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教学法探读《阿Q正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d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公布和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和深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形式被逐渐摒弃,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冲破旧的语文教学模式并非易事,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运用“问题教学法”无疑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问题教学法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探究来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问题教学法就是由教师有意设疑或由学生主动质疑,在讨论、交流、合作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知。
  下面就是笔者运用“问题教学法”与学生一起探读《阿Q正传》第七章《革命》的教学实录。
  
  (一)导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用在鲁迅先生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一生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从未停止过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从未停止过对国民精神状态的关注。谈到鲁迅的小说,我们眼前自然的会浮现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穿着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孔乙己;麻木、迟钝的老年闰土;被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所吞噬而在祝福声中悲惨死去的祥林嫂;把烈士的鲜血当作治病良药的贫苦群众华老栓。他们都是不幸的人。毫无疑问,阿Q也是个不幸的人。鲁迅先生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那么,当辛亥革命波及到未庄以后,阿Q的不幸遭遇有没有变化呢?在他身上有哪些病苦呢?今天我们来共同讨论第七章《革命》。
  
  (二)探究课文
  思考1:绍兴城发生革命的消息如何传到未庄的?
  (明确:大乌蓬船。)
  思考2:大乌蓬船的船主是谁?
  (明确:举人老爷。)
  思考3:举人老爷的乌蓬船来未庄干什么?什么时间来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寄存箱子,跟赵家排了个“转折亲”。夜里偷偷来的。说明他害怕革命,形象地揭示出封建势力诚惶诚恐的虚弱本质。)
  思考4: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识,现在却排了个“转折亲”,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确:对革命的恐惧心理,使他们相互勾结起来。)
  思考5:未庄人是如何认识革命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未庄人把革命说成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反映了群众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非常模糊,以为是为明王朝复仇,也反映了辛亥革命未把革命道理传播到广大农村,严重脱离群众的事实。)
  思考6:据此来理解小说开头详细介绍日期的作用。
  (明确:1911年11月4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0号)已25天,当时离未庄最近的绍兴也宣布光复,但未庄依然是静悄悄的,用宣统年历更衬托出这里的死气沉沉,闭塞落后。把生活小事和政治大事相提并论,显得滑稽可笑,可见未庄的普通百姓并不关心绍兴光复。)
  过渡语:消息传来,在未庄如死水中丢进了一颗石子,也引起了一点波澜。未庄人“大不安”了,人心动摇,谣言旺盛。
  思考7:消息传来,哪些人变化最大?
  (明确:阿Q和赵太爷们变化最大。)
  思考8:阿Q对革命如何认识?
  (明确:深恶而痛绝——神往——投降)
  思考9:阿Q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明确:深恶而痛绝之:因为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任何社会的统治思想都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语);辛亥革命的倡导者没有唤醒农民,使他们对革命产生模糊认识,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
  神往、投降:但是当革命风暴来到未庄,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会害怕,生平第一次看到使他受尽欺压和侮辱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神色,感到从未有过的痛快,他本能的感到革命对他有利,于是对革命神往投降。
  可见阿Q神往投降革命,只是处于改变现实地位的潜意识的需要,对革命的认识肤浅而狭隘。
  教者讲析:阿Q决定投降革命之后,得意忘形,“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的人都是他的俘虏”,对不革命的人不屑一顾,放开喉咙,神经质似的大叫“造反了,造反了”。看到未庄人惊惧的可怜的目光,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下了雪水”。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昂着头唱戏,喊出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的“革命”口号。这些心理、行动和语言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思考10:阿Q向往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1)杀仇人(2)抢东西(3)找女人)
  思考11:如何正确看待阿Q的这些革命目的?
  (明确:(1)杀仇人:一切与他不对的人都是革命对象,不但赵太爷该杀,而且连小D也是第一个该死的,因为第五章中讲到小D“谋了他的饭碗”,抢了他的帮工生活。“王胡也不要了”,仅仅因为王胡抓的虱子比他大。可见,这里表现了他对地主阶级的仇恨,但敌我不分。(2)抢东西:要什么就是什么,再多拿一点东西。反映了他改变长期屈辱地位的愿望,反映了处于贫困地位的农民的许多合理的要求,但对革命的理解是模糊可笑的。(3)找女人:要谁就是谁,而且要漂亮的。这是传宗接代的需要,万不可像小尼姑骂的那样“绝子绝孙”。)
  教者小结:这一切,都是在他“喝了两碗空肚酒”,醉醺醺、飘飘然中“迸跳”出来的想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阿Q的革命狂想曲”。他的革命观,既有合理的一面,反映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一些要求,但是由于他对革命一无所知,由于他所受到的封建思想毒害极其深重,所以他的革命要求中,夹杂着许多落后的意识和营私利己的思想,甚至达到了敌我不分的地步。
  思考12:与此相反,赵太爷他们对革命非常害怕,恐慌不安。有哪些表现?
  (明确:赵太爷:把阿Q改称“老”Q,说明过去对阿Q的蔑视,如今要革命了,不得不对他表示敬重起来。“怯怯的”“低声的”反映他恐惧不安。“现在发财吗”想探听阿Q革命是否会革到他头上,惊恐又狡猾。赵白眼:赵太爷的穷本家,欺压比他更穷的人,但现在见风使舵地跟阿Q套近乎,要做阿Q的穷朋友,同时也为他的主子探听革命风声。“惴惴的”“藏”)
  思考13:就在阿Q耽于幻想的时候,就在阿Q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赵秀才和假洋鬼子抢先一步,去静修庵革命。文章用插叙的方法交代了这点,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赵秀才的嗅觉真灵,行动也迅速而有目的。他马上把辫子盘起来,打着“咸与维新”的旗号,和假洋鬼子结成反动联盟,勾结一气:素不相能→相互拜访→谈得很投机→立即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相约去革命)。到静修庵打了尼姑,砸了龙牌,偷了香炉,便算完成了革命的大业。这一插叙,有力地揭露了反动势力的狡猾,他们相互勾结,投机革命,以窥探方向,采取进一步行动。)
  思考14:当阿Q得知赵秀才、假洋鬼子已抢先一步到静修庵“革过一回命”后有什么反应?揭示了什么问题?
  (明确:“诧异”→“更其诧异”→“很出意外”→“失了锐气”。)
  这一系列描写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像阿Q这样的农民,虽然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由于革命者未加以引导,致使他认识模糊、行动软弱无力。)
  教者总结:自从举人老爷的船把革命的消息带给未庄后,未庄人“大不安”起来,阿Q和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各表现了对革命的不同态度,可简要归纳为:(结合教学过程形成如下)
  
  (三)结束语:
  第七章的题目是“革命”,阿Q极端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极端贫困的经济地位,使得他“神往革命”。他怎样去革命呢?现实情况又如何呢?下次我们共同探讨学习第八章《不准革命》。
  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教师问题的科学设计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下面就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实践谈谈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科学地设计问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针对性
  所设计的问题要针对文本特点,切忌“高射炮射蚊子”。本课涉及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与中学生的现代生活相隔较远,小说本身又有深厚的思想内蕴,如果不寻找良好的问题切入点,仅仅纯理性的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社会意义,那么学生只能是似懂非懂,只能停留在对阿Q滑稽可笑的言行认识的层面上,就不能正确理解辛亥革命和阿Q命运之间的联系。本课案例扣住文本,化大为小,逐步走进文本,走进阿Q,走近鲁迅的小说。同时所设计的问题要针对学生情况,切忌“一厢情愿”,要帮学生构建已知——未知、信息——符号、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桥梁。
  2、层递性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完全是太容易的问题,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所以应避免简单的“是非问”;但如果一开始就难度太大,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因此本课案例导入新课就提出疑问,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兴趣,探究课文时也是从简单的、书本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开始,然后引导启发,步步深入,如第3个问题的3个小问题之间由捕捉信息到分析原因,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从而逼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生成性
  问题之间要环环相扣,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如案例中的第9个问题阿Q为什么对革命“向来深恶痛绝之”,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到马克思的名言或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而打破具体学科内容的界限,自我搭建旧知和新知联系的平台,那么这就是主动的学、互动的学、生动的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努力获得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准确性
  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是最应该“咬文嚼字”锤炼语言的,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难度适宜,有严密的逻辑性,有明确的指向性。
  5、适度性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或问题的串联来组织教学,但并不是说要一问到底,而造成热闹非凡的场面,教师设计和提出问题应该适度,提问应提问在刀刃上,避免随意发问一些可有可无、没有价值的问题,别让课堂“失真”。语文课堂教学承担多项功能,这也不是仅仅凭借“问”“答”所能完成的。语文课堂的空间是广阔的,可以让学生说、读、写,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可以由老师引导、点拨、评价、讲析,可以让学生默读、静思、想象。基于上述认识,本案例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时不仅有师生的问答,还有教师的点拨、分析、总结,还有学生主体的朗读、品味,多种方法组合,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以上谈的仅仅是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实际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阅读文本,主动质疑释疑才是问题教学法的更高层次,这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本课的教学模式还主要停留在第一层次,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改的方向,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冯为君,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仪征。
其他文献
近期连续涨、跌3天以上的股票
期刊
19年一季度深证主板漲、跌幅前50只股票
中国古典诗歌有“以悲为美”、“以愁为工”的悠久传统。家国的不幸、民族的灾难、个人的遭遇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愁”也就成为诗人笔下恒定的感情浪潮。可是,抽象模糊的“愁”如何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呢?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大诗人们开创了许多独有的艺术天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借鉴。    一、把“愁”写得有长度    “愁”本来是没有长度的,可是诗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无限悲苦,常常赋予“愁”以长度。
晓苏的小说我是经常看的,但像《文学写作系统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著作却是第一次读到。令人惊讶的是,读他的著作几乎与读他的小说一样有趣。当然,作为一本教材,这本书有自己的逻辑体系,而且体例、构思、见解都很独特。应该说,这不只是一部教材,而且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  我与晓苏既是师生和同事,又是很好的朋友。他是一位有独特生活体验与审美领悟,很注重语言风格、文体形
上期荐股排名(2020年12月28日-2021年01月08日)累计排名编辑笔记中矿资源002738  公司在收购东鹏新材之后实现战略转型,在铯铷盐和锂盐领域逐步建立起领先优势。东鹏新材目前已具备年产5000吨高纯碳酸锂、6000吨电池级碳酸锂以及3000吨电池级氟化锂的生产能力,其氟化锂产品已经成为国内制作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市占率超过35%。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拓展电池级氢氧化锂/碳酸
合作学习是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一面旗帜,但它又必须合作在课堂教学的筋骨处、要害处和灵魂处,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也非表演般地合作。然而,在听了诸多示范课、评优课抑或公开课之后,笔者心中便生出一种不说不快的隐痛和忧虑来。    一、教学活动中强求学生合作,在无须合作处合作,是迎合某些领导的要求及听课者的喜好,是教者故弄玄虚的外化,致使课堂教学出现图形式、凑热闹、合而不作的尴尬局面。    笔者曾经听过
《湘夫人》(第三册第一单元读背篇章)与《湘君》同为《九歌》名篇,系屈原在民间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讲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爱慕追求及两情相悦却执手分道去,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凄美爱情故事。  诗歌开头,湘君即抒发了对湘夫人的一见钟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的“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引自《诗经·卫风·硕人》)是如此令他心动,使他着迷。希冀着能再睹她的芳颜,他登高远望,可是佳人已逝,跫音不闻,不
龙头股分连板龙头和非连板龙头,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有许多共同特征。在盤中涨跌波动时,无论是跌到绿盘下还是上升红盘中盘的调整,龙头股一最容易出现快速反抽,龙二是反抽力度特别强。  反抽力度的一个盘口特征就是分时线在反弹时上升的干脆利索。这种上升干脆利索,短线者卖出时容易卖的高一些。做龙头的好处实在太多了,但有一点不好的就是龙头姿态出现时股价大都已经大涨,大家都有畏高不敢追的心理。
一、考点描述:    纵观历年来各地中考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主要有以下考点:  1.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的考查;2.文言句义特别是主旨句、警句、名句理解的考查;3.文言文朗读方法的考查;4.精彩段落初步赏析的考查;5.开放探究题的考查。    二、命题写真:    1.选材:  各地大都遵从“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原则,特别是湖北省17个地区的试卷中,除宜昌、恩施、黄石外,其余14个地区都
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笔者在调研中,尤其在观摩一些多媒体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怪现象,在此提出,以待方家指正。    一、教师不范读了   以前没推广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课文一般都是由教师先作范读,然后再指导学生诵读,整个课堂书声琅琅,声情并茂,文学气氛非常浓郁。也有老师用录音机事先录好范读磁带,到上课时放给学生听,但只是偶一为之,并不经常。但近两年来笔者却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这样的情形: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