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师导学观念的形成及其转变

来源 :继续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mm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育观念的个体性、稳定性、层次性特征及形成过程,对于解释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导学观念及其转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形成了我国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导师导学观念。导师导学观念的转变必须经历导师个人建构的过程,因为导师对于既有导学观念具有强烈的固守性,难以自行完成新型导学观念的内化和转变,所以必须借助于一种中介的力量促进其完成转化。大学是实现导师导学观念转变的有效环境,大学应通过强化导师岗位意识,严格导师遴选,改变导师评价方式,促使导师向教育者的身份回归。
其他文献
大学阶段是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更多的是思想认知的提升。受年龄、家庭教育、社会等多项外在因素影响,基于部分学生出现的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情绪控制能力不佳、交际困难等现象,改善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成为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分析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协同教育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讨相应的实施路径。
顺应教师教育改革潮流,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具有导教、共学、引研性质的新型成人学习共同体在我国各地逐渐涌现,对促进教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分析当前名师工作室运行面临外部支持困境、内部运行困境和考核评价困境。提出优化名师工作室运行效能的策略:在外部支持上突出教师“自我概念”、尊重教师主观需求;在内部运行中重视教师已有经验、注重问题导向并提升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考核评价上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以激发教师学习内动力。
教育立法是一项严肃复杂的规范性的决策活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高职教育实践取得了丰富发展,而美国高职教育的布局更早、更全面、更完善,相比之下,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与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相去甚远,在职能定位、体系建设、法制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差距较大。基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高职教育法制建设在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制体系、法制监督的差异,借鉴美国高职教育法制规范的经验做法,揭示我国高职教育法制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效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政治素养的主要渠道。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才,不仅提出了技术知识的要求,更强调的是人才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教育改革中,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建设人才需求。高校通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发展,全面推动高校培养人才的工作质量。在新时代高校教学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治理风险与管理问题有待解决。通过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探究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中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引导作用,通过提高思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界现阶段探讨的热点.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对2014—2020年国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研究发现:2014—2020年期间国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文化认同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领域还应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跨学科研究、培育路径研究以及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新时代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中,既要完成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升的教学任务,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因此在教育改革创新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占据着重要的指导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凝聚学生思想等,发挥学生的素质发展的能动性,向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马克思主义作为开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指导思想,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是培养学生强大思想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国情,更
随着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包干制”管理模式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高校是我国展开各种科研项目以及学术研究的重要组织,对于进一步推动“包干制”的落实能够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对于各大高校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正在逐年增加,高校需要肩负的科研项目责任以及能够获取到的科研经费也正在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承担科研项目研究和接受经费管理的重要单位,进一步推动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创新,以此来促进国家科研水平,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此,对“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模
高校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库能够聚集优质课程资源和实践活动内容,为学生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服务,然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库建设并不完善,资源库的重要性也没有受到充分重视,这与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规模扩大的需求不相符合。基于现实状况探究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高校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库建设思路及实现路径,为加快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库的建设进程建言献策。
以“体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践调研等方法,在新时代健康中国理念的引领下,从“体医养融合”的社区养老实践出发,阐释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面临的现实问题。研究认为,提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支持力度,培养社区养老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夯实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新时代“体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基于此,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进行阐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双师型”幼儿教师培养需转换发展模式,朝着内涵式发展道路前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关注“双师型”幼儿教师培养,关键是要深入研究现有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简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双师型”幼儿教师培养的现实意义,提出幼儿教师教育过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双师型”幼儿教师概念窄化、“双师型”幼儿教师培养方式实效性不足等问题。探究打造多元化幼儿教师培养体系、明确“双师型”幼儿教师的内涵、建立完善的“双师型”幼儿教师考核制度等策略,为提升“双师型”幼儿教师的培养效率提供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