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限制液晶微滴生物传感响应性能的微滴尺寸不均一的问题,设计了流动聚焦微流控芯片结构,系统研究了单分散液晶微滴光学探针的制备方法及传感响应特性.以向列型液晶为分散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混合液为连续相,通过控制流动聚焦时两相流速来调节影响液晶微滴生成的不同流动模式.测试并分析了两相流速、连续相粘度、孔口宽度等参数对液晶微滴尺寸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利用不同尺寸的液晶微滴为传感探针,检测并分析了肝肠疾病的潜在标志物脱氧胆酸.结果表明,当液晶微滴尺寸从38μm增加到77μm时,脱氧胆酸的检出限从(383±2
【机 构】
: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限制液晶微滴生物传感响应性能的微滴尺寸不均一的问题,设计了流动聚焦微流控芯片结构,系统研究了单分散液晶微滴光学探针的制备方法及传感响应特性.以向列型液晶为分散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混合液为连续相,通过控制流动聚焦时两相流速来调节影响液晶微滴生成的不同流动模式.测试并分析了两相流速、连续相粘度、孔口宽度等参数对液晶微滴尺寸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利用不同尺寸的液晶微滴为传感探针,检测并分析了肝肠疾病的潜在标志物脱氧胆酸.结果表明,当液晶微滴尺寸从38μm增加到77μm时,脱氧胆酸的检出限从(383±23.6)μmol/L降低到(140±14.1)μmol/L.
其他文献
以含一氧化氮(NO)识别基团邻二氨基苯基的联三吡啶衍生物4-(4-[2,2\':6\',2″]三联吡啶-4\'-基-苯氧基)-苯-1,2-二胺(TPBD)为配位体,β-二酮类化合物5-(1\',1″-二苯基-4\'-基)-1,1,1,2,2,3,3-七氟-4,6-己二酮(DHH)为共配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用于检测NO的 β-二酮类铕Ⅲ配合物荧光探针[Eu(DHH)3(TPBD)],采用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探针[Eu(DHH)3(TPBD)]本身仅发出微弱的光,与
随着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开发简便、灵敏和准确的新型水环境检测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团簇和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多孔配位聚合物,因其具有吸附可逆、催化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和结构多样等特性,可作为光/电化学传感材料,在水环境检测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基于MOFs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在检测水环境中阴离子、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比色传感器、荧光传感器、
芥子气(SM)具有亲电性,是典型的高反应活性烷基化毒剂,人体经其暴露后,体内会生成多种水解氧化代谢产物和蛋白质、核酸加合物等,其中,二乙烯砜(Divinyl Sulfone,DVS)是近期发现的一种重要氧化代谢产物,具有类芥子气的反应活性和更高的毒性.以DVS及其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二相代谢产物DVS-GSH分别染毒人血清白蛋白(HSA)与人源血浆,经蛋白酶K酶解和HLB小柱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高分辨质谱分析检测,鉴定出3种全新结构的
2020年4月30日清晨,隆隆怪声响彻英国格罗斯特郡上空.这怪声像号角也像咆哮,不少当地居民听到怪声后头痛不已,大脑眩晕.剧烈的响动甚至触发了许多车辆的报警器.rn虽然不能确定这种怪声的来源,但科学家提出了几种可能性.其一是地震.许多经历过地震的人都曾听到过持续十多秒、来自地底的沉闷巨响.如果附近发生地震,这些巨响到达高空后,很可能被云层反射回地面,让人觉得怪声从天而降.其二是陨石引发的音爆.许多陨石在距离地面很远的高空就燃烧殆尽,位于地面的人们无缘得见.不过,陨石高速运动产生的音爆却能抵达地面,可能造成
食源性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通常污染水果、蔬菜、肉类和海鲜,严重威胁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对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繁琐耗时,难以满足快检快诊的需求.现场即时检测(POCT)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现场快速检测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便携式和自动化等优点.POCT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方法,为低成本、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检测食源性病原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目前,POCT使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光学技术和生物传
实时监测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酶法微创测定存在稳定性低、体验感差等问题.本研究以银纳米线为模板,采用一步伽伐尼置换反应(Galvanic replacement reaction)制备高质量的银-金双金属纳米管(Ag-Au BMNTs),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无酶、无创测定.通过优化HAuCl4的含量,可调控Ag-Au BMNTs的形貌及组分.研究结果表明,Ag-Au BMNTs检测葡萄糖具有检测范围宽(1μmol/L~3.79 mmol/L,3.79~13.79 mmol/L)
构建了一种人体外血脑屏障微流控芯片用于评估金属和金属纳米粒子的透过性.结合“三明治”血脑屏障模型和集成浓度梯度生成单元芯片,实现了不同浓度下金属相关组份的透过评估.利用bEnd.3细胞构建血脑屏障模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中金属离子和金属纳米粒子的跨膜效应和屏障吸收定量检测.通过Comsol模拟软件对芯片浓度梯度生成单元混合效果进行理论模拟,采用罗丹明B溶液和含镉的实际样品评价了其实际混合效果,采用原子吸收光谱评估了其可靠性.屏障渗透性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荧光素钠的血
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使蛋白质具有更多样的功能.N-糖基化作为蛋白质主要的糖基化类型之一,与许多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研究糖蛋白N-糖链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质谱技术是糖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由于糖链结构复杂、丰度低及质谱离子化效率低等原因,基于质谱的N-糖组学研究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采用生物质谱对N-糖链进行分析时,N-糖链的分离富集必不可少.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质谱的N-糖链分析流程,重点综述了糖链分离富集方法,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各种技术在生物医学
华南早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对粤南地区古气候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对其内在联系的研究尚有不足.本文以粤南地区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小坪组、金鸡组、桥源组为研究对象,采集各组泥岩样品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主量元素和ICP-MS微量、稀土元素测试,并开展了沉积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综合分析.测试表明,小坪组凤岗段泥岩样品CIA(75.7~81.3)、Sr/Cu(0.83~21.3)、Rb/Sr(2.32~12.
建立了一种基于新型RNA底物脱嘌呤的蓖麻毒素(Ricin)体外活性检测方法,解决了传统Ricin体外脱嘌呤活性检测方法中底物易发生自水解而产生假阳性结果的问题.比较了Ricin脱嘌呤体外活性检测中普遍使用的单链DNA及相同序列RNA底物的活性差异,证实了RNA比DNA更适于作为Ricin脱嘌呤反应底物.对脱嘌呤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发现pH值、温度和RNA底物浓度是影响脱嘌呤反应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优化条件下,阴性对照样品中无腺嘌呤干扰.进一步对系列RNA底物进行系统筛选,总结了RNA茎-环结构组成与底物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