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城市其他用地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有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三大效益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绿地;绿地系统;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是指城市中所有的同林植物种植地块,广义的城市绿地包括园林绿地和农林生产绿地。此处所说的绿地包括城市中除建筑用地和交通用地以外的各种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水面、绿化、墓地、山林、学校、苗圃等多种形式。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的主体是承载各种公共绿地的公同。在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遵循让市民近享绿地的原则,因地制宜,结合城市风景骨架和城市文脉,利用城市的主要河道、丘陵、绿道等布置绿带,把各类公同绿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体。
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在人类沾沾自喜时,日益涌现的环境问题向人类敲响警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面临新的考验。尤其是近20年来,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把环境问题微缩到城市化加剧这个具体的表象上,城市化的过程导致城市景观破碎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急剧的改变,引起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发生变化,很多城市不能充分发挥人类居住、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功能。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主要体现游憩观赏价值,基于当前的时代,优秀的城市绿地系统除了游憩观赏价值应该兼具营造、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才能从整体而言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三大效益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生态效益引起了相关学者持续的关注度。
我国对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研究内容多限于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和抗污染树种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直到90年代期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的研究发展不大。直至大城市布局结构新理论的诞生以及景观生态学的蓬勃发展,城市同林绿地系统有了新的内涵,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也有了新的思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诠释城市绿地系统的话,它是指城市中类型各异、规模各异的公共同林绿地所组成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集中体现了其生态效益:减弱风力,降低风速;减少粉尘的污染;对城市气温的良性调节作用;对水分的良性调节作用;减少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的大部分水分又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返回大气,进一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改善空气质量;减弱噪声;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净化大气等。提高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即维持和改善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城市园林绿地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补偿作用,提高整个绿地系统物种的再生能力,发挥整体效益。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组成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景观格局可以理解为:景观(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等镶嵌体)的类型、数日、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人类活动使景观破碎加剧,景观格局优化理论应运而生。景观格局优化最大的日的是通过调整优化各种景观类型在空间上和数量上的分布格局,使其发挥最大景观生态效益,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同林绿地系统中的各种绿地,如公园、广场、水面、绿化、墓地、山林、学校、苗圃等均可以视做城市同林绿地景观中的大小不一的斑块,各种绿道则形成了该景观中的廊道。在景观层面上研究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一个思路是:依据景观生态异质性原理,借助相关软件对系统景观格局指数分别进行定量分析,优化景观格局,促进系统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正常循环和流动,从整体水平上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研究,已引起规划专家、管理者、公众的重视。以两个城市的同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四川省雅安市素有“成都后花园,熊猫天堂”的美誉,雅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强调城市对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注重城市开敞空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构建雅安市以周边群山森林为背景,以城市街区庭院绿化为基调,以青衣江、周公河、陇西河、濆江滨河绿地为主轴,以城市干道道路绿化为纽带,以苍坪山、水中坝为绿心,以大面积的城市公园为主体,以大量的街头绿地为补充的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基本骨架是“4横4竖”的生态廊道构建,形成整体连贯、自然开敞的生态廊道和城市绿地系统主体构架。云南省丽江市是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城区的绿地景观结构主要可以概括为:一线、一廊、三个系列空间。其中:一线是指:沿束河一中济海一清溪水库一黑龙潭一狮子山的人文景观绿线。一廊是指:环绕在主城区外部的田园风光走廊。环大研中心城区的田同生态走廊是古城周边田同风光带的一部分,环绕在丽江城区北、西、南三面,宽1.2公里-1.5公里。三个系列空间包括:
(1)一系列带状空间:主要包括滨河带绿地和道路绿化;
(2) -系列斑块空间:指城区内规模比较大的四个公园及清溪水库水源保护区。这些斑块空间一般面积相对较大,较为集中,在功能上可以起到集散、避难作用;
(3) -系列点状空间:沿道路、水系遍布城区的街头绿地、小游园、单位庭同绿化,共同形成星岁棋布的点状绿地。这两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充分结合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整体上能够兼顾三大效益,在长远的发展中生态效益将充分彰显。
从微观层面看,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受绿地的二维特征、三维特征、绿地系统的稳定性、绿地的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绿地的二维特征指的是绿地面积、绿地分布格局、绿地形状等。研究表明: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绿地的面积一般成正相关,生态效益随着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绿地的几何形状越复杂(如长廊式、鱼骨式、变形虫式,伸展的幅度越大,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也越广。)绿地的三维特征指的是绿地的空间布局形式、类型、结构和三维量值等。研究表明:楔状绿地布局方式可起到显著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一般来说,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规模较大,生态功能较显著。绿地结构越复杂,层次越丰富,则绿地的生态功能也越强。绿地三维体积反映了城市绿地的空间结构量值。植物群落结构越复杂,所占立体空间高度越大,则其单位面积绿量和绿化三维量越高,生态效益值也越高。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研究在国内还不算成熟,研究方法较单一,定性研究远远多于定量研究。以致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总是人云亦云,很少的定量研究成果使该领域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除了对绿色植物各种生态效益进行大量定量测定外,也对植物单体、群落、不同规模的绿地及绿地系统等的综合生态效益进行定性与半定量的研究。在以往有关纯林、混交林的小气候指标研究中,缺乏有关林地空间层次上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在研究层面上,较多的集中于几种植物的生态效益定量测量,忽视了绿地系统的群落结构层次上的研究和整个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层面上的研究,当然在这两个较高层次上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再则,城市绿地系统接近于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并且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突出,这些特性使同林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争议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深学科与学科间的交融性和渗透性,运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和不断进步的技术支撑体系来解决该遇到的问题。利用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关系,构建单位空间生态功能大的植物群落,充分发挥群落整体功能,是现代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研究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重点。另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绿色GDP核算将是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定量研究的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1]邵斌,李葱葱,何子张从空间设计到空间政策——南京市绿色空间保护的规划反思与探索卟江苏城市规划,2007(4): 18 - 22
[2]李翠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浅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70-73
[3]韩晓莉,宋功明,王军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方法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35,(2):127-131
[4]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l995:3—5
[5]李南南浅析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与能效[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3):13-15
[6]吴人韦支持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J]现代城市规划,2000,24 (2):81-83
[7]田国行,杨文峰等郑州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与优化配置研究[J]河南科学,2001,3(19):300- 303
[8]杨连双草坪的生态效益及其养护管理[J]内蒙古草业,2007(13):11-13
[9]查玉国,刘敏刘伟,朴永吉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生态效益途径的研究[J]园林工程,2007 (5): 33 - 35
[10]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中国园林,1998,14(5):57-60
【关键词】绿地;绿地系统;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是指城市中所有的同林植物种植地块,广义的城市绿地包括园林绿地和农林生产绿地。此处所说的绿地包括城市中除建筑用地和交通用地以外的各种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水面、绿化、墓地、山林、学校、苗圃等多种形式。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的主体是承载各种公共绿地的公同。在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遵循让市民近享绿地的原则,因地制宜,结合城市风景骨架和城市文脉,利用城市的主要河道、丘陵、绿道等布置绿带,把各类公同绿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体。
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在人类沾沾自喜时,日益涌现的环境问题向人类敲响警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面临新的考验。尤其是近20年来,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把环境问题微缩到城市化加剧这个具体的表象上,城市化的过程导致城市景观破碎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急剧的改变,引起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发生变化,很多城市不能充分发挥人类居住、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功能。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主要体现游憩观赏价值,基于当前的时代,优秀的城市绿地系统除了游憩观赏价值应该兼具营造、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才能从整体而言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三大效益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生态效益引起了相关学者持续的关注度。
我国对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研究内容多限于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和抗污染树种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直到90年代期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的研究发展不大。直至大城市布局结构新理论的诞生以及景观生态学的蓬勃发展,城市同林绿地系统有了新的内涵,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也有了新的思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诠释城市绿地系统的话,它是指城市中类型各异、规模各异的公共同林绿地所组成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集中体现了其生态效益:减弱风力,降低风速;减少粉尘的污染;对城市气温的良性调节作用;对水分的良性调节作用;减少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的大部分水分又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返回大气,进一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改善空气质量;减弱噪声;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净化大气等。提高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即维持和改善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城市园林绿地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补偿作用,提高整个绿地系统物种的再生能力,发挥整体效益。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组成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景观格局可以理解为:景观(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等镶嵌体)的类型、数日、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人类活动使景观破碎加剧,景观格局优化理论应运而生。景观格局优化最大的日的是通过调整优化各种景观类型在空间上和数量上的分布格局,使其发挥最大景观生态效益,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同林绿地系统中的各种绿地,如公园、广场、水面、绿化、墓地、山林、学校、苗圃等均可以视做城市同林绿地景观中的大小不一的斑块,各种绿道则形成了该景观中的廊道。在景观层面上研究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一个思路是:依据景观生态异质性原理,借助相关软件对系统景观格局指数分别进行定量分析,优化景观格局,促进系统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正常循环和流动,从整体水平上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研究,已引起规划专家、管理者、公众的重视。以两个城市的同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四川省雅安市素有“成都后花园,熊猫天堂”的美誉,雅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强调城市对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注重城市开敞空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构建雅安市以周边群山森林为背景,以城市街区庭院绿化为基调,以青衣江、周公河、陇西河、濆江滨河绿地为主轴,以城市干道道路绿化为纽带,以苍坪山、水中坝为绿心,以大面积的城市公园为主体,以大量的街头绿地为补充的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基本骨架是“4横4竖”的生态廊道构建,形成整体连贯、自然开敞的生态廊道和城市绿地系统主体构架。云南省丽江市是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城区的绿地景观结构主要可以概括为:一线、一廊、三个系列空间。其中:一线是指:沿束河一中济海一清溪水库一黑龙潭一狮子山的人文景观绿线。一廊是指:环绕在主城区外部的田园风光走廊。环大研中心城区的田同生态走廊是古城周边田同风光带的一部分,环绕在丽江城区北、西、南三面,宽1.2公里-1.5公里。三个系列空间包括:
(1)一系列带状空间:主要包括滨河带绿地和道路绿化;
(2) -系列斑块空间:指城区内规模比较大的四个公园及清溪水库水源保护区。这些斑块空间一般面积相对较大,较为集中,在功能上可以起到集散、避难作用;
(3) -系列点状空间:沿道路、水系遍布城区的街头绿地、小游园、单位庭同绿化,共同形成星岁棋布的点状绿地。这两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充分结合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整体上能够兼顾三大效益,在长远的发展中生态效益将充分彰显。
从微观层面看,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受绿地的二维特征、三维特征、绿地系统的稳定性、绿地的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绿地的二维特征指的是绿地面积、绿地分布格局、绿地形状等。研究表明: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绿地的面积一般成正相关,生态效益随着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绿地的几何形状越复杂(如长廊式、鱼骨式、变形虫式,伸展的幅度越大,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也越广。)绿地的三维特征指的是绿地的空间布局形式、类型、结构和三维量值等。研究表明:楔状绿地布局方式可起到显著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一般来说,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规模较大,生态功能较显著。绿地结构越复杂,层次越丰富,则绿地的生态功能也越强。绿地三维体积反映了城市绿地的空间结构量值。植物群落结构越复杂,所占立体空间高度越大,则其单位面积绿量和绿化三维量越高,生态效益值也越高。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研究在国内还不算成熟,研究方法较单一,定性研究远远多于定量研究。以致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总是人云亦云,很少的定量研究成果使该领域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除了对绿色植物各种生态效益进行大量定量测定外,也对植物单体、群落、不同规模的绿地及绿地系统等的综合生态效益进行定性与半定量的研究。在以往有关纯林、混交林的小气候指标研究中,缺乏有关林地空间层次上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在研究层面上,较多的集中于几种植物的生态效益定量测量,忽视了绿地系统的群落结构层次上的研究和整个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层面上的研究,当然在这两个较高层次上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再则,城市绿地系统接近于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并且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突出,这些特性使同林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争议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深学科与学科间的交融性和渗透性,运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和不断进步的技术支撑体系来解决该遇到的问题。利用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关系,构建单位空间生态功能大的植物群落,充分发挥群落整体功能,是现代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研究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重点。另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绿色GDP核算将是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定量研究的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1]邵斌,李葱葱,何子张从空间设计到空间政策——南京市绿色空间保护的规划反思与探索卟江苏城市规划,2007(4): 18 - 22
[2]李翠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浅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70-73
[3]韩晓莉,宋功明,王军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方法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35,(2):127-131
[4]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l995:3—5
[5]李南南浅析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与能效[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3):13-15
[6]吴人韦支持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J]现代城市规划,2000,24 (2):81-83
[7]田国行,杨文峰等郑州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与优化配置研究[J]河南科学,2001,3(19):300- 303
[8]杨连双草坪的生态效益及其养护管理[J]内蒙古草业,2007(13):11-13
[9]查玉国,刘敏刘伟,朴永吉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生态效益途径的研究[J]园林工程,2007 (5): 33 - 35
[10]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中国园林,1998,14(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