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

来源 :教育观察·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00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体现与数学科教学的整合性、文化性、综合性;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 信息;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3)35-0084-03
  作者简介 孙海燕(197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七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物质贫乏的影响正在减弱。然而,由于获取、交流和创造知识能力的匮乏而产生的“知识贫乏”或“信息贫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迅速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体现数学科教学的整合性、文化性、综合性。但有不少信息技术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一、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笔者设计了两组画面。第一组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再通过学具配以折折、摆摆、画画等实际操作,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六只熊猫组成的整体、八个苹果组成的整体……通过电脑演示在屏幕上依次显示。与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从而抽象概括。一个物体(一个苹果、一块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个小组、一个班级……)都可看做单位“1”(同时电脑演示借助屏幕依次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 “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逐步进行抽象概括,学生就能比较清楚的理解单位“1”及分数概念的意义。
  二、在教学重点处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能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其要点是:1.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2.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时,电脑动画演示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做以下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放慢动画效果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 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师通过多媒体电脑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的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三、在教学关键处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而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程以后,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的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在教学关键处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弄清楚分母不同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已经理解,因此在教学1/ 2+1/ 3时,直接以试题形式呈现,利用电脑做如下直观演示:教学时,首先演示第一组,启发提问:1/2+1/3结果是多少呢?是2个1/2吗?是2个1/3吗?同时动画演示,从1/2的阴影使学生看清2个1/2的阴影面积便是整个圆;然后旋转1/3片,使其占有2个1/3的阴影面积,此时再将1/2阴影面积与1/3阴影面积相加后,与上两次2个1/2与2个1/3面积所得圆的阴影面积均不同,然后再旋转它们各复原位。使学生直观观察到1/2+1/3既不是2个1/2,也不等于2个1/3。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具体思考,通过圆形图与分数对照,使学生清楚看到1/2和1/3的分数单位不同,自然得出异分母分数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结论。明确了这个道理后,学生由于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正迁移的启示,就会立刻联想到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减。待学生答出各分数通分后的结果时,教师展示第二框,并将两框图形完全重合在一起。这样,整个思维过程、计算方法借助电脑动画直观演示,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利用了信息技术优化了课堂教学,成功地导入了新课。
  四、在学生思维转折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多媒体计算机能有效地展示新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能辅助教师的教,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   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电脑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相结合,使学生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动态演示与实物相结合引导学生回答所发现的问题,更清楚直观概括出表面积的含义,为学生创造交往合作的环境。学生对于长方体的空间观念建立得好,表面积的概念清楚,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计算表面积的方法。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防止了机械模仿例题来解答,有效突破了重难点。通过课件的演示和自己动手操作,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五、在学生思维困惑处
  在教学中,有许多内容无法通过正常的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或通过学生实验来进行操作,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教师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电脑演示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合理利用网络教学
  我校投资兴建了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室,要求教师人人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个班级都可连接网络,不仅把多媒体网络当做学习工具,还探索发挥多媒体网络作用的方法,让它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教师随时都可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下载教学课件、试题,及相关数学家的小故事,有效、适时地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能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除了可以向教师请教外,还能求助于互联网,到网上去搜索,最终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学习目标,完成研究任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计算机不仅成为教师教的工具,更成为学生学的工具。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实现情境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环境为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课外拓展延伸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要根据数学教学自身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运用不是教学改革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多媒体只能作为教学中的新兴辅助手段。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时,需要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领会能力上。多媒体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难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多媒体只是一个教学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体现电化教学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李军.浅谈多媒体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4).
  2 陈晟明.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J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5).
其他文献
把认识看成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还只是从现象形态上看待认识 ,没有揭示认识的本质。认识本质上是人的社会生活的表现 ,是关于人自身的认识。在认识本质的问题上 ,我们应当
采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6 3例 ,其高白细胞综合征、高颅压综合征及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 5 7.1% ,9.5 %和 3.2 % ;其死亡率为 11.1%
1对象与方法rn1.1对象调查对象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正在进行毕业实习的50名护理专业本科、专科和中专生.调查对象基本可以反映不同层次护生的现状.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倡导学生自制物理教学学具,从科学性、趣味性、直观性、经济性、安全性五个方面正确掌握对教学学具的制作,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教学学具;制作;操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3)35-0073-03  作者简介 吴友军(1976—),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海安县
近年来 ,在国内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中 ,普遍存在着从事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匮乏的现象。师资队伍匮乏的问题存在的时间越久 ,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就越严重
摘 要 生物复杂细胞所共有的线粒体有着自身的DNA和遗传体系。远古时代,线粒体很可能是独立存在的生物个体,因互利共存缘故,并经漫长演化,它才逐渐成为了其他生物体的细胞组成部分。受此推论和有关游戏启发,提出人类本源与存在形态的猜想:人类是一种高智商微生物,在远古时期进入后人所谓“类人猿”体内,控制了它的神经系统,并借助其躯体展开生命活动,实现生命意图,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人类也帮助自己寄居和掌控的“
初中音乐课堂中,竖笛有助于唱歌、欣赏和创作教学。学习竖笛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师可通过竖笛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
广东省中高职衔接历经近三十年探索,早期为满足个人学业追求开展小规模尝试,继而探索中高职衔接多种轨道并行,在先行先试对口自主招生和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后,广东着手寻找规
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与北京市经济学总会联合举办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研讨会”于2003年9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首都经济学界知名
摘 要 近年来,模糊语言在教学和交际中被大量地使用,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模糊语言既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语言。把模糊语言应用到美术课堂中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 模糊语言;美术教学;表现;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