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学设计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_ee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雨点儿》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本篇童话内容浅显,具情节性,第5自然段给我们留下了探究和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审美体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本课,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出示画面:有花有草,但花草都干枯了;没存草,土地干涸。)
  导语:大家都知道今年我们家乡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很多地方花草枯萎了,干涸的土地裂开了大缝。如果你是这些枯黄的花草、这片干涸的土地,现在你最需要什么?
  (板书课题:雨点儿。同时用课件出示大雨点儿小雨儿点纷纷落下的动态画面。)
  师:多可爱的雨点儿啊!如果我们把课题中的“点”和“儿”连起来,读得快一些,就是在读“点”的时候把舌头卷起来,就更好听了,这叫儿化音。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画面,学生将有真切的体验,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重点指导读课题中的“点儿”,化解儿化音读音难点。)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雨点儿》。雨点儿有大有小,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从空中落下来的时候还说了些悄悄话,你想知道吗?(课件演示并配课文朗读录音。)
  请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和勾画:
  (1)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从课文中我出生字画上圈,再读一读、认一认,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并做简单的勾画,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培养读书好习惯。)
  2 文中识字,扫清障碍。
  (1)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请各小组长带大家认读这些生字;学生小组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3)做和“雨点儿”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写有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的“雨点儿”分发给学生)请拿到“雨点儿”的同学都认一认、读一读手上的“雨点儿”(生字)。然后向在座的小朋友作介绍,并给大家讲讲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朋友(生字)的。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识字,学生既有兴趣,又记得牢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书写练习,动静结合
  
  1 课件出示3个“我会写”的字。齐读,指名读。
  2 师:“方、半、巴”都是独体字。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必须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好每一笔画。“方”字的第三笔是弯钩。“半”字前两笔是个倒八,倒八的两点各在田字格竖中线的左右两侧;两横一短一长,短横靠近横中线;一竖沿着竖中线写下来。
  3 学生书空,描红,仿写,对比。再临写。(教师巡视。)
  4 认真观察,而后学写“巴”字。
  (设计意图:低段语文教学尤其不能忽视写字教学。在认识生字之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写字,识写结合,动静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再读课文,解词学文
  
  1 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词语。
  指名读第1自然段。
  (1)理解“数不清”。借助电脑动画,观察“数不清”;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数不清的。练习用“数不清的——”说话。
  (2)理解“飘落”。“飘落”是一种动态,看着“飘”字,你想到了什么?“飘落”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可演示一张纸片、一枚树叶和一根鹅毛飘落下来和一支粉笔、一本书落下来的不同样子,让学生直观理解“飘落”。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从哪里飘落下来,练习用“
  飘落下来”说话。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生字,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尤其针对“数不清”“飘落”这样的词语,适宜用课件和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理解。)
  2 学习第2~4自然段,学会对话。
  (1)数不清的雨点儿要到什么地方去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大雨点、小雨点的对话——第2、3自然段。)
  (2)再读读他们的对话,边读边想: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喜欢小雨点儿的学生自由说说喜欢的理由。教师再指名读,读出高兴、自豪的感觉,再齐读。
  喜欢大雨点儿的学生自由说说喜欢的理由。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看看吧!(出示图片:光秃秃的山岭、荒芜的沙漠、干涸的土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这么荒凉,大雨点却选择了落到这里,多么有爱心,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大雨点儿啊!指导学生读出自豪、自信的感情。
  (3)为什么大雨点跟小雨点去的地方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说出干旱的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从中感受关心、友爱的情感。)
  (4)分角色朗读。
  3 学习第5自然段,体验感悟。
  (1)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让学生用心体会。
  (2)学生说感受。(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课件展示)情景1:有花有草的地方雨过天晴,满眼是红艳艳的花,绿油油的草,水珠在花瓣和叶片上滚动,蜻蜒、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情景2:在雨水的滋润下,庄稼地里种子发芽、长叶;田野里冒出了嫩绿的草芽、开出了各色野花;曾经干涸的小河又流水哗哗;人们欢天喜地,在雨中欢唱。
  师:让这一切变得这么美,都是谁的功劳?假如你就是那些曾经枯萎的小花小草、干涸的土地和焦急的人们,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本段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雨与植物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此环节教学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先让学生想象雨后草长花开的景象,再让学生看动画体会雨点儿给花草、大地带来的变化,进一步理解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五、深情朗读,用心体会
  
  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小组成员听,再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不刻意追求抑扬顿挫的朗读效果,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选择朗读方式,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于朗读之中。)
  
  六、课后实践,升华认识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美丽的童话一《雨点儿》,它让我们体会到了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师请每个小朋友回家以后都为小花、小草浇浇水,过段时间看看小花、小草会发生什么变化。再把看到的告诉同学和老师。
  
  作者单位
  个旧市绿春小学
其他文献
学生安全,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关联着无数家庭的安宁与幸福。坐落在楚雄文庙的鹿城小学,有近3 000名学生,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当地乡村子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周边小区城镇居民孩子。相对城市中心区的孩子来说,鹿城小学的孩子普遍法制意识差,自护能力低。对此,鹿城小学利用安全教育课对小学生应当重点掌握的法律知识、自护知识进行学习宣传,全力推动师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学校实行班主任兼任安全自护教育辅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但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紧张,缺乏锻炼,性格内向等种种原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所困扰,自己又无法解决,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
孩子一天天长大,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当父母将自己心爱的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时,孩子便开始了漫漫的求学之路。伴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短暂轻松,家长们同时陷入了对自己孩
我的孩子已3岁多了,为了丰富孩子的语言,我经常与他交谈。您不妨这样试试: 一、多用比喻。一次,孩子拿着彩笔在纸上乱涂乱画,我顺手拿起一支彩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问他“你
辽宁省经由省政府同意,省物价局、省邮电管理局联合下发了辽邮发(1988)307号文件,规定从1988年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征收邮电业务附加费。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prov
印象:步入中年的涂松沉稳、谦和。他没有锋芒毕露的陡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和从容。在涂松的眼中,新疆是他生命一开始便看到的美丽。1968年刚出生不久的他随
临汾地区邮电业近10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八五”期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项目最多、发展速度最快、量收增幅最高,各项工作最富有成效的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学生在认读小数这一环节总是存在反复出错的现象。从名师演绎到青年教师赛课,关于小数难读、教师难教的“两难”尴尬引发了我无限的
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然而,农民工子女的家庭却因为流动性大,家长教育能力薄弱等原因成为其
当小儿子呱呱坠地时,我脑子里就产生了一个念头:希望他将来当一名作家。 作为家长,我不“望子成龙”,那纯粹是假话——至少我不属于那一类。我自幼酷爱文学,并立志当一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