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需要学生的生活体验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再现生活实际。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语文、运用语文,把生活经验理论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亲近语文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资源。人际间的言语交谈、思想交流、书信交往,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还有形形色色的标语、广告、题联、题诗以及小品、相声磁带、VCD等,无不与语文息息相关。尤以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更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天然的情景。
  如果说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天然的布景,那么,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是沟通课堂内外的纽带。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后,我就设计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课后实践练习,组织学生以所在的财源镇为阵地,利用星期天开展环保考察活动。看一看周围有哪些污染源,污染程度怎样,还有哪些人为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想一想,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或改善环境,并要求学生联手写出考察报告。通过考察,学生们发现石墨矿的污染非常严重,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亮闪闪的石墨屑,使周围居民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概率增多;石墨矿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水源,使附近种植的植物变得矮小、枯萎、甚至死亡,造成鱼减产,水稻减收,甚至居民的饮水都受到影响;石墨矿的运输车辆还把修建不久的水泥路压得四分五裂、高低不平,还发现有占用耕地建砖厂或毁田挖沙等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通过调查走访,学生纷纷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与措施:开展“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废旧物品重新再利用;自办小报,将收集到的文字资料、图片做成展板,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进行“爱我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义务宣传;建议开发冰川、淡化海水,利用纳米技术处理污水、废气……给环保部门写建议信:严肃立法,保护水资源;以童话的形式再现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如《一条小鱼的遭遇》、《湖水的自述》、《我是一棵草》……
  正是在这种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不仅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责任感,而且通过自身的实践参与,体验到语文就在身边,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语文。
  2 课堂教学渗透生活
  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语文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渗透生活状态的语文,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 角色体验再现生活
  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认识。教师要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充当生活的角色,将语文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
  3.1 尝试当“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不妨将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新鲜有趣,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也更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我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设计当“小画家”:学生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将语文还原为画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例如,教学《山居秋暝》一诗中,在学生诵读诗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提供的景物作画并绘制诗画一体的书签。学生通过画画,不仅在头脑中出现了作者所见的美景,而且在感悟语言的同时获得了再创造的条件,使自己的个性在绘画中得到张扬。
  3.3 开展竞赛或游戏:通过竞赛或游戏,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擂台赛。如教《变色龙》一课,根据课文情节制有七张幻灯片,要求学生叙述画面的内容。男生与女生实行擂台赛。
  接力赛。教语法中的词、短语、句子等知识都可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还可采用接力形式让学生背诵古诗等。
  3.4 课堂表演: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编演课本剧。演《宋定伯捉鬼》时,学生主动一致地把教室的灯全熄了,制造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在这种情境下,由一胖学生扮演的“宋定伯”和一瘦学生扮演的“鬼”出场了。当轮到“鬼”背“宋定伯”时,他吃力而哆嗦地说道:“卿太重,将非鬼也。”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学生在《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课本剧中的表演,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给师生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片段表演。语文课文中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片段,也可让学生积极表演,激发兴趣。如《傻二哥》中傻二哥吆喝前的准备动作及吆喝的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等片段,都可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加深体会。
  总之,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学生会时时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学语文、用语文,体会语文的作用和价值,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后,教师应逐步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总结知识,加快语言学习的速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 写作在教学中的地位  写作在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资料说明,我国不少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以多方面的教育功效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喜爱并在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我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并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探索与思考。  1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1 规范操作。①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时,其他成员要对
期刊
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研究也正在悄然兴起。  1 充分利用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数学背景知
期刊
【摘 要】 转化思维是被广泛使用着的一种用来研究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数学都离不开转化,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都是转化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具体例子介绍转化思想的几种基本类型在数学解题中的体现与应用。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转化原则 转化方
期刊
1 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数学高考题的容量是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大小22个题,时间很紧张,再加上紧张的考场气氛,使很多学生还未进考场,大脑已经一片空白。考生要明白常规题型依然是试卷的主流,考查的几乎都是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试卷,不难发现:数学的主干知识是支撑了数学试卷的顶梁柱;数学试卷的分值设置基本是固定的;数学题型也是比较稳定的,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活动,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美国教学法专家柯儿文认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所发问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察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悉提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良好的课堂提问技能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
期刊
学校工作应以教学工作为主,教学工作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目前改革的大潮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夺取大面积丰收,是摆在我们每个外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新世纪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将教育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为更好地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摒弃“满堂灌”的教学现状,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我们还应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
期刊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质疑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现行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有了“质疑”的开端,从释疑入手,从无疑到有疑,再从解释到创新。物理学史的每一个阶段的进展几乎也是从质疑开始的。  1 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质疑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教给学生进行质疑的基本方法,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质
期刊
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引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展示他们独特的人格特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生本互动——有形探索,作为为主流  生本互动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理解是能
期刊
1 语言分析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1.1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