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推崇。巧妙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够拨动学生心弦,与作者感同深受;能够诱发学生思考,领悟文章内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表达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设计课文中的问点,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着眼于文章的“补白点”提问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描写细腻、内容丰富、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但在某些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方面也留下空白,给学生提供了遐想、体味、补白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空白点”精心设计“补白式”的提问,就能够唤起学生无限遐想,激发学生思维,建立起师生、生生、文本与学生、学生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就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展开想象,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丰富对课文知识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因此,教师巧妙利用课文中的“补白点”发问,可以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余地,成为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焦点”。
  比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在学生学完全文之后,我紧接着发问:“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宫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然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说,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仍继续寻求漂亮衣服,把两个骗子聘为御用裁缝,表扬了两位大臣,并给他们加官晋级。还有的学生说,皇帝不爱慕虚荣了,改掉了酷爱穿新衣服的毛病,并惩治了两个狡猾的骗子,变得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意见了,并且原谅了两位大臣,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开始步入正规,全国人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变成了人间天堂。通过续编故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着眼于文章的“疑难点”提问
  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是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层层引导,才能使学生解除疑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时,如何让学生理解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重点。因此,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的句子,概括出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朴素。然后,我让学生读这些句子,明确托尔斯泰墓的“美”绝不在于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有形东西,而在于那些强烈地冲击人们心灵的、给人们心灵以巨大震撼力的无形的精神。托尔斯泰墓的美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托尔斯泰本人的一种人格的美——平民化的朴素,是托尔斯泰形象宏伟的美,是托尔斯泰的品格感人。这样教学就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课堂上的问点要立足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教师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着眼于文章的“趣味点”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提问的内容学生感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得到有效激发,就能够集中注意力,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趣味点“设置提问。
  例如,海明威《斗鲨》一文的结尾是老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大马林鱼的骨架回来了。教师可设计问题:你认为老人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学生就此展开激烈的争论,有的学生认为老人失败了,在和鲨鱼的搏斗中,鲨鱼把马林鱼身上的肉全吃光了,老人一无所获。而有的学生认为老人胜利了,因为老人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在搏斗的过程中老人的生命价值已经得到体现,他是一个胜利者,就像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还有学生认为老人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在讨论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内涵。
  四、着眼于文章的“对比点”提问
  我们在语文教材中经常能看到作者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表现文章的主旨。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勾勒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亲兄不认贫穷之弟的触目惊心的图景,艺术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一共有几次转变?每次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从这里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主题。
  五、着眼于文章的“矛盾点”提问
  矛盾的描写手法也是文学作品惯用的技巧,作者常常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的特点,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实际上是统一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描写,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的矛盾点设问,形成一种认知冲突,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如果问得巧妙,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业绩评价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今天许多公司纷纷采用不断更新的业绩评价系统?我们知道,企业要想在商业竞争中取
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它通过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反馈调整,为实施企业的控制目标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管理的平台.预算管理通过战略规划和经营分析确
在分析景洪水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定床模型试验提出的采砂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水面线和流场分析计算,研究景洪水道采砂后通航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砂方
利用恒定电位法,在碳纤维毡(CFF)表面聚合掺杂了对甲苯磺酸根(PTS-)离子的聚吡咯,制备了对甲苯磺酸钠(NaPTS)/聚吡咯(PPy)/碳纤维毡复合电极(NaPTS/PPy/CFF).通过改变掺杂剂对甲苯磺酸
由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山区河流大水位差港口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近日在重庆万州通过了交通部组织的验收。该项目研究成果中的斜坡大转距缆车防偏装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文献资料之间的交换也日益频繁起来.科技文献资料结构严密、格式规范、概念准确、逻辑性强,语言表达要力求确切、简练.在翻译时不但需要译者对原
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显示出在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与发达地区相比,南乐县的
近年来,南乐县农业科技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招商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优粮、重经、扩林、强牧"的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
依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NⅡA标整治建筑物中半圆体混合堤结构形式,对这种半圆体大型构件出运工艺与预制质量控制的技术关键进行分析总结,供同行参考。
河南省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位于东径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2003年全省总人口9667万人,总土地面积16.7万km2,全年平均气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