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联合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检测用于儿童感染病情的早期评判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临床常用检测指标,建立用于儿童感染病情的早期评判方法。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共18例,按性别(男女比为1.251.00)、年龄(1个月~6岁)进行匹配,依住院号顺序纳入同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与严重脓毒症患儿各27例,同期普通感染(非SIRS)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盲法收集入选病例的基本信息与检查检验资料,并根据入院24 h内收集的生理参数和检查结果的最差值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通过等级相关与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与患儿感染病情有显著关系的指标,采用κth近邻判别分析建立患儿感染病情评判模型,并将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

结果

不同感染程度患儿组间除血小板计数外,其余各项临床常用指标[PCIS、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其中PCIS、PCT、D-D及FDP与感染程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ρ依次为-0.837、0.680、0.679及0.648(P均<0.001),经多变量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得到PCIS、D-D及PCT与感染程度有显著关系(P均<0.05),将该3项指标联合用于儿童感染病情评判模型的建立(对变量数值进行Mahalanobis转换,k=2),其总误判率(0.091)低于单项或2项联合模型。利用PCIS/D-D/PCT联合判别模型,对2015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6例感染患儿进行病情评判,其与临床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加权Kappa系数为0.670,P<0.001)。

结论

PCIS、D-D及PCT 3项联合建立的判别模型,对儿童感染病情的早期评判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食管压是用充气的薄壁乳胶气囊导管从口或鼻插入测定,并用动态屏气实验验证位置的准确性。现总结机械通气患者食管测压生理及技术方面的知识,随呼吸改变的食管压替代胸膜腔内压,呼吸道压与食管压的差值能有效计算出跨肺压。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病变的不均一性,在机械通气时对于如何选择呼吸末正压(PEEP)一直缺少金标准,其中呼吸道压及潮气量均不能反映引起肺扩张的应力。近年有研究应用食管压替代胸
期刊
根据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综述氧代谢监测在休克诊治中的进展。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对监测结果的正确解读,并同时根据正确的解读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休克的实质为全身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和器官功能失调,血流动力学的本质是氧供和氧耗的失衡。休克液体复苏终点现越来越强调混合/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和血乳酸、乳酸清除率的监测。
期刊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最为流行,各种亚型之间交替出现。早期诊断对患儿的及时治疗、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其病原学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培养、反转录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抗体试验等。现就手足口病病原学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