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锐钛矿相金属氧化物XO2(X= Ti,Sn,Zr,Ir)是具有传感特性的常见材料.光学气敏效应是指气体分子吸附在气敏传感材料上,与表面氧空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光学性质发生改变而检
【机 构】
: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光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锐钛矿相金属氧化物XO2(X= Ti,Sn,Zr,Ir)是具有传感特性的常见材料.光学气敏效应是指气体分子吸附在气敏传感材料上,与表面氧空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光学性质发生改变而检测出气体的成分和浓度,因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是反应传感性能的核心原因.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体系下广义梯度近似(GGA)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分析和计算了含氧空位的锐钛矿相XO2(X=Ti,Sn,Zr,Ir)表面特性.通过以NH3为目标分子,研究分子表面吸附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分析不相同的氧化物表面的几何结构、吸附能、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电荷布居、电荷转移、光学性质等.研究发现:目标分子稳定吸附在氧化物表面后改变材料光学性质.SnO2表面对分子的吸附能最大,IrO2表面与分子的吸附距离最小.NH3分子与表面间存在电荷转移,其转移电子数目大小为:IrO2>TiO2>ZrO2>SnO2,氧化物表面氧化性的大小为:IrO2氧空位>TiO2氧空位>ZrO2氧空位>SnO2氧空位;比较吸收谱和反射谱发生变化最为明显的是TiO2表面.结论,在可见光范围内,波长在400~530 nm时,SnO2表面光学气敏传感效应更好.而在530~760 nm范围TiO2表面光学气敏传感效应更好.
其他文献
研究了最小化总加权提前损失单机排序问题,其中提前损失是工件在工期之前完成的各部分的持续加工时间.首先,文章分析了总加权提前损失问题在中断情况下的复杂性,提出了中断排序算法,用算例进行了验证,接着通过设计拟多项式动态规划算法,说明该问题在非中断情况下是一般意义下NP难的,并进行了数据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近年来,移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在线社交网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用户可在社交网络中进行信息交互,但网络中具有强影响力的不可信用户往往会引导大众产生情感偏差和信息偏
由于受到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导致实际数据偏离模拟的趋势,使得灰色多变量MGM(1,m)模型预测效果不佳,而多维平稳序列自回归模型(AR(p))能够有效反应具体数据与整体趋势之间产生的偏差,从而可以掌握外界环境对目标数据发展趋势带来的影响.由此文章首先利用卡尔曼滤波对给定的小样本数据做平滑处理,消除数据观测时产生的噪声误差,然后根据MGM(1,m)模型对处理后的数据建模,将得到的模拟预测值作为样本数据的趋势项,并将残差作为样本数据的随机项,再通过多维AR(p)模型对随机项进行分析,最后将MGM(1,m)
季节性冻土区体育场馆类大空间建筑的地基强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而冻土温度是影响地基强度的重要因素.文章简单描述了冻土区体育场馆类建筑地基非稳态温度场的数学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p)和组态相互作用的QCISD/6-31G(d,p)研究了Al6Si+和Al6SiLi+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及其对H2分子的吸附,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H2分子在团
In this article,the nonlinear dynamic responses of sandwich functionally graded (FG) porous cylindrical shell embedded in elastic media are investigated.The she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聚合度为2-7的线型反式聚噻咯(1a-6a)与顺式聚噻咯(1b-6b)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计算.在获得基态稳定构型的基础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单个NO和CO小分子在非金属(B和N)与金属Ni原子共掺杂石墨烯(Bx-Ny-gra-Ni,x+y=0,1,2,3)表面的吸附特性,分析了吸附气体小分子的几何结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是个重要节点。我们已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为高成长性的创新型国家,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建设现代化强国光有技术能力是不够的,必须要繁荣科学。科学不繁荣,不可能成为一流国家。首先,繁荣科学要大力发展公众科学。所谓公众科学就是使科学公众化,通过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把科学精神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核心价值,成为优先原则和民族精神。
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引擎,在经济社会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彰显出智能经济的强大效应。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潜力使中国的经济年增速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有望提升27%[1]。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迅猛发展,2019年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位列全球第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