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个人记忆——以大庆石油会战为例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nger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工业建设是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活动,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奠定了中国的传统工业化基础.大庆石油会战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标志性成就,其创造的巨大的经济价值,为我国渡过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困难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大庆石油会战锻炼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坚强的"工业主力军",形成了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新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他文献
中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中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其传承和发展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文旅融合发展,是当下实现少数民族乐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苗族民间乐器苗笛为例,结合少数民族乐器的特点和传承规律,分析其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对如何进一步保护、传承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乐器提出建议.
为治理粤北瑶族地区,自康熙朝至道光朝,清王朝“剿戮之以伸威,抚绥之以示教”,逐步制定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建构粤北瑶族国家认同的策略.文化上,立书院、兴儒学;军事上,肃营伍、并汛卡;政治上,重吏治、编寨落;民生上,善抚驭、恤难民.多种措施使粤北社会“民归业,瑶输诚”,实现了从“乱”到“治”的转变.粤北瑶族逐步接受国家的治理方略,初步实现了国家认同的目标,为民国时期粤北瑶族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伟大实践中,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性贡献,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伴随其发展的百年管党治党,也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并使其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跨越.在这三次历史性飞跃和三次历史性跨越中,积累了“八个必须”的管党治党经验: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坚持自身客观规律,必须坚持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坚持问题目标导向,必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必须坚持抓“关键少数”.
女性的解放和发展是现代女性的永恒主题.南茜·弗雷泽在《公共领域的跨国化》一书中,从她的再分配—承认—代表权的三维正义理论出发,批判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未能有效地将女性公共领域理论建构其中,解蔽了传统的“威斯特伐利亚”框架结构,重释了“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和“跨国公共领域”等概念,指出了全球化时代女性解放和发展的路径是女性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跨国公共领域,将女性从单一的女性发展空间发展至多元的、综合性的具有自由流动精神的跨国公共领域,提出应当强化女性的政治代表权,让女性在政治维度获得充分发展,进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归根到底,就是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走出一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集中体现为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确立了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密码”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制度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因而,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以及“苏联模式”,走出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随着新中国教育制度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教育.论文在分析历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文件的基础上,将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划分为初创期(1949-1977年)、恢复与初步发展期(1978-1998年)、全面发展期(1999-2011年)、深入发展期(2012年至今)四个时期.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演变特征是:第一,在教育目标上从强调“民族团结”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第二,在教育内容上从依附性教育到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第三,在教育途径上从民族团结知识教学拓展到民族团结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首先被传播的是唯物史观,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此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主要受日本学者影响,唯物史观被解读为“经济史观”.大革命失败后,基于对失败的深刻反思,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大革命时期作为主导思想的“经济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误读,这种误读使我们忽视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重要性,陷入了“机械论”的误区,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思想根源.在对失败的反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丰富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来源、组织理论团体、创新理论成果的方式
在中国的治理思想中,道家思想毫无疑问是居于核心地位的.道家不同于以神仙方术为核心的道教,而是以自然、宇宙、社会、万物有序、演化、无为为核心理念的一整套完整的华夏原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道家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是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根基和核心主干,儒、法、墨等诸子百家皆根源于道家,而中国化的佛教,也是佛道两家相互融合的结果.通观中国历史,凡是以道家为核心治理思想的时代,皆隐隐有一种人民安乐、百业兴盛、社会谐和的繁胜景象.要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传统治理体系的核心内核,就要理解道家的治理思想是如何在整个社会与治理体系中
明清时期南方民族土司的国家认同具有历史的典型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北唐崖土司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文章以方志、家谱和民间传说资料为基础,挖掘唐崖土司田氏夫人文本材料中体现土司国家认同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南剧《唐崖土司夫人》既是一个现代文本,也是一种遗产开发,其在继承传递历史文本的主要信息的同时,进一步表现了土司国家认同、族群认同以及现代人本精神追求等时代价值.文章进而对土司遗产保护开发作了探讨,提出要注重遗产历史语境,尊重遗产历史内涵;注重遗产开发的现实语境,发掘遗产时代价值;并对遗产开发中的活态
从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行为实践审视,大国形象的建构不仅要依靠实力说话,还要依靠结构性伦理规制内生的道德力量.伦理规制是建构国家形象的内在要求.站在新的时空方位,中国恪遵政治伦理、全球化伦理、国际社会伦理等伦理规制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树起了面向21世纪的具有和平、正义、文明、担当、自信、友好等大国特质的崭新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