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机器》中的进化与熵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956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赫·乔·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小说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并巧妙结合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作者的乌托邦思想和物理学的熵增原理,呈现了一个晦暗和濒临灭亡的未来世界,深刻地批判了科技文明的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弊端和道德危机,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现状与未来的忧虑。小说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把多维空间的无限性引入文学创作,以科幻遐想的方式展示人类的未来。而物理学中的熵增原理为解读威尔斯小说的社会观和人文批判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时间机器》;熵增;进化;退化;人类文明
  作者简介:王菲(1992-),女,满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
  一. 引言
  赫·乔·威尔斯(H.G.Wells)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乌托邦理想主义者。他不仅发明了科幻小说这一体裁,还为科幻小说的发展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被誉为“英国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代表作《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被奉为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时间机器》是威尔斯的早期科幻作品之一,虽然威尔斯在晚年表示,该作品显示了自己年轻时的经验不足,但这部科幻小说仍开创了该体裁作品的先河:小说否定了时间的线性结构,创建了多维的时空观,使利用时间机器穿越时空成为可能。除此之外,小说基于进化论创作,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威尔斯的乌托邦思想和物理学的熵增原理,近乎真实地为读者描绘了一个退化、堕落、濒临灭绝的未来人类世界,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令人叹服。
  二. 熵增原理
  1868年,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尔夫·克劳修斯(Rudolph Clausius)首次向人们提出了“熵”(Entropy)的概念。“熵”这个概念被他用于能量耗散问题的描述:鲁尔道夫把“熵”定义为“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在封闭的系统中,熵的总值只会不断地增加,其增加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物质与能量的内在关系只能从可利用发展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发展到无效,从井然有序发展到混乱无序,如此不断消耗下去,直至世界上耗尽所有能做功的能量。之后,整个世界就陷入永恒的沉寂之中。”(Clausius,1867: 45) 熵增原理刚被提出时,只被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但其他领域例如于伦理学、政治学、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工作者也逐渐发现了熵增原理的派生价值,以此来阐释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恶化和衰败的必然趋势。在《时间机器》里,威尔斯向人类文明敲响饿了警钟,警告世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化的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毁灭性的。《时间机器》反映了威尔斯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业文明的批判性思考,而这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解与熵增原理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威尔斯通过小说中时间旅行者穿越时空的所见所闻向人们展示了“熵增”后可怕的未来世界。
  三.熵增与进化
  威尔斯借时间旅行者之口,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世界进化的最终结果到底会是怎样的?《时间机器》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消极的结论:“熵增”后的未来世界呈现出各种程度的退化及衰败趋势。《时间机器》中的未来人类世界的退化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人的退化;社会结构的退化及人类文明的退化。
  1.人的退化
  时间旅行者发现了时间的多维性,并依此发明了时间机器,想穿越到未来看一看那时的人类文明。他在出发之前对于未来人类世界做了两种猜测:其一,他既为“人类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已经彻底丧失了人性,变成了极端冷酷和凶狠的非人……”(王瑞新,2006:29)感到担忧;其二,他又确信“千百年后的人类在知识、艺术和其他任何领域都会远远超过我们。”(王瑞新,2006:34) 事与愿违的是,时间旅行者在在公元802701年的未来世界见到的埃罗伊人竟是一群退化的人类。长期安逸的生活使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都严重衰退: 他们虽然面容姣好,却由于只吃水果而皮肤苍白、面无血色;他们虽然如孩童般天真烂漫、喜爱玩耍,却容易疲倦、难以对事物保持兴趣;他们常年生活在莫洛克人阴影之下,却自卫能力却以退化殆尽;他们惧怕黑暗,只敢在白天出没,夜晚则挤在一起在恐惧中入眠。埃罗伊人居住的精美却破败的宫殿废墟恰恰是他们退化和衰退的象征。反之,常年在地下生活的莫洛克人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血腥暴力、性格野蛮。他们的视力因缺少阳光而退化。他们白天在地下用机器生产埃罗伊人的生活用品,夜晚却大肆捕杀埃罗伊人,以人肉为食。这不禁使会使人们想起达尔文“人形畜类”的解释。小说中,埃罗伊人的体力和智力不断退化,直至沦为莫洛克人的食物;莫洛克人虽有好的体力,可人性却不断退化,最后成为野兽般的捕猎者。这种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也印证了进化论“适者生存”的法则,可悲的是在这种法则下,不断熵增的人类社会已然摒弃了人性。
  2.社会结构的退化
  在《时间机器》中,八十万年后的人类世界社会结构退化严重。在时间旅行者生活的年代,地球上存在各种复杂的社会构成,如国家、政府、军队等。而在公元802701年的未来世界,人类社会已经退化为社会构成及其简单、脱离现代工业文明的较为原始的社会,他们没有政府、军队、警察等社会构成。此外,埃罗伊人智力底下,没有领地意识,也没有剥削意识。莫洛克人虽代表了工业文明及机器化生产,却始终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模式。小说中的莫洛克人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是野蛮和邪恶的象征。他们虽本能地拥有领地意识,却没有现代社会的意识:他们不懂得进行社会分工、不懂得构建复杂的社会结构、更不懂得如何运用国家机器。从他们围攻时间旅行者和捕食埃罗伊人时的野蛮行径就能看出,莫洛克人并无使用现代化武器的基本意识。他们表面的凶狠并不能给时间旅行者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后者用一根燃烧的火柴就有可能吓退他们。埃罗伊人和莫洛克人各自退化的社会形态是社会熵增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双方都丧失了人的社会属性,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社会组织、没有律法、也没有现代社会的意识,安于在这退化的原始社会中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   3.人类文明的退化
  当社会熵增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会变得愈来愈颓废,并把代表人类文明的工业和机械设备视作无用之物。对传统人文精神、传统工业技术的抛弃是人类文明退化的具体表现。人类脱离了先祖文明,走上了自生自灭的道路。小说中,时间旅行者在寻找被莫洛克掳走的时间机器时,误打误撞来到了“绿瓷宫”,他惊奇地发现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古董、武器、机器等物件,犹如一个“巨大的博物馆”。紧接着,他就痛心地发现,所有的机器都已经被锈蚀,且大多数都坏掉了。这些象征着昔日人类文明的物件在此时竟被如数抛弃,这令时间旅行者恼怒不已。埃罗伊人和莫洛克人早已丧失了人类文明的意识,即使将这些象征文明的物件摆在他们眼前,他们也视若无睹。他们只能以原始野蛮的方式生活在地球上。
  当时间旅行者经历了与莫洛克人的生死之战,再次乘着时间机器在三千多万年后的地球停下时,令人绝望的一幕出现了:太阳早已失去了光辉与能量,地球停止了转动,人类已经灭绝,不知名的像巨型螃蟹一样的生物在地上爬动,呈现在时间旅行者面前的是无尽的黑暗和冰冷;混沌与荒芜。时间旅行者穿越时空,见证了人类文明从鼎盛时期走向下坡路,直至毁灭与消亡的过程。
  四.结语
  《时间机器》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熵增下的人类社会并不一定会呈现进步的趋势,人类进化与熵增是存在矛盾的,科技的进步很可能会以人性的退化为代价。人类进化的最终结果不一定是完美的,相反,结果很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威尔斯借《时间机器》为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警示人们,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人类却有道德沦丧和退化的危险。人类进化的结果不一定完美,并伴随着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法律的消失、社会结构的退化等诸多可能。
  参考文献:
  [1]Clausius,R. The Mechanical Theory of Heat –With its Applications to the Steam.
  Engine and to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odies[M].London: Johnvan Voorst,1867.
  [2]乔治·威尔斯. 王瑞新译. 时间机器[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3]钟翔,劳旺. 维多利亚文化精神与威尔斯小说概观[J].外国文学研究,1993(3): 3-9.79.
其他文献
摘 要: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一经面世就席卷了全球各大小说排行榜。除了具备畅销小说应有的要素之外,其中对宗教、文化、信仰等内容的思考也是颠覆性的。小说的主题之一即为女神崇拜。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对《达·芬奇密码》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分析引出女神崇拜、女性地位;第二部分分析西方女神崇拜的主要过程及原因;第三部分结合当今的女性地位探讨女神衰落的原因和现实反思。  关键词:女神崇拜;女性地位;《达·芬奇密码
摘 要:威廉·莎士比亚是誉满英国文坛的著名剧作家和诗人。他的十四行诗以其丰富的词汇、巧妙的修辞和精美的结构在英国诗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宛若悦耳动人的音符响彻在英国诗坛的上空,经久不衰。第二十九首十四行诗描绘了诗人心境的变化——由自怨自艾到精神振奋,从而讴歌了友谊的力量。文章通过分析该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点明该诗的主旨内涵,从中感悟莎翁诗歌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十四行诗;结构特点;语言特点;
目的:  激光光凝术或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能有效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但会影响其神经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后期也更可能导致屈光不正,尤其是高度近视的发生。本研究对一
宁夏素有煤炭资源优势,其中以太西煤独有的煤质好、用途广、创利润率高、创外汇率高等特点,为全国之冠。太西煤因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环境,多年来矿区经营体制未改革,经营管
本文介绍了易门铜矿木奔选厂经过改革工艺流程,即将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改为阶段磨矿集中选别流程,增加精选次数,研究适宜的原矿配比等综合措施,提高了选矿指标,特别是提高
饵钓矿位于秋田县境内,在大馆市车站南北约4公里处,由北岩神矿床和南饵钓矿床组成,东西宽500米,南北长2500米,以黑矿为主,伴生有黄矿和石膏矿为层状矿床。 Bait fishing mi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官”。 几年前,某县一所偏僻乡村校舍危房问题多年未得到解决,师生联名给我写信,要“省里的官”解决问题。我前去采访时,当地的副县长当即表态,一定在
摘 要:《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勃朗宁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该作品讲述了一个自幼便成孤儿的女子简爱在面对各种磨难时不屈不挠,坚持追求独立,最终获得真爱及幸福的故事。女主人公简爱为生存而斗争的自强,为经济独立而奋斗的自立,为理性,平等的爱情观而坚持的自重等女权主义精神贯穿该作品始终。本文通过对简爱性格及其语言的分析,来阐述女权主义的萌芽,产生,发展及其升华。  关键词
2002年8月5日—16日,我们常德电视台播出新闻连续报道“他用三轮车千里送‘妻回家’”讲述了山东省荷泽地区农民孟照良三轮车行驶三千五百里,历时38天,送湖南张家界农村失去
目的:本文应用SLO微视野检查技术,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测定,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微视野敏感度变化。从而为中浆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