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身边的“小告密者”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56410029uoyuhao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告状行为是我国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告状行为将会对幼儿将来的生活和为人处事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①寻求老师帮助;②得到老师关注;③得到老师表扬;④受到家庭影响。告状行为的处理方式:①求助类的告状;②询问类的告状;③求赏型的告状;④辩解类的告状;⑤检举类的告状;⑥挑剔性的告状。如何减少告状行为。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妥善地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从根本上来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关键词】 告状 幼儿教育 处理方式
  
  “老师,XX打我。”“老师,XX不吃青菜。”“老师,XX把XX的书撕坏了。”“老师……”在幼儿园中,每天都有无数的这种声音响起,如果孩子动不动就拿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向你告状,这是不是让你有一些不知所措:对他的告状太关心,担心孩子会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去理会他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问题,受了欺负。
  告状行为是我国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话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他是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具体地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告状行为在一天当中往往会有很多次,我们老师已经见怪不怪了,虽然这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长期下去幼儿将会养成经常告状的不良习惯,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为人处事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
  1 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
  1.1 寻求老师帮助。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幼儿有很多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互相接触,在各种各样的接触中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发生争执时也不能很好的解决,在这时就很有可能发生一些攻击性行为。两个小朋友因为争夺一件玩具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最后其中一个小朋友就把另一个弄哭了。在面对这个的幼儿告状时,教师们要弄清事情的原委,看到哭的小朋友也不说明他一定是对的。
  1.2 得到老师关注。在班级中有些小朋友不太爱说话,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主动举手发言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小朋友特别容易让老师忽略,对他们的关心就显得比较少了,其实这些小朋友很想得到老师的关注,但由于胆小或不善于表达,就显的有点内向,当那些小朋友在看到别人告状后老师会去关注关心他,为了也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关心,他们就开始学别人找各种各样的小事请求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能注意到他。
  1.3 得到老师表扬。在班级当中有些小朋友的观察能力特别强,能注意到很多发生的事情,这些小朋友很有正义感,在看到别的小朋友在与别人发生争执或违反纪律时他往往就会站出来,向老师揭发这些小朋友的行为。这类告状只是单方面地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宣扬正义。
  1.4 受到家庭影响。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家长的教育方式。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中,所有的人都围着他转,使得这些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观念非常强烈,什么事都要顺着自己,但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并不像家中那样,往往会有受欺负,当幼儿回家讲述在幼儿园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时,父母就会告诉孩子:他这样对你,你就去告诉老师,他以后就不敢了。渐渐地让孩子认为凡是遇到了问题就告诉老师,老师会帮我解决。
  2 告状行为的处理方式
  在面对幼儿不同原因的告状时,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面对幼儿的告状时有些教师可能会置之不理,这样会让幼儿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继而让幼儿的告状行为继续蔓延下去。那么,面对孩子的种种告状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2.1 求助类的告状。幼儿为了求得成人公正解决纠纷或请求成人保护自己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它在幼儿的告状行为中占很大比例。当幼儿间的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方或双方就会向成人告状,想寻求帮助,并不是希望成人惩罚“被告”。对于这类问题老师不要直接插手,可启发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思考问题,学习换位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2 询问类的告状。中午进餐前,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安静活动:听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开始,大家还能倾听,等饭菜送到后,老师开始分饭菜时,个别小朋友开始“谈天说地”了,姚姚就来告诉老师:“瑞瑞在说话!”老师因为要分菜比较忙没有理会她,但过了一会儿后,讲话的孩子多起来了,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响,连姚姚也按捺不住,加入了聊天的行列。在听故事时,姚姚告诉老师:“老师,瑞瑞在说话。”这时候幼儿的“告状”实际上就是一种询问,她们希望教师能对“被告”的行为做出解释,在发现老师“毫无反应”之后,讲话的孩子逐渐多起来,最后连告状的孩子也奈不住了,遇到这样的告状,教师要及时肯定孩子的积极方面,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我们可以表扬孩子说:“姚姚认真听故事,不讲话,真是个好孩子!”这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正确判断力和克制力,同时也通过榜样的作用,让好的行为得到张扬,遏止一些不良行为。
  2.3 求赏型的告状。求赏心理是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尤其是当同伴出现“违规行为”时,大多数幼儿一旦发现就会迫不及待地向成人告状。这往往是幼儿为了让成人关注自己的表现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表面看起来是在维护规则,其实并不是为了要制止同伴的行为或者是为了惩罚对方,而是为了向成人邀功,获得成人的赏识。
  2.4 辩解类的告状。如“是XX讓我这样做的”,这类告状都是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试图推卸责任或者逃避惩罚。这时老师就要分清责任,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同时要让本以为告了别人的状自己就没事的孩子认识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
  2.5 检举类的告状。如:小杰抬起头,弯着小脑袋:“老师,天天把颜色涂到外面了。”这种行为不宜鼓励,更不能当着“告状”孩子的面批评另一个孩子。要防止幼儿因为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或怀有嫉妒心理而乱告状,这会使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并且老师要对这种告状行为及时纠正,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6 挑剔性的告状。如“老师,你说吃完点心只能有5个小朋友玩陀螺,现在有6个小朋友在玩陀螺了。”这时,不要马上去责罚“被告”,哪怕他的确不对,要让孩子知道,责罚他人与自己无关,让他学会专注于自己的事,而不去挑别人的错。日常生活中,幼儿因纠纷而产生各种告状行为,我们老师要认真听取孩子的告状,全面而细致地调查孩子们争吵控告的原因,弄清争吵的原委。因为如果对孩子的告状不予理睬,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会使孩子产生压抑感。但如果我们总是一味的袒护孩子,久而久之他们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告到老师那里,会逐渐形成遇事爱找茬,心胸狭窄等不良心态。所以教师在了解纠纷的原因后,要认真调解加以解决,对那些持强凌弱的幼儿加以批评,对被欺负者给以安慰和保护。
  3 如何减少告状行为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平时多注意训练幼儿的独立性,对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妥善地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从根本上来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对于幼儿之间纠纷的处理,老师可组织幼儿观察影视动画、听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丰富幼儿对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从而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同时还要教给幼儿一些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策略,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谦让,学会共同协商等。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园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可逐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了,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幼儿的独立性增强了,幼儿的违纪行为也就减少,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也就减少了。
  幼儿的告状看来事小,却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作为幼儿启蒙者的我们,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事实上,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孩子会得到改变的!
  参考文献
  1 孩子的五种常见告状动机
  2 周长秋.谈教师对幼儿“告状”的分析评判能力(一)
其他文献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思考与运用人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是情感教学最根本的内涵。下面我就情感教学的作用、情感教学的运用、情感教学的评价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期刊
我们在历史教研教学中,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散乱的历史史料贯穿起来,寓德育教育于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简称德育)。特别强调抓好教育和青少年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
期刊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进行德育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自身的优势,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那么,在职校体育教学中,该如何应
期刊
1 目标制定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四点:①使学生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能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算法,能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思想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审美意识。③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好数学的热情和信心。④体会网络给数学学习带来的新奇和便捷,培养合作精神和钻研精神,促进良好个性心
期刊
【摘 要】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理念必须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实效性 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理念必须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做了以下的探究:  1 让学
期刊
情感教育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无论是学生的厌学或是师师的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高质量,亦或是德育工作的不灵验都表露出眼下的新课改教育的不足之处。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的信息化都向我们显示了教育的世界趋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培训,我在实践中发现我所面对的学生既喜欢新的授课方式又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
期刊
网络环境只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最佳载体,但它并不能决定教学效果,只具备了教学的硬环境(充当手段作用),而教学中的软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组织)才是教学质量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有效使用网络开展教学,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教学目标,将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良好的效果。根据网络自身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教学模式适合网络教学。  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各种各样
期刊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慨,而是应该在这个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养、采摘。”那么怎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呢?回想自己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有感触。  1 把学生放在心里  首先,要真正了解学生,近几年,我经常在课余时间向老班主任学习,探讨带班经验方法。白天,看有关班级管理的书籍,比如《班
期刊
【摘 要】 铃鼓在体育课中,有效地帮助体育教师下达各种指令,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事物都有双面性,不正确的用鼓方法,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本文对体育课中常见的六种错误用鼓方法进行全面阐述,指出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使铃鼓成为体育老师体育课中真正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 鼓声 体育课 错误 现状 解决 教师 办法 指令    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动作表现一致,我们
期刊
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阅读能力将是孩子们日后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与家庭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那么,幼儿园与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应如何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1 家园共同树立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