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淳:从“叛逆”中走出的新一代“银屏偶像”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18日,著名导演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北京青年》在天津完美收官。在这部新戏的拍摄过程中,人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曾在《大旗英雄传》中饰演侠义柔情的铁中棠;在《走西口》中饰演不屈不挠的晋商田青;在《宫锁珠帘》中饰演情感复杂的十七王爷……
  这一次他在《北京青年》中饰演了一个出身豪门的京城小混混——何北。
  他的名字叫杜淳。
  杜淳自2003年拍摄《汉武大帝》出道以来,《北京青年》已是他参演的第39部戏,作为一个“80后”年轻演员,有如此多的作品,足以说明他的表演水平非同一般。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当年杜淳要学戏剧表演时,胡玫、唐国强等很多著名导演、演员都断言他不适合干演员这行。然而,如今杜淳却以自己的实力颠覆了大腕们的看法。
  标榜“另类”
  杜淳1981年出生在河北的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杜志国是著名影视演员,在《雍正王朝》、《绝对控制》等很多电视剧中都有上乘表演。母亲杨丽是保定地区文工团的一名舞蹈演员。
  由于受母亲的影响,杜淳从小开始学舞蹈,在母亲的精心辅导下,每天劈腿、下腰,坚持练功。由于基本功扎实,10岁半的时候,杜淳考进了中央民族大学中专班,正式开始学习民族舞。从河北老家来到北京,杜淳感到什么都是新鲜的,虽然人小,学习却非常刻苦,练起功来更是一丝不苟。
  但两年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周围环境的感染,像很多青春期男孩一样,杜淳开始喜欢标榜自己的“另类”——留长发、戴耳环、穿前卫的时装……一到周末,他就会和一帮同学出现在学校周围逛荡,走起路来晃晃悠悠,没个正形,还时不时的打声口哨,发出几声尖叫,典型一个“叛逆”少年。一次杜志国利用到北京联系拍戏的间隙到学校看杜淳,正巧杜淳和一帮同学往校外走,见到儿子的穿着打扮、形态举止,杜志国非常吃惊,赶紧把杜淳叫到一边,表情严肃地对他说:“爸爸妈妈送你到这儿来是学舞蹈的,你怎么能这样,把心思都用在了这上面。你现在是学生,小小年纪应该用心学习、刻苦练功!”谁知杜淳看了父亲一眼,张口不屑地说:“大家都这样,又不是我自己,干嘛大惊小怪的!”一句话噎的杜志国脸上青筋直暴,结果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说服谁,最终不欢而散。见一时说服不了杜淳,考虑到他身边还有一帮同学,杜志国压住心头的火气离开了学校。第二天晚上,杜志国又来到学校,与杜淳进行了一次长谈。这次杜淳没有反驳父亲,说了声:“我知道了”。可后来杜志国发现,杜淳口头答应的挺好,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该咋样还咋样。于是,一段时间他放下许多自己的事情,频繁往杜淳的学校跑,每次来都苦口婆心地对杜淳进行规劝。杜志国耐心的规劝,像春雨润物一样,滋润着杜淳的心田,杜淳逐渐改变了自己,心思开始用在了练功上。
  
  不是干这个的料
  然而就在杜淳舞蹈技艺大有长进,即将毕业时,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放弃学习多年的舞蹈转而学戏剧表演,报考戏剧或电影院校。
  “为什么会放弃学习了多年的舞蹈转而学演戏?”,现在经常会有熟悉的朋友和记者向杜淳提出这个问题。杜淳说:“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说不太清楚。一开始是在学舞蹈的过程中逐渐喜欢上了表演,这也许是应验了那句老话——艺术都是相通的,而且我看到很多学舞蹈、学音乐的演员改演戏以后,都有不俗的表现,就想也试试,于是思考了一个晚上,就下决心报考戏剧、电影院校学表演。就这么简单。”杜淳就是这样一个喜欢直来直去的人。
  父亲杜志国对杜淳的决定很吃惊,因为当年拍摄《雍正王朝》时,杜志国曾带杜淳到剧组看拍戏。闲谈中说到杜淳以后的发展,有人说∶“搞舞蹈吃的是青春饭,这孩子形象好,以后可以往演艺圈发展!”唐国强听了却说∶“他性格太内向了,不适合当演员”。导演胡玫更干脆,杜淳离开后对杜志国直言∶“杜淳不适合干这行,你怎么能把儿子往火坑里推呢!”回想起这些名导、大腕们的话,杜志国心中实难平静。思考再三,他将杜淳叫到身边,委婉的说出了大家的意见,希望杜淳能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可不论父亲怎么劝,杜淳是铁了心要当演员。见他态度如此坚决,杜志国对他说∶“既然你决心已下,就努力吧!”
  但决心归决心,付诸行动后并不容易。杜淳弃舞从演的道路充满了波折。1998年,杜淳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但毕竟他打小学习舞蹈,而舞蹈的表演比戏剧表演夸张的多,最终他因为表演经验不足而落榜。这对一向“叛逆”的杜淳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杜淳原来担心自己文化课底子薄,过不了关,做梦也没想到学了6年多的舞蹈,登过无数次舞台的自己,竟然败在了表演上。那段时间杜淳非常郁闷,回到家见了父母也不愿说话,哪儿也不愿去。
  或许是他身上那股“叛逆”劲起了作用,10几天后,杜淳做出了第二年再考的决定,他不仅告诉父亲,自己要剃光了头,背水一战,还在自己的笔记本写下了“立志成功”几个大字,勉励自己。自从下了这个决心后,杜淳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安下心来一门心思准备功课。他在表演上下的功夫最大,从形体动作到人物内心的挖掘,一点一点的潜心学习,认真揣摩,并节省其他消费,买来大量的影碟,仔细观看名家的表演,时常自己关起门来边看边模仿,经常一看就是一天。凭着这股不气馁的劲头,第二年,杜淳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进了电影学院,杜淳一门心思用的学习上,就连周末都很少出去玩儿,有一段时间甚至连话都不太爱说,一直默默积累着自己的知识财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努力,毕业后不久,他就凭着扎实的表演功底和综合素质,接演了《汉武大帝》里的青年刘彻一角。58集的《汉武大帝》是继《雍正王朝》后的又一部历史大戏,令很多演员关注。当时刘彻这个角色的争夺非常激烈,有16个人参与竞争,一些很有名气的演员甚至说一分钱不要也要演这个角色,但谁也没料到,最终初出茅庐的杜淳坐上了青年汉武大帝的“宝座”。圈里人这才对他刮目相看,试镜时当年认为他不适合当演员的《汉武大帝》导演胡玫说:“真没想到你小子还真有出息!”。杜淳深知自己这个角色得来不易,因此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中,表演的非常成功,不仅陈宝国等艺术家对他的表演赞赏有加,很多影迷也在网上发帖子称赞他:“那个叫杜淳的演员演得真好!尤其登基以后的戏演得的确棒!”“杜淳演得很棒,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杜淳那么年轻,能预见他的前途无量!”各路媒体更是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从此全国观众认识了这张年轻英俊又富有活力的面孔。杜淳自己更是感触颇深:“可以说,2003年拍摄《汉武大帝》是我艺术上的起步”。   新一代“银屏偶像”
  如果说《汉武大帝》是杜淳艺术上的起步,那2007年他出演《51号兵站》中的“小老大”梁宏则奠定了他在影视圈的地位。
  电视剧《51号兵站》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的同名经典电影,杜淳在剧中扮演男一号“小老大”梁宏,不论形象,还是表演,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作为一部根据经典影片翻拍的新戏,能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能让很多老观众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小老大”形象与新的“小老大”重叠起来,完全接受;能以娴熟的演技让年轻观众拍手称赞,过目不忘,实属不易。杜淳说:“从没想过会出演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梁宏这个角色也与以往英雄形象有很大区别。他既是新四军,又是上海青帮的‘小老大’,两个都是他的真实身份,把握好这个人物的两面转换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看完剧本后,我觉得自己适合出演这个角色,因为生活中的我就比较好动,身上有股‘叛逆’之气,不那么正儿八经,这正好符合了‘小老大’梁宏‘既正又邪’的人物特点”。
  成功出演《51号兵站》中的“小老大”后,杜淳名声大振,找他拍戏的剧组越来越多,杜淳与父亲的合作也越来越多。由于年龄的关系,杜淳和杜志国合作时经常分演两代人或君臣、上下级,刚开始杜淳感到非常别扭,很不适应。父子俩最早的合作是在电视剧《公民良心》中,剧中两人扮演的是翁婿关系。第一次与父亲合作就扮演这种关系,杜淳压力很大,总觉得父亲在用犀利的目光盯着自己,要看自己到底怎么演,尤其父亲变成了“岳父”,杜淳对着杜志国那熟悉的面孔,却要叫着其他称呼,心里很不自在! 看着杜淳拘谨的表演,拍摄间隙杜志国一遍遍告诉儿子:“干了演员这一行,只要站在水银灯下,就要排除一切杂念,忘我的投入,否则将永远一事无成!”令杜淳最不自在的是拍摄《大河颂》,杜淳扮演康熙皇帝,杜志国扮演大臣,戏里父亲总要给儿子下跪,一拍摄这样场景的戏,杜淳就感到不舒服,有时候甚至表演都会变形,很难一两条通过。每到这时,杜志国为了让杜淳释怀,都要开导他:“拍戏就是这个样子嘛!千万不能把它和生活混到一起。”为了给杜淳减少压力,一向很少开玩笑的杜志国还总笑嘻嘻的对大家说:“拍完戏,回家我让他给我下跪。”看着父亲的良苦用心,杜淳每每打心眼里感动,表演上也越来越放的开了。
  每次和父亲在同一个剧组合作,不论戏中角色是什么关系,戏外杜淳对父亲都是尊敬有加。拍摄《大旗英雄传》时,杜淳和父亲再次相遇,这次剧中俩人演的是死对头,拍摄他们父子的戏时,只要一开机,俩人不是对骂就是对打。可戏外,大家总能看到他们父子相依的身影。父子俩在横店拍摄这部戏时正赶上父亲节,杜志国并不记得这个日子,父亲节那天拍戏之余,他约好友唐国强、聂远等人一起吃饭,正吃着,杜淳忙完自己的事情匆匆赶了过来,入座后聂远刚给他斟上酒,他就端着酒杯站起身,大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他已恭恭敬敬的朝杜志国开了腔:“祝爸爸父亲节快乐!”说完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杜淳这一句话说得杜志国热泪盈眶,在座的各位也都非常感动,因为杜志国和大家都知道,杜淳是那种很少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男人。
  杜淳的演技提高很快,角色塑造的越来越精彩,影视剧演一部火一部,迅速成为年轻演员中的佼佼者,由于他的舞台形象英俊阳刚,塑造的人物大多硬朗刚毅,因此他被观众称为“银屏帅哥”,并赢得了“新一代银屏偶像”的美誉。
  《北京青年》拍完后,很多人问杜淳,今后的演艺事业有何新打算,杜淳坦诚地说:“这些年来虽然饰演过许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但我还年轻,我要不断丰富自己,争取为观众塑造出更好的银屏人物形象!”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增多,人们对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建筑电气施工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高科技自动化的电气化设备可以使建筑物更加
一直以为西餐里的素菜也是比较荤的,因为即使是素菜也大多离不开洋葱、蒜,这样的菜还要煮和烤,那是荤得要死且没个吃的。  但最近实践的这道素菜,来自皮克斯一只名叫小米的老鼠,它做的菜改变了我对西餐素菜的看法。《料理鼠王》刚出品的时候就看过,其中最后感动美食评论家的那道菜蔬菜杂烩Ratatouille(法国菜)是最近才做的,唔~~~~,迷倒了我。基本食材:zucchini(小胡瓜), tomatoes(
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审计已经正式开启集  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新时代,内部审计在审计机关和本单位之间的角色定位呈现出责任与担当的时代新态势。通过审计职责优化和资源整合,审计署已经实现了国家审计职责新的全覆盖;通过修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在单位范围内实现了职责更高的战略定位,高质量内部审计以及内部审计人才培养、队伍建
期刊
水泥深层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湖南省岳常高速公路在软基处理中采用了本加固措施.本文通过水泥搅拌桩进行软基加固的实践和经验,来探讨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中
天空,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诱惑。可是,天高任鸟飞,飞行自古以来就和人类不沾边,但人类从来都心有不甘。无论是牵着线的风筝、爷爷削的竹蜻蜓,还是黑夜里放飞的孔明灯都是飞行梦的演变。然而“身无彩凤双飞翼”——不能用翅膀来对抗地球引力,始终是人类挥之不去的遗憾。  所有人都把莱特兄弟第一次驾飞机上天看成人类飞行的起点,殊不知,在1783年11月21日下午,法国的蒙戈菲尔兄弟就已经驾着热气球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
执行力就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就领导干部而言,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履行职责使命、实现既定目标、提升工作效率的实际运行能力,就是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
“在与世隔绝的深山环境里,12岁的子贵带着两个弟弟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们的父亲因吸毒感染艾滋病去世,母亲改嫁后音讯全无。哥哥每天砍柴、挑粪、做饭,家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口小铝锅以外没有任何家具,一家人一整天的伙食只有一个土豆。这样的情况在凉山州非常普遍。”在“2011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中华红丝带基金凉山州艾滋病防治项目关爱大使、央视主持人沙玛阿果声情并茂的向大家介绍着当地的
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和对边坡的防护是铁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铁路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对铁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接着论述了铁路工程边坡防
"昆明模式"是专家学者对把中国'99昆明世博会会址和资产整体保留进行企业化运作取得成功而给予的定义.其宗旨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其主题是人与自然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