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材精立意

来源 :中考与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90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在以往经历的十五六个春秋中,我们可能因虚荣而自傲,因怯懦而放弃,因轻率而冲动,也可能因不善交流而孤独,因相貌不美而自卑,因屡遭失败而沮丧……经历愈丰富,我们的人生也就愈丰富。我们会在战胜挫折和经受考验中成长,会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中成熟。
  请以“我不 ” 为题作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出现与自己相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8年山东省胶州市中考作文题)
  【失误原文】
  
  我不苟同(三类文)
  在对待事物时,人们往往受名人思想的束缚,在名人的观点中找寻答案。而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苟同于名人的观点,我们应该用异向思维的方式去评判名人的观点,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对待事物、判断事物。
  常常听到有人感叹:“伯乐太少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即使我有才华,不被人看中又有什么用呢?”这话未免太怨天尤人了吧!爱迪生这匹“千里马”在青少年时期又被哪位“伯乐”相中呢?那些培养人才的教师都认定他是低能儿。在没有“伯乐”的情况下,爱迪生默默奋斗,终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发明家,所以我认为韩愈这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不太全面,我们不应该被他的思想所束缚,更何况如今时代变了,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人尽其才的用人体制,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可喜局面。再作如此感叹,实在有些片面。成才的机遇要靠自己去争取,把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不依赖“伯乐”,我们也能成为“千里马”。
  人们惯以成败论英雄,马谡就是一个例子,虽然他死守教条,刚愎自用,但他也有许多优点,为何人们直至今日对他总是持批评态度?他自愿守街亭难道是逞匹夫之勇?不,他对形势洞若观火,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足见其才智。尤其可贵的是在大军压境的紧要关头,他不装聋作哑,也不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赴国难,并以全家性命作保,这是何等的壮烈啊!战斗中虽然由于他死守教条以至陷入绝境,可他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遁迹深山,却是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返回蜀营。战败后的马谡,没有扯客观原因为自己辩护,也不提将功赎罪的请求,更没有利用与孔明私交甚厚说情,而是堂堂正正地自缚于孔明帐前受刑赴死,这又是何等的壮烈啊!所以我认为马谡留给后人的不仅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也为我们留下了敢做敢当、忠君报国的气节。
  哥白尼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创了科学的新时代;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打破了人们迷信了几千年的神创论,提出了科学的进化论;而舍勒,这位伟大的化学家,无法摆脱前人燃素说的影响,与氧气的发现失之交臂。由此可见,每一代人的学说都有缺陷,我们不应该苛求前人,但我们更不能迷信前人,我们应有异向思维,不要被前人束缚,努力开拓一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新世纪。
  亚里士多德说的好:“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失误探究】
   这篇作文开篇即明确提出了中心论点,立场鲜明。论据既有中外名人事例,又有古今名人名言,论证比较充分。语言也较为简洁,颇具文采。但此文不足有二:一是分析有关“伯乐”的观点联系现实时,语言有夸大其辞之处,且事例与评价马谡有雷同,使论证不够全面;二是阐明论点时有涉及“异向思维”之处,使中心不够突出。
  修改此文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一、选例要精当,层次要分明。可去掉“伯乐”一例,代之以更能说明观点的例子,得出“不应苟同他人思维方式”的结论,再通过重评马谡“失街亭”的功过,得出“不应苟同他人观点”的结论,然后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列举3位名人事例,最后再层层深入地阐明论点。二、内容要全面,中心要深刻。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分析论点,从正、反两方面阐述道理,古代现代并举,中国外国并用,使内容更全面,更深刻。三、语言还应更严密准确,更有气势些。
  
  【升格作文】
   我不苟同
  在对待事物时,人们总是有传统的看法,有惯常的解决方式,人的思维也总是有惰性的,人们总喜欢向别人思考成熟的方向靠拢,这种惰性会使人的思维定式定向,束缚住人们的思想。我认为我们不应去苟同他人观点,对待事物应该换一个方向去思考、去探索,就有可能找到新颖独特的观点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得出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小时候就是一个爱独立思考的人。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运用了与课本完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一道几何题,老师给了他零分,他找到了老师,老师说:“下节课你到讲台上解题,做对了,我给你改分。”第二天,李远哲走上讲台,边写边讲,说出了他的全部解法,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给了他满分。后来李远哲到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导师常以“如果我知道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启发他避免先入为主的束缚,找出与众不同的答案。
   由此可见,要想有一番成就,就不能苟同于他人的思想,就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是相互联系的,是一分为二的,如果我们总是苟同于他人的观点,那么我们的观点就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就像人们看待马谡,总是说他“好大喜功,言过其实,刚愎自用”,这是正确的。但难道他自愿守街亭只是逞匹夫之勇吗?不,他对形势洞若观火,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足见其才智。尤其可贵的是在大军压境的紧要关头,他既不装聋作哑,也不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赴国难,并以全家性命作保,这是何等的壮烈!战败后他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遁迹深山,却是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返回蜀营。战败后的马谡,没有扯客观原因为自己辩护,也不提将功赎罪的请求,更没有利用与孔明私交甚厚说情,而是堂堂正正地自缚于孔明帐前受刑赴死,這又是何等的壮烈啊!所以我认为马谡留给后人的不仅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也为我们留下了敢做敢当、忠君报国的高尚气节。
   由此可见,他人的观点不一定全面,我们不应苟同于他人,而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哥白尼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创了科学的新时代;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打破了人们迷信了几千年的神创论,提出了科学的进化论;而舍勒这位伟大的化学家,却因为无法摆脱前人燃素说的影响,而与氧气的发现失之交臂。
  可见,每一代人的学说都有不足,我们不应该苛求前人,但我们更不能迷信前人,我们应在思考问题时迸射出异向思维的火花,努力开拓一个属于我们这代人自己的新世纪。
  亚里士多德说的好:“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升格启示】
  升格后的作文,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一是升格文所引用的事例使全文具有时代精神。文章的内容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升格文的立意就紧扣了时代的脉搏,在提倡反向思维、异向思维、多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的今天,作者大胆地提出了向名人观点、权威思想挑战的观点,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使作文的立意出“新”。
  二是升格文很注重材料的选择。就议论文而言,材料的选择必须紧密围绕论点进行,从实际出发,从解决问题的高度出发,力求选择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角度的材料,或古或今,或中或外,或正或反,这样才能做到论证有力,分析透彻。
   (荐评教师/吴培光)
其他文献
4 选出对名著评述有误的一项( )  A 《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国王代表了理想的君主,公正无私,治国有方,主张和平;小人国国王凶狠残暴,有难以满足的扩张之心。作家塑造小人国国王这一形象是为批判整个欧洲的文明制度。  B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小说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C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
期刊
我天天坐在小屋里,望着对面的群山。有一天我对隔壁的小A说:“我要快快长大,然后离开家,”我顿了一下,又看向远方,坚定地说,“去那里。”小A很兴奋地喊:“那当然,我一定要爬上最高的那座山。”那一年,我们10岁。  终于在15岁那年秋天,我们信心满满地背起了行囊。我们是那样义无返顾,义无返顾地要去远方,去那些山上看看。  我们在山脚下分手,开始了各自的行程。  刚出发我就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我帮它包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一会儿,一丝清香便缓缓地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3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年轻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释放出芳香!人
期刊
摩天大楼里的电梯    一位女士住在36层的高楼里,楼内有几部可供每一层住户使用的电梯。每天早上,这位女士都会在自己所住的那层楼搭乘电梯下楼。但是无论她乘哪一部,电梯向上的概率都是向下概率的3倍。这是为什么?      想不到的变换    在不添加任何数字与运算符号的前提下,改正下面错误的等式。可以随意搬动等式中的数字哦。      金字塔的线索    根据金字塔图提供的线索,“?”处的图形应是下
期刊
一、填空题    1 2007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发射升空飞向月球,已知地球距离月球表面约为384000千米,那么这个距离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表示应为______千米。
期刊
(接上期)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考查  例4(2007年厦门考题)如图4,点T在⊙O上,延长⊙O的直径AB交TP于P,若PA=18,PT=12,PB=8,  (1)求证:△PTB∽△PAT;  (2)求证:PT为⊙O的切线;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综观2007年中考数学试卷,有一类与政治、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相关的试题闪亮登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解答这类试题,仅凭数学知识是不够的,还须要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题型一 :与物理相结合的考题  与物理相关的题型在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例1(沈阳市考题)两个物体A、B所受压强分别为PA(Pa)与PB(Pa)(PA、PB为
期刊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期刊
计算题是综合考查我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及对物理规律的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评价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高低的“试金石”,在中考中经常处于压轴地位,是区分度较高的一种题型.计算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力、电、热三部分,以力、电为主,其存在的范围较广,除专门的计算题外,还有一些较简单的计算存在于选择、填空等各种题型中.  近年来,中考计算题十分注重从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境中
期刊
近几年的综合测试能力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实现了在各科文化课教学的基础上对同学们能力的考查。命题变传统的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现就化学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综合考题举例分析如下:    一、化学与电磁知识的渗透    例1(2007年哈尔滨市考题)一位同学在做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S后,用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