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自主解决问题”应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通过建立民主、平等、新型的教学过程和模式,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成长。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多元化采取有效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民主的、能充分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努力,去探索。因此我在教学中,着力为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以学生活动为手段,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 如制造悬念、引发好奇、利用巧妙的导语、新奇的课堂教学形式,赋予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不把学习数学当作苦差事,才能对数学愿学、善学、会学、乐学,才能形成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因此,这是数学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培养、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会中会学。
  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解决实际問题的能力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具体的现实背景。只有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的源泉。如我在教学《正比例1》时,我让学生课后去寻找生活中的正比例,让学生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敢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学习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协作精神
  课堂教学中,交流、合作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和最佳效果。但是,传统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强调独立解决问题而忽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合作与交流正是学生为主体的体现。合作与交流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因此我在教学中,也经常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是圆锥的体积。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对本节课知识的获得加深了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评价,内化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评价,看看过程是否合理、简便,结果是否正确。在总结评价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有无其他方法,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教学《分数的混合运算》时,我除了让学生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外,一些题目我还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用更加简便的方法计算,这个时候同学们就会发现部分题目可以应用运算律来进行简便计算。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不打断学生的回答,为学生提供思考、想象、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中发挥和锻炼自己的才能,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在问题解决后进行总结评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因此,总结评价应成为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评价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离不开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尤为重要。以上提供了可操作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指导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实践,逐步提高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方法有的是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和归纳出来的,也有的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先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而后形成的,所以教学方法既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教学方法不断地发展、革新。高质量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本人就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
期刊
小学英语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学生从字母、单词、简单句开始学习。在我任教的班级,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了句型后,在句型的问答容易混淆,串答或答错。因此,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瓶颈,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巩固、熟知句型知识,我把英语的作业登记、家听和我设计的每天一练都集中在一个英语本上。每天我及时检查学生的英语作业登记、家听情况,并进行每天两小题的英语练习。以此让学生的学习通过每天的练习、巩固,化零为
期刊
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才能实现个人发展和集体进步的“双赢”。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愿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集
期刊
在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生命,也是当今课改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里让我们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要选取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优化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
期刊
一、在语境中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英语课本中很多章节都是人物之间的对话,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根据这些对话安排学生来进行分角色的表演,通过一些具体的表演,学生不但增强了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本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深入。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等方式学习语言,形成语感
期刊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生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是开放式的,应该让学生在交际中、活动中、情境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心、有成就感和快乐感。同时语文学习也应是学生的心灵活动,应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求真的过程。在流淌着个性化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带着个性化的体验,充满着审美的愉悦,定能多角度地诠释课堂的内容。作为
期刊
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改革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将贯穿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些个人的思考与实践。  一、顺应儿童心理,激发习作兴趣  据心理学家研究,人对刺激物的反映是具有选择的。当许多外界信息通过听觉和视觉同时涌入感觉中枢时,删除了不为人侗关心的多余的信息,
期刊
一、听课听什么  听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目标是否明确、课堂上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组织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显著、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容量是否适中、时量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适当 、训练是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课堂教学高潮是否形成等。  二、幼教教研员怎样卓有成效地听课  (一)有的放矢,充分准备  教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现就寄宿制学校辅导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借助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既是课前的准备性学习,也是课上学习的初级阶段。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尝试性学习活动,也是培养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环节。它不仅仅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而且在指导
期刊
通过开展古诗词小组学习观摩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活动,发现小组合作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是转变传统教学的一种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懂诗爱诗是前提  “爱诗最懂万种爱,大爱才有大诗歌”诗歌能把人心泡软,喜欢诗歌也是一种爱。作为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爱诗才能上好每节课。有了爱,我们才有深入专研教材的动力,才有设计课堂教学的激情,才能在课堂上展示诗歌的魅力,才能引领学生走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