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我认同”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这是不同性质的力起作用的结果。“自我认同”的动力是推动“自我认同”趋向和谐一致的力;“自我认同”的阻力是阻碍自我在一致性进程中发展的力,“自我认同”压力是规制认同发展方向实现可能自我的力。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使得人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历史辩证画卷。
关键词:自我认同;动力;阻力;压力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一、自我认同的动力
自我认同的动力是推动人进行自我确认达成自我反思连续性,推动人对自身的认同与外界对人的认同趋向和谐一致的力。从人的认同机制来考察,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往模式的创新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1]25作为现实活动的人,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方式就是他们的活动方式;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他们的活动方式自然就是他们的交往方式,即交往模式。交往模式的创新是人对自己能动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它包含移风易俗、革新制度、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人在实践的物质活动中的关系等。这种创造、发展和选择活动极大地彰显了人作为高级类存在的自由性、自觉性。“我的对象只能是我本质力量的确证”[2]87。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控制和调节,对自己交往模式的创新和选择,从本质上讲“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占有。”[2]85人在根本上占有了自身,占有了自己的类本质后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自己的存在有价值,人的自我认同感自然就强。所以,人的交往模式的创新是人自我认同的根本动力。
(二)交往理念的发展
交往理念是人对自身所参与的交往活动的基本看法、观念和意向。交往理念影响着人在交往关系中的地位预设和关系实现,人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又影响着人的直接认同状态。因此,交往理念的发展是人在交往关系和活动中对自身确认、定位的发展。它使人对自身所活动于其中的世界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使人对处于社会交往活动和关系中的自我的身份与地位有更加清晰的审视。它赋予现实人的交往活动以独特性内涵和自主性原则。这使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目的指向的同时,又对自身的个体命运有了关照。交往理念的发展,从自我认同的个体化和自律化方面推动了人的自我认同发展。
(三)交往工具的进步
交往工具是主体之间实现社会交往的互动手段。交往工具的性质直接决定了交往主体之间互动符号的传递速度、频率、效果等一系列状况。交往工具的进步意味着交往主体之间在信息方面互动性强。交往工具的进步能加快社会流动,实现不同空间中的社会主体面对面地沟通或快速、准确、有效地交流。交往工具的进步,为人在多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快速转变提供了条件和说明,使自我在反思个体于不同场景内的行为得以连续性再现,能达成人在经历过不同时空内活动后对自我主体反思确认的一致性。
(四)交往范围的扩大
交往范围的扩展是主体以多种社会角色去多方位地与他人交流互动的交往过程。这一扩展使人超越了原有的活动范围和生活场景,打破了人在原有生活中的片面固定化,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生活,从狭隘的域性的人逐步走向世界历史性的人。萨特说:“只要人的生活经验在实践惰性中发展,所有人就是奴隶”[3]66。交往范围的扩展从本质上讲是人脱离孤立封闭状态,走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一实然的过程形成了现实存在的自我。
二、自我认同的阻力
“自我认同”的阻力是阻碍自我在一致性进程中发展的力。它阻碍了人们清楚认识自己,阻碍了人向身心一致、内外和谐状态努力的行为,给人带来迷茫、不确定和无意义感。
(一)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对人自我认同的制约
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积淀起来的结果。它以其确定性、有序性和不可变更性在人们的生活中维持,调整着人们看事物的角度和思考问题方式,使人在遇到问题时仅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出判断快速反应,大大节省了思维成本。但是也正是这种长期积淀并维持着的思维成果对人的自我认同起了阻碍作用。而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以其稳定甚至顽固的方式阻滞了人对自身价值的再次发现和存在意义的重新评审。人由此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准确位置并给以正确评价。
(二)交往沟通的技术性因素对人自我认同的阻碍
由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社会实践类型、生活方式知识背景和发展程度的不同,交往双方对相互传递的信息在传递方式的认可和解释方式的取向上天然地存有误差,这种误差在现实中绝对存在,在实现的过程中可能达到(或因双方妥协而达到)被双方忽略不计而实现顺利沟通,也可能使交往主体的然相反无法实现沟通。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以别人的理解方式表述一些事物,我们就不能和别人有相同的事实认识。如果我们不能在内容方面清楚表达出要理解的某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和别人形成共同的价值评判。我们不能处在要达成的有共同事实认可和价值评判的框架中被交往对象理解,我们对自身的评价和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就会不一致,我们自身的本体存在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便不能被他人认可。
(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人的自我认同的迟滞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时说:“工人变成了机器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易学会的操作”[1]258,“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受到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时每刻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本者本人的奴役。”[1]258制度的不合理意味着人在发展机会、规则和对社会发展成果分享方面的不平等。人情关系、排资论辈、特权门第等不合理的社会潜制度也都阻碍了社会成员激发自身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活动,使许多人不能通过展现自己的现实力量对自身的自由达到实现与认同。邓小平也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4]333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人的理想人格的实现和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使人在对自己从现实自我走向理想自我进行连续性反思解释时发生断裂,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
三、自我认同的压力
自我认同压力是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承受的内在逼迫力和外在逼迫力的总和。它是能改变个人、集团和社会群体的认同方向并使之符合特定的可能自我的力量。现实中认同活动主体总是通过对压力和困难的征服来确认自我的可能力量,因此,来自于各方面的巨大认同压力常使人得到历练和提升,从而有勇气奋起应付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并成就自我。就处于某一特殊境域中的人来说,在达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不仅要承受外部环境的压力(包括外部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压力),而且要承受来自自身内部的压力。人能否成功地变通和转化这些压力,应付这些挑战,则成为其能否达成可能自我甚至是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人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自我认同压力有一个承受度的制约。自我认同压力对任何一个人或群体来说都是一种实然存在并不可避免的逼迫力。但是,人对自我认同压力的承受却有一个适度性的问题。压力太大,人就会被压垮,感到自己能力低下志大才疏;压力太小,则不足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常常使得认同主体自我评估过高。当然,压力本身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对认同的压力进行变通和调整,使其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从而健康科学地促成自我认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Sartre,The Critique of Dialectical Reason,New Left Books,London,1976.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关键词:自我认同;动力;阻力;压力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一、自我认同的动力
自我认同的动力是推动人进行自我确认达成自我反思连续性,推动人对自身的认同与外界对人的认同趋向和谐一致的力。从人的认同机制来考察,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往模式的创新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1]25作为现实活动的人,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方式就是他们的活动方式;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他们的活动方式自然就是他们的交往方式,即交往模式。交往模式的创新是人对自己能动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它包含移风易俗、革新制度、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人在实践的物质活动中的关系等。这种创造、发展和选择活动极大地彰显了人作为高级类存在的自由性、自觉性。“我的对象只能是我本质力量的确证”[2]87。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控制和调节,对自己交往模式的创新和选择,从本质上讲“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占有。”[2]85人在根本上占有了自身,占有了自己的类本质后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自己的存在有价值,人的自我认同感自然就强。所以,人的交往模式的创新是人自我认同的根本动力。
(二)交往理念的发展
交往理念是人对自身所参与的交往活动的基本看法、观念和意向。交往理念影响着人在交往关系中的地位预设和关系实现,人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又影响着人的直接认同状态。因此,交往理念的发展是人在交往关系和活动中对自身确认、定位的发展。它使人对自身所活动于其中的世界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使人对处于社会交往活动和关系中的自我的身份与地位有更加清晰的审视。它赋予现实人的交往活动以独特性内涵和自主性原则。这使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目的指向的同时,又对自身的个体命运有了关照。交往理念的发展,从自我认同的个体化和自律化方面推动了人的自我认同发展。
(三)交往工具的进步
交往工具是主体之间实现社会交往的互动手段。交往工具的性质直接决定了交往主体之间互动符号的传递速度、频率、效果等一系列状况。交往工具的进步意味着交往主体之间在信息方面互动性强。交往工具的进步能加快社会流动,实现不同空间中的社会主体面对面地沟通或快速、准确、有效地交流。交往工具的进步,为人在多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快速转变提供了条件和说明,使自我在反思个体于不同场景内的行为得以连续性再现,能达成人在经历过不同时空内活动后对自我主体反思确认的一致性。
(四)交往范围的扩大
交往范围的扩展是主体以多种社会角色去多方位地与他人交流互动的交往过程。这一扩展使人超越了原有的活动范围和生活场景,打破了人在原有生活中的片面固定化,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生活,从狭隘的域性的人逐步走向世界历史性的人。萨特说:“只要人的生活经验在实践惰性中发展,所有人就是奴隶”[3]66。交往范围的扩展从本质上讲是人脱离孤立封闭状态,走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一实然的过程形成了现实存在的自我。
二、自我认同的阻力
“自我认同”的阻力是阻碍自我在一致性进程中发展的力。它阻碍了人们清楚认识自己,阻碍了人向身心一致、内外和谐状态努力的行为,给人带来迷茫、不确定和无意义感。
(一)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对人自我认同的制约
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积淀起来的结果。它以其确定性、有序性和不可变更性在人们的生活中维持,调整着人们看事物的角度和思考问题方式,使人在遇到问题时仅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出判断快速反应,大大节省了思维成本。但是也正是这种长期积淀并维持着的思维成果对人的自我认同起了阻碍作用。而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以其稳定甚至顽固的方式阻滞了人对自身价值的再次发现和存在意义的重新评审。人由此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准确位置并给以正确评价。
(二)交往沟通的技术性因素对人自我认同的阻碍
由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社会实践类型、生活方式知识背景和发展程度的不同,交往双方对相互传递的信息在传递方式的认可和解释方式的取向上天然地存有误差,这种误差在现实中绝对存在,在实现的过程中可能达到(或因双方妥协而达到)被双方忽略不计而实现顺利沟通,也可能使交往主体的然相反无法实现沟通。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以别人的理解方式表述一些事物,我们就不能和别人有相同的事实认识。如果我们不能在内容方面清楚表达出要理解的某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和别人形成共同的价值评判。我们不能处在要达成的有共同事实认可和价值评判的框架中被交往对象理解,我们对自身的评价和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就会不一致,我们自身的本体存在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便不能被他人认可。
(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人的自我认同的迟滞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时说:“工人变成了机器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易学会的操作”[1]258,“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受到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时每刻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本者本人的奴役。”[1]258制度的不合理意味着人在发展机会、规则和对社会发展成果分享方面的不平等。人情关系、排资论辈、特权门第等不合理的社会潜制度也都阻碍了社会成员激发自身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活动,使许多人不能通过展现自己的现实力量对自身的自由达到实现与认同。邓小平也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4]333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人的理想人格的实现和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使人在对自己从现实自我走向理想自我进行连续性反思解释时发生断裂,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
三、自我认同的压力
自我认同压力是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承受的内在逼迫力和外在逼迫力的总和。它是能改变个人、集团和社会群体的认同方向并使之符合特定的可能自我的力量。现实中认同活动主体总是通过对压力和困难的征服来确认自我的可能力量,因此,来自于各方面的巨大认同压力常使人得到历练和提升,从而有勇气奋起应付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并成就自我。就处于某一特殊境域中的人来说,在达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不仅要承受外部环境的压力(包括外部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压力),而且要承受来自自身内部的压力。人能否成功地变通和转化这些压力,应付这些挑战,则成为其能否达成可能自我甚至是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人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自我认同压力有一个承受度的制约。自我认同压力对任何一个人或群体来说都是一种实然存在并不可避免的逼迫力。但是,人对自我认同压力的承受却有一个适度性的问题。压力太大,人就会被压垮,感到自己能力低下志大才疏;压力太小,则不足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常常使得认同主体自我评估过高。当然,压力本身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对认同的压力进行变通和调整,使其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从而健康科学地促成自我认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Sartre,The Critique of Dialectical Reason,New Left Books,London,1976.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