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茗/摄影 赏析/奚泾梅
光圈:f/10 感光度:ISO100° 快门速度:1/4秒 曝光程序:光圈优先
相机型号:Canon EOS 7D 镜头:Canon EF 100mm/f2.8L Macro USM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最繁盛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透过昆虫摄影家钟茗的镜头,我们得以有机会走进昆虫世界,近距离观察、了解昆虫,欣赏它们的美和奇妙,才发现,小小昆虫里蕴藏着大乾坤。它们为生存、为种族的延续而施展的一系列生存策略,充满了智慧与勇气。更感人之处还在于:通过镜头,摄影家注入了一份对自然界微小生物的关注。这像一种责任,更像一种呼唤——唤醒人们去关注这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微观世界。
人与虫邂逅
人们对于昆虫的兴趣大多停留在美感上,然而,美丽的翅膀和艳丽的色泽并不是为了人类的审美而存在,螳螂即如此。
螳螂是昆虫界有名的“杀手”,以快、准、狠的捕杀威慑“虫林”。看着它们高高仰起上身,锋利无比的前足蜷缩胸前,你千万别以为它在祈祷或是行注目礼,这是螳螂准备迎战的标准姿势。那高高耸立得像船帆一样的翅翼,是震慑猎物的标志,只有遇到强劲的对手,螳螂才会振翅搏翼。正所谓:“螳螂,遇食时,身乍长,翅振起,出蛇吐信之音,袭石燧光之疾。”在《搏翼》这幅作品中,螳螂像身披黄金甲的威武斗士,上演着既美丽又残酷的生存大戏,尽管它们的舞台只是一根枯枝或一片树叶。
《搏翼》拍摄于2010年9月5日的凌晨4点多,拍摄地点在四川西部邛崃山区的天台山。当天,钟茗和队员们在野外寻虫拍虫已经几小时,忽然,LED手电光扫射到草丛边一截树枝上时发现有物体在移动,小心翼翼地靠近一看,原来是两只类似树枝颜色的棕污斑螳。秋季是棕污斑螳的多发期,它们体色有暗褐,灰褐或浅绿色不等,以捕食松毛虫,柳毒蛾等昆虫为食。此刻的景象是难逢的,因为螳螂大多为“独行侠”。凭借多年野外拍摄的经验和敏锐,钟茗知道这是可遇不可求的“邂逅”。他迅速调整好机位、光圈,布好光源,与摄影队员们悄悄蹲在草丛里继续观察。
漫长的守候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和毅力,为了不打搅被摄体,队员在草丛里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腿从酸痛到麻木,“秋蚊子”不断地骚扰,暗夜里,他们几乎认为自己变成了雕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只螳螂彼此争斗振翅搏击的一瞬间,钟茗按下了快门,《搏翼》问世了!
光影和细节的完美捕捉
欣赏《搏翼》,不难发现作者对画面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光线、情绪、构图。无论是姿态的选择、主体的安排、影调的处理、情绪的描绘,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拍摄于夜晚,“夜拍昆虫”可谓是作者钟茗的首创,至此,他开启了一条昆虫摄影的新方法、新道路。用钟茗的话说:“相对于白天,夜间的拍摄在用光和创意上有了更主观、灵活的选择,在特殊的光影下,可以更多地赋予昆虫新的艺术生命力和奇幻的美。”他选用的是非闪灯的夜拍法,即用LED手电光源进行布光。LED手电光的特点是更容易掌握光的强弱以及方向性。
《搏翼》以逆光为主,着重突出了两只螳螂金碧辉煌的翅身以及通透机警的搏击态势;另一辅助光源侧逆光,又恰到好处地勾勒出螳螂从触须一直到尾端,以及翅翼上有规则的网状脉络的每一个细节。拍摄融合了微距摄影的众多手法,注重细节、质感、色彩、画面节奏感、趣味性等等,使观赏者在欣赏时为作品营造的梦幻光影、细腻质感、清晰细节所叹服,并产生惊艳的视觉共鸣。
构图上,两只螳螂均分整个画面,中置的处理更好地刻画出螳螂的威仪和好斗;黑色背景削弱了不必要的视觉干扰,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妙趣横生的主体跃然画面,达到了熠熠生辉的视觉效果。
虫性、人性的自然大道
摄影家拉尔夫·吉普生曾说:“我不理会照相机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方式。”观赏《搏翼》,你会感觉自己与螳螂是如此贴近,一种交流蔓延在主体与观者之间,形成一种互观、打量、探究的氛围。
鲜明的色彩对比、精致的光影,富有感染力的姿态,拉近了昆虫与人的心理距离,这张照片仿佛告诉人们,昆虫与人没有多大差别,都是这个星球上平等的一员。
钟茗感慨地说:“两只螳螂同时展翅,简直太默契了。很多时候人还不如虫呢。”就这样,钟茗用充满个性化的摄影语言完成了捕捉中的捕捉,把稍纵即逝的动态瞬间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影像,让我们领会了他看世界的方式。
万物静观皆自得。
每片树叶,有着属于它的纹理,有着它的过去;每只小鸟,有着自己的巢、自己的爱;每只昆虫,有的藏在叶下、有的藏在花里、有的躲在土中……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地盘,并且默契地分享这个世界。愈是贴近它们,愈是发现它们都那么有智慧,心生敬畏。世间万物周而复始,这是自然定律、人之定律、虫之定律。如此,才能抒写出生命的美丽与哀愁。
光圈:f/10 感光度:ISO100° 快门速度:1/4秒 曝光程序:光圈优先
相机型号:Canon EOS 7D 镜头:Canon EF 100mm/f2.8L Macro USM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最繁盛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透过昆虫摄影家钟茗的镜头,我们得以有机会走进昆虫世界,近距离观察、了解昆虫,欣赏它们的美和奇妙,才发现,小小昆虫里蕴藏着大乾坤。它们为生存、为种族的延续而施展的一系列生存策略,充满了智慧与勇气。更感人之处还在于:通过镜头,摄影家注入了一份对自然界微小生物的关注。这像一种责任,更像一种呼唤——唤醒人们去关注这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微观世界。
人与虫邂逅
人们对于昆虫的兴趣大多停留在美感上,然而,美丽的翅膀和艳丽的色泽并不是为了人类的审美而存在,螳螂即如此。
螳螂是昆虫界有名的“杀手”,以快、准、狠的捕杀威慑“虫林”。看着它们高高仰起上身,锋利无比的前足蜷缩胸前,你千万别以为它在祈祷或是行注目礼,这是螳螂准备迎战的标准姿势。那高高耸立得像船帆一样的翅翼,是震慑猎物的标志,只有遇到强劲的对手,螳螂才会振翅搏翼。正所谓:“螳螂,遇食时,身乍长,翅振起,出蛇吐信之音,袭石燧光之疾。”在《搏翼》这幅作品中,螳螂像身披黄金甲的威武斗士,上演着既美丽又残酷的生存大戏,尽管它们的舞台只是一根枯枝或一片树叶。
《搏翼》拍摄于2010年9月5日的凌晨4点多,拍摄地点在四川西部邛崃山区的天台山。当天,钟茗和队员们在野外寻虫拍虫已经几小时,忽然,LED手电光扫射到草丛边一截树枝上时发现有物体在移动,小心翼翼地靠近一看,原来是两只类似树枝颜色的棕污斑螳。秋季是棕污斑螳的多发期,它们体色有暗褐,灰褐或浅绿色不等,以捕食松毛虫,柳毒蛾等昆虫为食。此刻的景象是难逢的,因为螳螂大多为“独行侠”。凭借多年野外拍摄的经验和敏锐,钟茗知道这是可遇不可求的“邂逅”。他迅速调整好机位、光圈,布好光源,与摄影队员们悄悄蹲在草丛里继续观察。
漫长的守候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和毅力,为了不打搅被摄体,队员在草丛里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腿从酸痛到麻木,“秋蚊子”不断地骚扰,暗夜里,他们几乎认为自己变成了雕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只螳螂彼此争斗振翅搏击的一瞬间,钟茗按下了快门,《搏翼》问世了!
光影和细节的完美捕捉
欣赏《搏翼》,不难发现作者对画面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光线、情绪、构图。无论是姿态的选择、主体的安排、影调的处理、情绪的描绘,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拍摄于夜晚,“夜拍昆虫”可谓是作者钟茗的首创,至此,他开启了一条昆虫摄影的新方法、新道路。用钟茗的话说:“相对于白天,夜间的拍摄在用光和创意上有了更主观、灵活的选择,在特殊的光影下,可以更多地赋予昆虫新的艺术生命力和奇幻的美。”他选用的是非闪灯的夜拍法,即用LED手电光源进行布光。LED手电光的特点是更容易掌握光的强弱以及方向性。
《搏翼》以逆光为主,着重突出了两只螳螂金碧辉煌的翅身以及通透机警的搏击态势;另一辅助光源侧逆光,又恰到好处地勾勒出螳螂从触须一直到尾端,以及翅翼上有规则的网状脉络的每一个细节。拍摄融合了微距摄影的众多手法,注重细节、质感、色彩、画面节奏感、趣味性等等,使观赏者在欣赏时为作品营造的梦幻光影、细腻质感、清晰细节所叹服,并产生惊艳的视觉共鸣。
构图上,两只螳螂均分整个画面,中置的处理更好地刻画出螳螂的威仪和好斗;黑色背景削弱了不必要的视觉干扰,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妙趣横生的主体跃然画面,达到了熠熠生辉的视觉效果。
虫性、人性的自然大道
摄影家拉尔夫·吉普生曾说:“我不理会照相机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方式。”观赏《搏翼》,你会感觉自己与螳螂是如此贴近,一种交流蔓延在主体与观者之间,形成一种互观、打量、探究的氛围。
鲜明的色彩对比、精致的光影,富有感染力的姿态,拉近了昆虫与人的心理距离,这张照片仿佛告诉人们,昆虫与人没有多大差别,都是这个星球上平等的一员。
钟茗感慨地说:“两只螳螂同时展翅,简直太默契了。很多时候人还不如虫呢。”就这样,钟茗用充满个性化的摄影语言完成了捕捉中的捕捉,把稍纵即逝的动态瞬间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影像,让我们领会了他看世界的方式。
万物静观皆自得。
每片树叶,有着属于它的纹理,有着它的过去;每只小鸟,有着自己的巢、自己的爱;每只昆虫,有的藏在叶下、有的藏在花里、有的躲在土中……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地盘,并且默契地分享这个世界。愈是贴近它们,愈是发现它们都那么有智慧,心生敬畏。世间万物周而复始,这是自然定律、人之定律、虫之定律。如此,才能抒写出生命的美丽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