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连通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2
  巴尔加斯·略萨是极具创造性的作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面对秘鲁社会的种种不堪现象,他用自己的笔揭露了秘鲁当权者腐败的灵魂,略萨曾被记者问起为什么会把他自己在军校的经历写进《城市与狗》的这部小说中,他说:“因为那是一种很痛苦的体验,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的童年的结束,意味着发现了暴力,还意味着发现了我的祖国不像我过去想象的那样,也就是说,发现了一个暴力的社会、一个充满仇恨的社会,里面有完全不同的社会、文化、种族阶层,他们经常在残酷的斗争中互相撕咬。”[1]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极具现实感的作家。
  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连通管》中,首先拿《包法利夫人》为我们引出“连通管”到底是什么。“发生在包在不同时间、空间和现实层面的两个甚至更多的故事情节,按照叙述者的决定统一在一个叙事整体中,目的是让这样的交叉或者混合限制着不同情节的发展,给每个情节不断补充意义、气氛、象征性等等从而会与分开叙述的方式大不相同。如果让这个连通管术运转起来,当然只[2]有简单的并列是不够的。关键的问题是在叙事文本中被叙述者融合或者拉拢在一起的两个情节之间要有‘交往’,有时,‘交往’可以是低水平的,可是如果没有‘交往’,那就谈不上连通管术,因为如上所述,这个叙述技巧建立的统一体使得如此构成情节一定比简单的各部分之和要丰富得多。”[3]威廉·福克纳在《野棕榈》中,在两个不相邻的章节里叙述了两个无关的故事:一个我们把它叫作苦鸳鸯的故事;另外一个是罪犯悔改的故事,罪犯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突然醒悟,他知道了有些力量是无可反驳的——因此这个罪犯最终经过心理的较量返回监狱,但是政府却以荒唐的罪行使他多了两年牢狱之灾。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潜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突如其来的洪水使囚犯遵守返回监狱的承诺,而他的返回也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自杀的性质。为爱情而死,和在洪水泛滥之时受良心的安排回到监狱,情感的因素驱使着两个故事,使它们之间相互补充。在胡里奥·科塔萨尔《跳房子》中则为我们呈现了连通管术的另一种有趣的方式。在《跳房子》中有两个地方:巴黎即“在那边”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即“在这边”,这两个地方本来是可以建立起现实的时间联系,但作者在刚开始为我们提供的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我们的“传统法”,即按照正常的顺序读完全书;另一种方法是“跳读法”,也就是按照每章结尾处所指出的编号读下去。我们选择第二种方法就可以读完正本书。而选择第一种方法,它中间所补充的是作者引用其他写作者的言论,这样作者的叙述和其他人的叙述就可以相互之间阐述,更加完善。略萨在最后分析《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偶像》时,认为胡里奥·科塔萨尔在其中运用的连通管术具有独创性。《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偶像》中的故事跨越了两个时空:其中一个时间即现在的欧洲——一个希腊岛屿和巴黎郊外一个雕塑车间;第二个时空则跨越到5000年前一个爱琴海古老文明,这个古老的文明包含传统武术、宗教、音乐、祭祀仪式等。处于现在时空中却热衷于古代文明的人,想根据一些有效的线索去发掘这些隐藏起来的古老文明,而一座雕像使他们找到了通往古老文明之路。
  略萨精炼的一封信,通过具体的例子,为青年读者详细的解读了什么是“连通管”术以及连通管运用在小说中所起到的效果。而略萨在分析其他作家的作品时也无形间透露出自己在作品中是怎样运用连通管术的,他自己的作品中也经常运用到“连通管”术。在略萨的《绿房子》中可以看到五个平行故事:首先是,有关绿房子中的鲍妮法西娅的。她本是一个自由的土著女孩,但后来被殖民者强行带到修道院。后来她被嬷嬷们无情的赶出了传教所,只因为她放走那些像她一样被强行抓来的土著小孩。之后机缘巧合她嫁给了警长利杜马,她们去到省城皮乌拉。在皮乌拉,利杜马因为斗殴,把人打死而入狱,鲍妮法西亚失去了利杜马的保护就被何塞费诺抢占,并且强迫她到“绿房子”去工作。第二个故事,伏屋的故事。伏屋是一个巴西籍的日本人,他曾被诬陷偷钱而入狱,之后他越狱,四处逃亡。之后,他与聂威斯的镇长同时也是大庄园主的胡里奥·列阿德基狼狈为奸,做走私活动。之后,伏屋去了热带雨林,在那里他为了掠夺一些土特产,他不惜毁坏平静的土著居民生活,使部落之间相互争斗。最后,伏屋在热带雨林地区患了麻风病,被隔离起来。第三个故事是外乡人安塞莫尔的一生和绿房子的兴衰。安塞莫尔来到皮乌拉之后,在那里建起了第一座绿房子。他和当地的盲女安东尼娅结合并且有了女儿琼加。但是当地的神父认为绿房子象征着恶魔的引诱,所以坚持毁掉绿房子。之后安塞莫尔的女儿琼加再次使绿房子兴盛起来,同时安塞莫尔也因年老体衰突发疾病死亡。一个受百姓喜爱的琴师的离去,使邻里深为难过,甚至连加西亚神甫也深为惋惜,去参加了他的葬礼。第四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土著首领胡姆的故事。作为土著印第安人琼丘族的村社的主要领导者,他为了明白英国人对他们的侵略,他找人学习了知识,同时他也很快明白了侵略者之间把戏,于是他开始走上反抗白人镇长胡里奥侵略之路,他组织自己的居民拿起武器和軍警及土匪进行搏斗,保护自己的家园不被破坏,他后来不幸被捕入狱。他在出狱之后,去上告,可是当官的之间相互勾结,没有人愿意维护土著人的权益。他为了报仇,无奈的伏屋一起做事,他本希望他拼命帮助伏屋做事,伏屋就可以使他洗刷冤屈,但最后他发现自己所做的是徒劳的,伏屋只在乎自己的生意,从没有关心过他的事情。他只有依靠自己,寻找机会上诉,但都是徒劳无功,后来胡姆的精神世界彻底崩塌,在一个小河边病死。第五个故事即四个二流子的故事。这四个人是利杜马、何塞费诺、何塞和“猴子”。他们四个人无所事事,经常聚众闹事,利杜马因为决斗杀人而入狱,利杜马入狱之后,何塞费诺诱骗了鲍妮法西娅,而且还让鲍妮法西娅与他同居,并且强迫鲍妮法西娅去绿房子中工作。利杜马在出狱之后,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就和何塞、“猴子”一起在绿房子的外面把何塞费诺打了一顿。我们在读这五个故事时凌乱复杂,甚至找不到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但略萨把这五个故事在同一个时间平行点同时讲述,因此它们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抽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篇章。但我们仔细分析,这五个故事之间并不是没有任何联系,略萨巧妙地利用鲍妮法西娅把五个故事连通在一起,并且通过“绿房子”把这些人物也串联在一起。这样的连通管使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透视秘鲁的社会现状。有一位秘鲁的当代文学评论家阿尔维托·桑切斯曾这样分析略萨的,他说“《绿房子》就像三条河流汇集成的一条汹涌澎湃的大川,略萨把三段故事尽可能的平行,并且,在时间观念的允许下,把整个情节拆开并行,最后又集中在一起。”《绿房子》中的三条河流即三条连通管,这三条连通管也就是聂威斯的故事、鲍妮法西亚的故事以及安塞尔莫的故事。   另外略萨在《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中也用了“连通管”的结构方式,潘达雷昂上尉作为一个军人可以说是尽职尽守,无论什么事情他都会认真完成,并且亲力亲为,尽可能使事情达到最好。有一次,他又接到了一个任务,而且是一个秘密任务——为秘鲁军队建一个为军人提供性服务的流动妓院。在接到这个任务后潘达雷昂上尉开始集中精力做这个工作,但他做这个工作完全处于隐蔽的状态,为了保证工作顺利地进行,他甚至连自己的没有告诉,只是带着一家人去依基托斯上任。上任之后,他非常认真地投入到工作中,在经过他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最后做出来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书。紧接着到了第二章,潘达雷昂上尉就开始向上级汇报这项工程的进度,在建造过程中所需的经费,以及需要什么场地,在工作时的情况等等。潘达雷昂上尉的认真细致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并且也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等到了第四章是部队在工作上为潘达雷昂上尉提供帮助。在第六章主要是潘达雷昂上尉所规定的一些事情,以及劳军女郎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遇到各种事情的记录。我们在倒过来看一下第三章,在这一章中是潘达雷昂上尉的妻子写给妹妹的信,她告诉妹妹上尉经常工作神秘。但是,潘达雷昂上尉的秘密工作还是被电视台的人察觉到,他们试图威胁勒索潘达雷昂上尉,却遭到潘达雷昂上尉的拒绝。
  略萨的作品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他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加西亚·马尔克斯,他不仅让中国的读者感受了不一样的气息,而且也为中国作家指明了一条新的写作道路,特别是他的写作技巧和精神对中国作家影响深刻。对于中国作家来说,略萨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实至名归,是在他们的意料之内。作家阎连科曾说:“拉美文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影响了中国文学,当时,马尔克斯、阿尔图里亚斯、巴尔加斯·略萨和博尔赫[4]斯是拉美最重要的作家,几乎每个中国作家都从他们的作品中获取营养。略萨对现实主义的关注超过马尔克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也让中国读者重新领略了拉美文学的影响力。”格非也曾称赞略萨:“略萨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严格地说,相对于乔伊斯、福克纳的‘意识流’或西蒙的‘画面叙事’,结构现实主义显得较为保守一些。他的后期作品在写法上更为保守,但视野却更加宽阔。他对政治和社会现实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深入思考,他的作品技法花哨,但并不影响作品的严肃性。”略萨也在评论《潘上尉与劳军女郎》时也说:“正是这部小说帮助我发现了文学中的幽默感,因为起初我本打算以严肃的口气叙述这个故事的。后来我意识到这是不可能,我还意识到,如果用严肃的口气这个故事会令人难以置信,谁也不会相信的。”[5]莫言的《生死疲劳》就运用了略萨“连通管”术的影响,西门闹在死后的经历了六次生死轮回,第一次投胎做驴,是以驴的口吻讲述他的经历。第二次是投胎做牛,他用牛的忠诚和执着来认识这个世界。第三次是以猪的姿态来看待那个年代人们的疯狂举动,猪的聪明和人的愚笨、狂热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后作为一只狗,而且是一只有权势自由自在的忠实的狗,他懂得报答主人的恩情,但却又无力改变这个世界。在之后,作为一只已经完全失去人的意识的猴子,他只能作为被人作为笑话看待,他和主人之间只有食物的联系。最后作為大头婴儿蓝千岁,过去的记忆完全泯灭,他听到的只是别人对他的述说。这六次轮回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但是这六个独立的故事都是以他的原身西门闹来联系。因此可以说略萨的小说写作技巧为当代中国小说家指明了一条新的写作道路,他在中国的影响仍在继续。
  注释:
  [1]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谎言中的真实[M].赵德明译.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2]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页.
  [3]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中国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说家》,赵德明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07页.
  [4]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页.
  [5]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谎言中的真实[M].赵德明译.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页.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影《霸王别姬》是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内地电影,导演陈凯歌也由此晋级国际级导演行列。韩国电影《王的男人》也在短短67天时间已有超过1200万人观看影片,相当于每四个韩国人里面就有一个人看了该片。历经八年,一个中国,一个韩国,同样是同性恋话题,其中又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不同。  关键词:《霸王别姬》;《王的男人》;同性恋;同和不同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传统电视访谈节目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空间被挤压的越来越小。《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的出现,是对传统电视访谈节目的一次成功创新。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电视访谈节目未来的革新方向。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革新  作者简介:蒙诗雨(1990-),女,汉族,四川南充人,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崔喆(1992-),女,汉族,山西临汾人,云南
摘 要:潘毅在《中国女工》文章中探究女工们自觉或者尚未自觉的阶级主体意识以及身份认同的时候,她从工厂女工的身体话语和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微小的反抗中发掘了一个即将要尖叫破茧而出的新的历史主体多重的身份以及挣扎的可能性。  关键词:打工妹;身份认同;阶级主体  作者简介:沈照祯,女,青岛大学2015级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作家作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本文以英俄语中的动物喻人词语为例,从比喻意义相同、缺省、冲突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动物喻词在两国语言文化中比喻意义的异同,挖掘形成比喻意义背后的深层原因,发现动物喻人词语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地理、气候、历史、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英俄对比;文化分析;动物喻人  作者简介:曹雪(1995-),女,汉族,山东省德州市人,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俄语笔译
圆满的旅程  采访那天下午,彭薇的摄影师朋友正好来了,拿出他刚剪好的短片。这是他为彭薇在台北历史博物馆的最新个展“圆满的旅程”拍摄的视频作品,半小时,记录艺术家的一天。镜头里彭薇被拍得很美,大段访谈也有意思。可她不太满意,一直在追问摄影师:那些买菜的镜头呢?做饭的呢?吃的呢?摄影师反复解释:“那些镜头不太好看。”“不需要好看,我就想要我平常生活的状态。”彭薇笑嘻嘻,但坚持。  8月7日展览在台北开
上中学的时候读到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长篇叙事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讲七个农民漫游俄罗斯寻找快乐。诗人表现的是对社会的忧戚,主题很宏大,让人肃然起敬。一直到今天印象都很深。  如今我在生活中听到的多是对个人快乐的追寻。不知为什么,感叹不已的常常是我们常人羡慕得不得了的成功人士:有权的感叹权是高危行业,有钱的感叹穷得只剩了钱,有闲的感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种感叹最顶级的莫过于美国总统。  美
作者简介:简子淇(1991.5-),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马克思韦伯曾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不知不觉中,诱惑时刻随之而来,想要的、不想要的东西会劈头盖脸砸向人类,就如同列车根本不知道前方是否有铁轨,但惯性的作
摘 要: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文学模式也兴起了,那就是城市文学。在写作模式上,城市文学主要以日常生活写作为主,表现城市社会里人们的生存状况,有的也展现了城市人精神面貌的“得与失”。同时,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它们的主导精神渐渐走向了对“肉欲”的描摹。本文主要对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和困境进行简单的论述和说明。  关键词:城市文学;困境;批判;发
摘 要:邝丽莎的代表作之一《上海女孩》以细腻动情的笔触讲述了一对上海摩登姐妹花在遭遇家庭变故从上海移民到美国华人街的传奇故事。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女主人公们遭受着来自父权制和西方霸权的压迫,就连移民到美国的路老头一家人也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和排挤,他们共同处于社会的边缘,在文化冲突中产生了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失与焦虑。本文拟结合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创伤体验理论对小说中的三代移民群体的身份重建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摘 要:通过对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的解读,了解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特殊的台湾乡土文学。战争是一个时代中最能改写人命运的因素,它改写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一代人,某一个巨大的人群的命运。台湾文学也区别于大陆其他省份的乡土文学作品,有其除地域特性之外,绝对特殊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有别于台湾本省作家的“外省人”作家,描绘出一个时代中特定人群的特殊生活以及心态。  关键词:台湾文学;乡土性;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