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初步探讨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要实现此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35-001
  
  1、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内涵
  
  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2、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优势
  
  2.1现代信息技术能生动逼真地刨设生物模型和情景。
  2.2现代信息技术能优化学习环境,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①能体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学的互动性;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③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促进其信息能力的发展。
  2.3现代信息技术给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教师讲清抽象的知识。
  2.4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3、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基本策略
  
  3.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怎样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呢?
  3.1.1创设情境,引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处在一定的环境中,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活跃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创设学习的环境。
  3.1.2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分解、组合、类比、概括、联想和想象等。其中的联想方法是形象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到的事物引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信息技术能为联想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们的形象思维。
  3.1.3通过想象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形象思维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通过表象的改造。在已有表象基础上创造新的形象,它是最具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法。
  3.1.4通过整合,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生物学知识,既有空间结构和运动状况的描述,又有数量分析,逻辑推理,概念的界定等,因此在教学时,要详细安排好教学结构,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几个教学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不要将信息技术停留在应用的水平上,要与其它的教学要素“融”在一起。
  
  3.2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学习的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教师则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4、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4.1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会制作网页,并具有上网收集资料的能力。
  4.2教师教学要突出重点、难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要注意展示的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味地追求使用计算机,过度使用视频图像,或频繁地玩转媒体,都会成为教学的干扰。
  4.3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成效地进行。
  4.4教师要控制好学生的上网时间。网络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场所,如果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过大,就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现阶段生物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能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物科学知识,跟上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步伐;教学时间也不再受45分钟的限制,学生可在课后继续学习和练习;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由单一性、单调性走向多样化和趣味性。
其他文献
农民增收是城乡一体化的中心环节,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为进一步推进农民增收,分析了闵行区农民收入现状,探索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并提出了促进闵行区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结合自己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增强数学教学机制,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如何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教学模式; 情境; 利用率; 吸收率; 优化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以信息获取、信息过滤和信息处理为代表的信息素养将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如何在生物课的导课、图表教学、情景创设、实验教学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保持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保护农民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在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工作领导水平的迫切需要。现总结了航头镇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
摘 要:化学答题用语不规范、描述实验现象不准确,不仅反映学生化学学习的一个态度,更直接会造成学生高考时的非水平性失分。这种不规范的养成原因有多种,本文结合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卷从多个角度探究解决方法。  关键词:规范答题; 高考复习经验; 细节决定成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8-056-001    自2010年广东省高考改革后
摘 要:课堂教学中要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拓展训练。  关键词:拓展训练; 能力  中圖分类号:G623.5 文献表示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16-001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落脚点,知识的传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固然重要,但要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
摘 要:我国的传统教育,整体上脱离实际。从教材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应用意识比较淡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从各方面培养学生能力,加强数学应用的意识的培养。关键词:数学应用; 意识; 能力; 认识; 兴趣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
在稻麦轮作条件下,对2种不同秸秆腐熟剂产品进行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效果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句容地区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秸秆腐熟剂。结果表明,2个腐熟剂均具有加速秸秆
"日丰"西瓜是宁波市种子公司引进的中小型西瓜品种,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早熟品种,坐果较好,较易栽培,产量稳定;果形圆球至微长球形,果皮韧度相对较好
采用内容分析法,将第4~第9届全国体育大会中486篇武术入选论文进行文本分析,对20年间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方向的论文进行研究,按照学者、分布地域、主题、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