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1日,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在接受CNBC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深港通计划仍在年内开通。8月1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亦表示目前证监会已成立了“深港通”专项工作小组,待各项工作完成后,今年将择机开通。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深港通”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深港通实施工作正式启动。考虑监管机构筹备(如系统测试等)尚需一段时间,预计四季度深、港股将正式实现互联互通。
深港通与沪港通比有何异同?
沪港通的率先推行为深港通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深港通落地极有可能采用已运行近两年的沪港通既有的系统与模式,并在必要的环节进行一定升级。我们认为潜在的升级方向将集中在:
1、标的范围(北向深股通:纳入深证成指以及同时在深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AH股,南向港股通:纳入恒生小型股成分股);
2、投资额度(前期参照沪港通即南向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北向深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后期将有望择机扩容;总额度方面相比前期“沪港通”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双方可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不再设立投资总额限制);
3、准入门槛(北向深股通将针对创业板标的设立一定的投资门槛,而南向港股通则仍将对内地个人投资者设立不高于50万元的准入门槛);
4、交易制度(短期维持不变,交易时间取两地交易日的交集,港股通实行T 0,深股通实行T 1)。
深港通引入增量资金有限
部分投资者预期宣布深港通试点将对A股产生积极作用,并将为指数持续上行起到重要催化作用。我们认为尽管深港通落地有望短期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但并非影响目前市场走势的核心变量。
假设深港通开通初期每日额度参照沪港通,即北向深股通每日130亿。如果未来半年深股通平均每日额度使用率达到5%-10%(沪港通开通半年期间正值A股大牛市,平均每日额度使用率约为9.8%),预计将为A股市场带来750-1500亿左右的增量资金,约占目前深成指流通市值8.5万亿的0.9%-1.8%,对市场短期流动性影响有限。
短期来看,尽管受益于长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低利率环境有望推动价值股轮动行情进一步延续。但是从中期视角来看,“金融去杠杆”过程中,股票市场风险偏好将边际下行,估值过高、缺乏业绩支撑的板块将面临估值向下调整的压力。未来的中期趋势仍将取决于“实体去杠杆”能否带来盈利趋势的向上修复。
参考沪港通,外资入场都在买什么?
沪港通自2014年11月27日开通以来共出现过四次主要的增仓阶段,四次增仓流入资金均集中于低估值蓝筹板块。观察这四次“增仓”不难发现尽管随着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综合因素的改变,资金流入的方向会出现一定调整,但这些调整均属于行业微调的范畴,整体规模占比不高。主流资金的投向仍然集中在非银、银行等低估值高股息的一线蓝筹板块以及食品饮料,尤其是白酒等港股稀缺品种上。具体到标的,外资普遍青睐相关行业的龙头品种。
第一阶段增仓发生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历时约4个月。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在牛市中正式开启。受到了无风险利率下行以及改革预期提振的驱动,上证综指在自11月至次年3月短短的四个月中上涨近30%,同期“沪股通”的额度使用率也从最初的4.8%上升至44.3%,净流入额高达1106亿元。期间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的净买入金额主要集中在非银、银行、食品饮料、交运、汽车以及家电等行业。
第二阶段增仓发生在2015年4月至6月。期间沪股通净流入额增长362.3亿,额度使用率自4月初的38.2%上升至6月末的52.7%,使用率创下沪港通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然而同期A股市场却经历了巨大波动,上证综指在4-5月大幅上涨后却在6月中旬迎来了重大拐点,指数在6月创下5178的高点后出现了快速下跌,近三月区间振幅超过40%。期间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的净买入则主要集中在非银、银行、食品饮料等板块,流入行业集中度较前期大幅提升。其中医药、零售板块个别股票净流入居前,而其余行业流入不明显,个别行业如汽车、交运等甚至还出现了大幅流出现象。
第三阶段增仓出现在2015年8月至10月。A股市场在经历了两轮快速下跌后于8月下旬逐步企稳。而海外资金则从8月24日开始借道沪股通流向A股,短短4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流入达282.4亿,并在此后近2个月中持续流入。与此同时“沪股通”的额度使用率也从8月末的34.7%提升至10月中旬的47%。行业方面,净流入资金仍然集中在银行、非银、食品饮料等板块。此外建材、军工、计算机等行业的流入占比略有提高,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海外资金在博弈A股反弹阶段对于行业弹性的追求,但整体的流入规模仍然偏低。
第四阶段增仓出现在2016年2月至4月。16年初在经历了A股第三轮快速下跌后,伴随着稳增长政策出台预期的提升,市场迎来了阶段性反弹。同期沪股通额度使用规模也开始逐渐上升,额度使用率自2月中旬的35%逐步攀升至4月中旬的42.7%,资金净流入191.4亿。在“稳增长政策”的逻辑下,一定规模的海外资金流入了建筑、建材、钢铁、有色等周期类行业,但主要流向仍集中在非银、银行、食品饮料等板块。
两条主线把握深港通投资机会
深港通落地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深港两地稀缺品种。A股重点关注白酒、中药、大众消费品龙头,港股关注博彩、娱乐场所、交易所、殡葬等。推荐:泸州老窖、古井贡酒、洋河股份、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华润三九、以岭药业、双汇发展、汤臣倍健。
二是从沪港通镜鉴角度看,高股息、低估值标的,及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将是北上资金重点配置对象,我们预计这一特征将继续在“深港通”中延续。推荐:万科A、宁波银行、中天城投、江铃汽车、格力电器等。
深港通与沪港通比有何异同?
沪港通的率先推行为深港通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深港通落地极有可能采用已运行近两年的沪港通既有的系统与模式,并在必要的环节进行一定升级。我们认为潜在的升级方向将集中在:
1、标的范围(北向深股通:纳入深证成指以及同时在深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AH股,南向港股通:纳入恒生小型股成分股);
2、投资额度(前期参照沪港通即南向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北向深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后期将有望择机扩容;总额度方面相比前期“沪港通”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双方可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不再设立投资总额限制);
3、准入门槛(北向深股通将针对创业板标的设立一定的投资门槛,而南向港股通则仍将对内地个人投资者设立不高于50万元的准入门槛);
4、交易制度(短期维持不变,交易时间取两地交易日的交集,港股通实行T 0,深股通实行T 1)。
深港通引入增量资金有限
部分投资者预期宣布深港通试点将对A股产生积极作用,并将为指数持续上行起到重要催化作用。我们认为尽管深港通落地有望短期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但并非影响目前市场走势的核心变量。
假设深港通开通初期每日额度参照沪港通,即北向深股通每日130亿。如果未来半年深股通平均每日额度使用率达到5%-10%(沪港通开通半年期间正值A股大牛市,平均每日额度使用率约为9.8%),预计将为A股市场带来750-1500亿左右的增量资金,约占目前深成指流通市值8.5万亿的0.9%-1.8%,对市场短期流动性影响有限。
短期来看,尽管受益于长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低利率环境有望推动价值股轮动行情进一步延续。但是从中期视角来看,“金融去杠杆”过程中,股票市场风险偏好将边际下行,估值过高、缺乏业绩支撑的板块将面临估值向下调整的压力。未来的中期趋势仍将取决于“实体去杠杆”能否带来盈利趋势的向上修复。
参考沪港通,外资入场都在买什么?
沪港通自2014年11月27日开通以来共出现过四次主要的增仓阶段,四次增仓流入资金均集中于低估值蓝筹板块。观察这四次“增仓”不难发现尽管随着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综合因素的改变,资金流入的方向会出现一定调整,但这些调整均属于行业微调的范畴,整体规模占比不高。主流资金的投向仍然集中在非银、银行等低估值高股息的一线蓝筹板块以及食品饮料,尤其是白酒等港股稀缺品种上。具体到标的,外资普遍青睐相关行业的龙头品种。
第一阶段增仓发生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历时约4个月。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在牛市中正式开启。受到了无风险利率下行以及改革预期提振的驱动,上证综指在自11月至次年3月短短的四个月中上涨近30%,同期“沪股通”的额度使用率也从最初的4.8%上升至44.3%,净流入额高达1106亿元。期间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的净买入金额主要集中在非银、银行、食品饮料、交运、汽车以及家电等行业。
第二阶段增仓发生在2015年4月至6月。期间沪股通净流入额增长362.3亿,额度使用率自4月初的38.2%上升至6月末的52.7%,使用率创下沪港通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然而同期A股市场却经历了巨大波动,上证综指在4-5月大幅上涨后却在6月中旬迎来了重大拐点,指数在6月创下5178的高点后出现了快速下跌,近三月区间振幅超过40%。期间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的净买入则主要集中在非银、银行、食品饮料等板块,流入行业集中度较前期大幅提升。其中医药、零售板块个别股票净流入居前,而其余行业流入不明显,个别行业如汽车、交运等甚至还出现了大幅流出现象。
第三阶段增仓出现在2015年8月至10月。A股市场在经历了两轮快速下跌后于8月下旬逐步企稳。而海外资金则从8月24日开始借道沪股通流向A股,短短4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流入达282.4亿,并在此后近2个月中持续流入。与此同时“沪股通”的额度使用率也从8月末的34.7%提升至10月中旬的47%。行业方面,净流入资金仍然集中在银行、非银、食品饮料等板块。此外建材、军工、计算机等行业的流入占比略有提高,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海外资金在博弈A股反弹阶段对于行业弹性的追求,但整体的流入规模仍然偏低。
第四阶段增仓出现在2016年2月至4月。16年初在经历了A股第三轮快速下跌后,伴随着稳增长政策出台预期的提升,市场迎来了阶段性反弹。同期沪股通额度使用规模也开始逐渐上升,额度使用率自2月中旬的35%逐步攀升至4月中旬的42.7%,资金净流入191.4亿。在“稳增长政策”的逻辑下,一定规模的海外资金流入了建筑、建材、钢铁、有色等周期类行业,但主要流向仍集中在非银、银行、食品饮料等板块。
两条主线把握深港通投资机会
深港通落地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深港两地稀缺品种。A股重点关注白酒、中药、大众消费品龙头,港股关注博彩、娱乐场所、交易所、殡葬等。推荐:泸州老窖、古井贡酒、洋河股份、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华润三九、以岭药业、双汇发展、汤臣倍健。
二是从沪港通镜鉴角度看,高股息、低估值标的,及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将是北上资金重点配置对象,我们预计这一特征将继续在“深港通”中延续。推荐:万科A、宁波银行、中天城投、江铃汽车、格力电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