材事例和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加以佐证,必定能帮助学生在系统的、富有逻辑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浇铸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其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共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文化生活》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和继承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浇铸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文化生活》教材主要涉及八个方面:
  一是民族节日。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许多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传统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形式多样并各具特色,或祭祀祖先,或缅怀烈士,或倾诉思念,或举家团圆……人们在庆祝民族节日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传统习俗,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比如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贴春联放爆竹、清明祭祖踏青、端午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乐观、团圆、感恩等传统美德。这些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这些民族节日能够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守这些民族节日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我们提倡过中国节,以传统节日涵养文化自信。
  二是文化遗产。我国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就有37项,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这些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众多文化遗产中,以传统建筑占比最大,诸如北京故宫、福建土楼、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等,它们以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并成为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坚定文化自信,在用活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吸收借鉴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中坚定文化自信。
  三是语言文字。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语言文字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印记。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比如我们江苏,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方言分为“北方官话、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亚区即近吴方言区、吴方言”四大区域,这些方言展示了中原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东吴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的汉字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为一体,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国际文字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汉字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国粹,书法四体“真草隶篆”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特色。我们应当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源泉。
  四是史书典籍。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这些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其中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我们从史书典籍角度认识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中华史学名著“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更是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支点”。我们应当认真阅读中华史书典籍,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历史,以史为鉴,为文化自信带来深厚的历史底蕴。
  五是文学艺术。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历史的悠久、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滋润了我们祖先们的心灵世界,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比如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充分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繁盛景象和审美内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也能为构建新时代的中华先进文化提供深厚的基础。我们应当广泛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六是传统思想。中华传统思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都具有深刻影响。比如,“大同”思想,提出构建“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存;“中和中庸”思想,强调人与人相处应以和为贵,处理问题不偏不倚;“修身克己”思想,强调做人要重品德修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传统思想,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有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我们应当对传统思想加以甄别,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理性进行文化自信。   七是民族精神。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互促共生,民族精神是文化自觉发展的产物,也是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强的重要方面。自古以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充分发挥民族精神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引领作用。
  八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对文化自信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不仅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应当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二、弘扬革命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支柱
  革命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凝聚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国共产党人信念坚定、忠诚可靠、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甘于奉献、不畏艰辛、敢于胜利等优秀精神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它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直接来源,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革命文化,《文化生活》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革命文化。中國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文化最本质的特征。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坚持用革命文化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了革命文化。革命文化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革命文化在延安时期体现的尤为充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她召唤、培养的一大批中国现代最具先进文化代表性的作家和艺术家,使延安在20世纪中国文艺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要深入到人民生活中,汲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一批又一批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到火热的工农兵生活中,向民间学习,从人民生活和实践中汲取艺术灵感,创作出了诸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阮章竞的《漳河水》,孙犁的《荷花淀》等一批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并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经典。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例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例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它们都是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文化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信的理论之源;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我们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广大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树立精神支柱。
  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塑造灵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丰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发展方向,在多样化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思潮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灵魂,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的价值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先进,之所以能使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生活》教材中可以概括出六点理由:
  一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它反对一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它积极吸收所有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文化,与各种错误的思想文化划清界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有坚强的政治保证。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采取放任态度,必然坚持主流意识导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保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時代化大众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有坚定的价值认同。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
  四有坚毅的民族性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代表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它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新生活的进程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立身之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在坚定文化自信过程中体现坚毅的民族性格。
  五有坚固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它来自于人民大众,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它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它强调人民大众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服务对象,规定着我们文化创新的方向和方法。因此,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发展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固的群众基础。
  六有坚决的动力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在于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当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到不忘本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吸收外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面向未来,与时偕行、不断创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植入动力基因。
  责任编辑 李平安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中,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不少学生对现行英语教材中一成不变的句型、对话无法产生共鸣。经过思考和实践,我尝试用诗歌这一手段来
基于Richards瞬态非饱和渗流方程和若干合理假定,引入Gardner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给出均质地基降雨过程基质吸力瞬态解析解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将去饱和系数、饱和渗透
在夏季持续高温天气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由于温度梯度的持续作用,轨道板与砂浆层之间易产生层间离缝.基于现场气温与轨道板温度梯度实测数据,采用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持续
“喳,喳,喳,”窗外传来鸟的叫声.我的睡意一下子全消了。我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一看,原来是只小麻雀。趁它一不留神,我猛地一下抓住了它。
日本九州大学近日开发出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质子(H+)导电性电解质BaZr0.4Sc0.6O3-δ,可在400℃的中等温度下工作。   用于SOFC的电解质材料必须具备以下特性:包括晶粒内部和晶界在内,总质子电导率要高于0.01S/cm,而且相对于燃料电池运行环境中所含的氢、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性质稳定。   研究小组通过以60%极高浓度在锆酸钡(BaZrO3)中添加钪,在燃料电
针对高速列车在车体不同位置的通道测得的振动信号,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通道间信号联合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使用泛化高斯分布对各通道信号的边缘分布进行拟合,并使用Ga
为了分析水电机组在不同水电站、不同负荷、不同水头的一次调频特性,寻找对水电机组一次调频最不利的工况点,文中建立了单管单机带与不带调压室2类情况下,水电机组一次调频数
<正>浙政发[2017]3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39;十三五&#39;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2017年8
期刊
本文概述复合地基施工技术的特殊性与施工方法。施工方法主要描述换填素土与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方法,并且通过实例来描述这一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并对一些
基于迹线法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考虑长期运营条件下车轮廓形磨耗,针对标准及磨耗后LM型车轮踏面和9号直线型道岔,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和车辆侧向通过道岔转辙器的走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