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会提问吗?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为什么要构建阅读教学“大问题”
  
  张西海先生在《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一文中写道:如果让一位语文老师去放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
  “这是什么草?注意,不要乱说,举手回答。”
  “你们以前吃过这种草吗?想不想吃?”
  “好,快速地闻一闻,告诉我它的气味。”
  “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决定将来怎么办?比如,更加热爱——(大自然),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
  结果,许多牛都饿死了。
  语文老师还在感叹:“真是对牛弹琴!”
  这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问零碎、杂乱,喜欢在情节上兜圈子。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印度洋上的生死恋》第二课时,教师以问促答,一堂课提了37个问题,学生被这些“问题”牵着到处“跑”,结果是文读不顺,理弄不明,小猴子下山,跑一路丢一路,最后是两手空空。
  课堂提问诸多不足可以归纳为: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深度,没有思考价值;问题设计没有新意,提问形式雷同;问题空泛,不得要领;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提问没有明确的目的,缺乏针对性,蜻蜓点水,流于形式……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整体入手,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找出能诱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关键点来设计统领全篇的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大问题设计应该是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课堂能始终围绕大问题展开阅读、对话、思辨、交流,才显得大气。大气的课应该有这样三个标准:情节不能多;环节不能细;问题不能小。如支玉恒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读了课文后,你心中是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心里有点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
  学生在支老师的引导下,围绕这个大问题,读滋味、品滋味、说滋味,课上得大气而实在。
  再如教学《小珊迪》,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師出示一道填空题:( )的小珊迪。这道填空题实质上是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小珊迪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学生的阅读、圈画、批注、对话、交流都围绕这个大问题展开。
  教学《赵州桥》,可提问:“人们称赵州桥是一座‘神桥’,它究竟‘神’在哪儿呢?”
  教学《白鹅》,可提问:“为什么作者说‘白鹅——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上述问题显得大气,能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走近文本,品赏文本中的语言,感悟文本中的人文情怀。
  
  二、如何构建阅读教学“大问题”
  
  1.要把握好“四路”。
  教师要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要准确把握文本语言特征,找准解读文本的关键词、句、段;要深入领会文本思想感情,洞察作者在什么样的写作背景下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要把握作者的思路、教材编者的思路、学生学习的思路、教学引导的思路,这是构建有效大问题的关键。
  2.要进行整体设计。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做到简约而丰满,教师必须从文本的整体入手,设计具有开放性、统领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披文入境,品语悟道。人们常说“提领而顿,百尾皆顺”,按照“提领”全文的问题进行教学,可以层层剥离,让全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动”起来、“活”起来,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之“精神内涵”,有效地“拎”出文本中的经典词句进行诵读、品赏、感悟,实现语言内化。
  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如果教师提问多了,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必定会减少。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须留出整块时间给学生。时间怎么留?当从减少提问开始,教师要尽可能地紧扣教学主目标设计“大问题”,让孩子们通过与文本充分对话,自主感悟,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3.要把握好三个“度”。
  一是问题设计的角度。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彩池》一文时,在黑板上出示“( )的五彩池”,要求同学们在读了课文之后,说说在括号内可以填写哪些词语,并选择自己认为最恰当的理由说一说。教者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人人有话可说,既具有统领全文,又具有思维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很实在,学生既要填好心中感悟最深的词,又要通过诵读文本,组织相关的内容,用足够的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问题设计的角度很新颖,选择的切入点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有了好的问题角度,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就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问题辐射的广度。如一位教师在教《赤壁之战》一文时,在学生自读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话说孙权在攻下了赤壁之后,大摆庆功宴,要重赏在战斗中立下功劳的各位将领。你认为在庆功簿上首先应该写上谁的名字?”这个大问题有广阔的思维空间,需要对全文有一个比较全面、明确和系统的了解和感受才能解答。
  三是问题内涵的深度。例如,教学《小珊迪》一文时,教师提问:“到底是谁害死了小珊迪,是‘我’和‘同事’?小利比?他们的父母亲?罪恶的马车?还是那黑暗的社会制度?”这样的问题引人深思,发人深省,非深读文本不能解答,非深入思考不能答。注意深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沭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云南省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全面开设(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课,笔者认为,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语文课程,应该而且能够有效渗透“三生教育”。    一、创设情境,促进感悟    创
期刊
在徐州举行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观摩课”期间,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异常精彩,特别是他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悄无声息地引领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别开生面的思维之旅。犹如一场春雨,浸润着大家的心灵。现摘录本节课中的两个教学情境,并就此展开思考,与大家分享!    情境一:“醉翁之意不在酒”——追求无痕的教学。    朱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从谈话开始。  师:有谁知道我的名字?  生:
期刊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颖、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把山林中的场景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本课,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怎样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比多少)”。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认识一些“比较”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
期刊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因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她小时候不得不串着几家书店,饿着肚子在书店里“窃读”。对今天的孩子而言,作者描述的场景,显然有些陌生;作者叙述的感受,显然有些不解。然而,对好书的渴求和喜爱,读好书的经历和感受,是学生与作者的相通之处,可凭借这一连接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
期刊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当然是“学语习文”。然而,语文课程是母语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教师应准确把握文本蕴涵的民主精神和时代主流价值观,以此去滋润、涵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名师在语文课堂中是如何进行情感熏陶的。    [案例一]丰碑晶
期刊
最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杨晓荣教学“小数除以小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课,感受颇深。原本枯燥单调的内容,一般化的教法,被代之以充满活力,焕然一新的探究性学习。现选取其中几个精彩的教学片段并作简单赏析,与大家一起分享。    片段一:在情境中激趣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了有关小数的计算,回想一下,小数乘小数,是怎样计算的?  生1:把小数乘小数当成整数乘整数计算,然后看因
期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年过四十,不是不惑,而是生命中的惑越来越多。在此,我抛给大家几十个困惑的问题,会不会有其中的一两个问题能引发您的思考呢?  当今之教育改革可谓又到了一个旁借西方教育思想与方法的鼎盛时期,那么,我们的课程改革是不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场洋务运动?我们在多大程
期刊
教学一篇课文如同写一篇文章,应当追求整体完美。好的课堂收尾同文章的结尾一样,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能照应开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感受和理解,获得释疑后的快感,又可以让学生汲取文本中思想和艺术的精华,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前不久,在学校“同课互补”教研活动中,笔者两次听《父亲、树林和鸟》(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社版三年级上册)一课,深感教法不同,效果迥异。    [片段一]  开课:  教师
期刊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源于质疑。我们小学教育要培养优秀的创造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质疑呢?我是这样做的:一是鼓励(敢问),二是引导(善问),三是创新(会问)。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