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书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不是唯一
  我是我的唯一
  睁开眼的温暖
  一直在变幻的世界里
  留着余温
  (二)
  我担心自己走着
  走着就丢了
  于是
  把自己绑在树上
  这颗经年的树
  枝繁叶茂
  风雨里成长着
  清晰的年轮
  和光阴的故事
  许多时候
  并不舒展
  却长成了自然而生动的形状
  我把它牢记成母亲树
  因为有叮嘱
  还有不可迷失的方向
  踩在爱恋着的土地上
  仰望星空
  疲惫的时候
  可以靠靠
  那些树枝 伸出智慧
  让我在热闹的世界里
  保持着原来的姿势
  (三)
  用手
  塑一座雕像
  把无法触摸的温度
  想象成夏季
  沿着生命开始就沸腾的河
  去感受呼吸
  左手捧着渴望
  右手把自己书写在诗的世界
  独成一种默契
  任时光流淌
  我还是我
  在老去的容颜里
  保持芳心
  (四)
  这个落雨的时节
  从电脑里敲出的文字
  都是潮湿的
  它在季节的轮回里
  就这样干了 湿了
  湿了又被晾曬成句子
  被一首诗牵念
  伴有莫名的兴奋
  和忧伤
  还因为
  有些句子被自己打动
  依然落入俗套
  只是 无法在越陷越深的思想里
  埋葬所有
  日子淡然
  总会被还有的爱恋
  涂上色彩
  无法挣脱的束缚
  在我的眼眸
  凝结成一粒忧伤
  (五)
  后来
  在一场又一场的雨里
  安静下来
  才明白了许多东西
  放不下的只有自己
  那个在皮袍下的
  “小来”
  终于 积攒了一些“资本”
  到处都飘浮着
  一不小心就又开始 不安分起来
  隐隐的阵痛
  露出呐喊
  不知道要不要坚持
  不想带着善意去撞墙
  却找不到岀口
  太纯洁了
  并不美好
  因为 没了包容
  这个世间一开始就有杂质
  它不是凭空的
  它是来审视存在
  所以
  孤独
  并不孤独
  它就是一种本来
  想着想着
  秋天就来了
  它没有装着思念
  它让我整理姿势
  给自己一个
  深深的
  深深的
  拥抱
  (六)
  看见花开是一种情怀
  那些无私地咏唱
  总被点燃
  掩藏的亢奋
  在温暖里
  开成真情告白
  (七)
  因为坚守
  在一页发黄的诗笺里
  仰着头朗读时光
  眼里的晶莹
  把沮丧 从兴奋里捞起
  岁月被记忆犁成的
  沟沟坎坎
  有些坎
  在这个过程里
  渐渐地
  变得平缓
  一条狭长的缝隙
  阳光有一种顽强
  在塞满纷扰的杂乱中
  照耀
其他文献
你无愧地品味了每一天,  这就是你的历史,也是我的。   ——博尔赫斯  A  时至今日,剑川的匠人仍然传承有序,他们瘦削的身影闪烁在旷野和都市之中。  在无边无涯的宇宙中有粒蓝色的星球,人类是生长于斯的灵长类动物,其有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之一,就是会使用工具,技术纯熟的人称为匠人,民间称为“手艺人”。  剑川的匠人,具有浓郁的文化情结,这与儒家文化有关,“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是很多
期刊
一  我爸今年81岁了,在他80岁以前,我感觉有时望他的目光,依然有点怯生生的。我爸有点像我中学时的数学老师,我怕数学,不敢正眼望他,他望我的眼神却有力,这个老师常在课堂上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  没办法,这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小时侯,我就常琢磨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不是家里亲生的娃。  这也不是空穴来风。我8岁那年,经过村子里一棵桑樹下,村里的单身汉魏大田正蜷缩在树桠上吃桑葚,吃得满嘴乌红的他大声喊我
期刊
马曜老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二年了。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点文字怀念马曜先生,只恐于自己才疏学浅,迟迟不敢下笔。最近,偶然的机会,有幸认识了马荣邦先生。马先生是马曜先生的堂侄,虽已退休多年,却老当益壮,一直忙于马氏家族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告诉我,准备出版《纪念马曜教授逝世十二周年文集》,要我写篇文章。马先生之嘱,我欣然应允了。  其实,在中学时代,我就听说马曜先生的大名了。我高中老友玉山家在洱源大
期刊
梦里的乡愁  搂一把擦身而过的季节  暖暖冷漠而乏味的生活   ——题记  乡愁,常常在漆黑的雨夜  顺着时瘦时胖的雨点  随天而来汇成一片  抖落我一夜的思念  果然,心中的那串黯然  相伴远远近近的日子  一串大小不一的乡音  撞响岁月的额头回到故乡  和一片蛙声同眠  咀嚼人之初的岁月  凝视故乡的方向  唱起变味的童谣  思乡,又从伤口上长出  化成泪水渗入心中  多少次梦里追寻  多少次
期刊
一个大理的清晨  窗外的鸟鸣,时近时远  不断有隐秘的风,吹过  我的耳边,楼上的  响动不断落下,又无迹可寻  昏黄的灯光铺在白色的床单上  面对面的两张床,没有任何表情  一本书,在床头柜上沉思  一个大理的清晨,缓缓打开  傍晚的洱海  柳枝在风中摇曳  莲花享受着众多绿叶的追捧  傍晚的洱海  波涛柳枝一般荡漾着  越过洱海平面  城市生长在波涛之上  云朵停驻在苍山之巅  牧羊人已不知去
期刊
随着,ICT产业的发展,ICT产品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用户群体也越来越庞大。ICT产品的广泛应用不仅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而且对国民生活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互联
“挈伴寻芳去,途中雨未晴。浮云皴石壁,薄雾罨山程。未了惟诗债,长驱仗酒兵。邮亭今夜宿,松下足闲情。”  ——《与晓苍游五印山,雨宿邮亭》陈禹伯 蒙化人 乾隆丙辰  位于巍山县西南的五印山,一座被云雾和灵光反复淘洗过的青山峡谷,一直以来,对我而言总是怀着一种特别饱满的喜欢与期翼,这种感觉仿佛带有灵性与神秘,好似必须在时光的沙漏中,等待那份注定的机缘,才可以让我更好地走近这里,去聆听来自云山深处的,足
期刊
一  孩提时代没出过远门,老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家里大人出门,总喜欢撵路,目的就是看看没去过的村庄是什么样。到七八岁时,附近的村庄都去过了,就是没有去过山村。去看看山里的同龄人的生活是不是跟我们一样,这一直是心中的一个愿望。  当时的印象中,时不时有身穿羊皮褂、披着羊披的山里人到村里用竹篮、木瓢、水果、蔓菁、洋芋等山货兑换大米。那时心中就萌生出一个疑问,山里人的生活为何这般艰苦。大人们的回答是,山高
期刊
在山西发展粮棉两熟,从技术上必须解决棉花晚熟、操作难和倒茬难的问题。我们试图在原有种植技术基础上,通过筛选适合两熟栽培的品种,研究解决棉花促早熟高产技术,使小麦稳
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动荡、竞争激烈的当代,企业组织己经越来越意识到服务创新、新服务开发才是生存的关键。而新服务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利用客户信息处理不断推动创新的过程,组织可以通过持续吸收新的客户信息来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增进组织的新服务开发能力,提高组织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追踪和探讨,构建客户信息处理一新服务开发绩效的理论框架,并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