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沦陷与道德失守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涉及村庄和农村的话题,我都有话要说,这是我的心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被赶进了城市,又被挤到城市的边缘,过着边缘人的日子。当我读完张绍民先生的《刀王的盛宴》时,突然发现,做边缘人的不止我一个,至少张先生也是,还有其笔下的那群农民,他们都是边缘人。我渐渐明白,边缘人的特点是身在城市、心在农村,过着撕心裂肺的日子,在现实面前挣扎、抗争,梦想回到曾经的记忆。我们的城市在不断扩大,并且一步步蚕食农村,农村不断在接受城市的改造,成为新的城镇。
  张先生出生在益阳沧水铺,相传是李白创作《菩萨蛮》的地方。在他的记忆里,故乡是低矮的群山和稻田,不远就是洞庭湖边,还有听不完的故事和皮影戏。他痴迷于听村里老人讲民间传说和故事,常常忘记回家。因此,对农村的各种刀具他非常了解,经过反复的酝酿和回顾,创作摆在我们面前的《刀王的盛宴》。
   “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意志力,代表着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好斗的一面。刀往往是强者的标志或大人物的权利。“玩刀”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多少有些“幸”与“不幸”,《刀王的盛宴》就是它的镜子。《刀王的盛宴》主要人物是朱翅道,他的刀玩得纯正、特别。开篇就是朱翅道嘴里咬着刀,进行精彩的磨刀表演。把九把刀磨好后,整整齐齐的让它晒太阳。他能够控制九把刀,玩得熟能生巧、行云流水,堪称“刀王”。 朱翅道把人生比作一把刀,每个人都要玩刀,做自己的刀王,关键在于看玩刀的技巧。全书贯穿各式各样的刀具,有接生婆的剪刀、杀猪匠的屠刀、剃头匠的剃刀、小孩的铅笔刀、黑社会的砍刀、村长的菜刀、胡先圣的镰刀等等,在书中展开了刀的盛宴和凄厉的场景,让人触目惊心。
  《刀王的盛宴》成功塑造了朱翅道这个拿刀的小人物,他的传奇、坎坷、动荡让人终身难忘,他的人生经历了无数悲惨的事情,他的生存如同吃刀,以刀为饭。后来他又戏剧性地成为一位玩刀“大师”,生命经历就像变魔术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刀王的盛宴》是部农村史诗,展现了辽阔的城乡画卷,震撼地描写了滚滚红尘中生命跌宕起伏的沧桑经历。全书还塑造了张家翁妈、村长朱石代、荷花、燕子(菊花)、坚伢崽、狼尾巴、虫宝等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几代人,这批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加有血有肉,成为一部农村巨著。
  农村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骚扰,做出了艰难又痛苦的抉择,弱势的广大农村以及大量的农民作为时代的牺牲品,赶出农村,脱离土地,游离到城市边缘,从事低贱的工种,又得不到城市的认同和抚慰。他们开始慢慢沦陷,装饰着城市的建设和繁荣,他们的道德底线一步步失守,急需寻求城市的默认和许可。《刀王的盛宴》是现代农村以及农民命运的真实写照,成为一份社会记录和历史档案。作者对城乡进行多重审视,对农民的生命进行终极关怀和情感抚摸,用心和生命写作。
  《刀王的盛宴》认为农村消弱有两个问题:一是城市人和农村人形成攀比对视心理。城市人不认同农村人,农村人却想挤入城市,要求得到城市的认可,只好从物质上、金钱上来争取,结果沦为金钱的奴隶,不得不放弃道德、尊严和人格,像燕子、杏花、朱壮士一样低贱地生活着。一是农村人崇城媚城,侮辱农村文明,极力向城市文明靠拢、献媚。朱石代从农村或农民身上搜刮的膏脂,却贡献给了派出所的所长。他的嘴巴像绞肉机一样吞噬着农村的民脂民膏,又极力讹诈村民,肆意罚款、摊账,用各种残酷的方法收拾农民。农民的儿子虫宝和坚伢崽,闯入城市,应该赚钱回去养活农村的亲人,他们却在城市里肆意挥霍,过着偷扒抢掠的日子,没钱就回农村去偷盗,到农村骗女人到城市卖淫、骗疯子到城市贩毒,压榨农村和农民。农村虽然还有张家翁妈、荷花、朱翅道等人在坚守、顽抗,却受到数不清的欺压和凌辱,成为神经病和弱势群众。
  《刀王的盛宴》语言尖锐、跳跃,书中的形容词构成了无数的冷幽默,像刀子一样刺扎读者,读过让人发笑又让人心疼、思考。那辛辣的语言,鞭策着农村也鞭策着读者,让读者不停的吆喝,为其喝彩。
其他文献
在专业性学术图书出版过程中,从专业角度出发,研究学科发展方向,可以挖掘出原创价值高的科技图书选题,同时辅以出版过程中完善作品的内容特色与设计形式,出版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推广,就可以让原创图书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真正实现原创图书所带来的更深远的出版意义。    自2006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组织出版界每三年在人文社科、科学技术、文艺和少儿出版领域推出一
期刊
主持/本刊记者 付国乐 嘉宾/李桂福 施勇勤    施勇勤: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编辑出版学专业负责人,新闻出版总署电子书标准工作组技术专家。  李桂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出版企业的力量应该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共同破解数字出版转型时期的难题,最好是组成联合课题组,分项承担不同的任务,通过科研项目带动产学研共同思考和研究出版实践中的现
期刊
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民营实体书店的数量稳中有升,但是那些极具个性的民营实体书店却避免不了接二连三倒闭的命运。经过探究不难发现,当前个性的民营实体书店经营困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网络书店和大型书城的冲击,另一个就是图书价格原因。由于它们的发展定位于小众读者,因此造成发展规模和运营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局限,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形势将会变得微妙。出台拯救民营实体书店的呼声越来越高,本刊编辑部对北京、武汉
期刊
[摘要]教材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的竞争。要打磨精品教材,策划编辑就应对教材进行全方位调研,明确教材定位,同时遴选好主编,全程积极参与组稿、审稿工作,把握好教材编辑的质量关。  [关键词]精品教材 策划编辑 教材编写 质量关    教材作为出版物,已成为出版社的发行主体和经济效益核心。特别是进入21世纪,教材市场一改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竞争愈演愈烈。各级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甚至没有专业背景编辑的
期刊
[摘要]高校学报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本文基于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视角,认为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有学不完的东西,而学报编辑要善于向社会学习,向社会寻找学报改革与发展的生机。学报编辑要破除不合时宜的办刊观念,提高面向社会的实践能力,增强服务地方的特色意识,把学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从而提高知名度和社会效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高校学报 寻找生机 面向社会 服务地方    高校学报改革
期刊
每一座有历史的城市,都能找到一些文化遗迹。然而遗迹只是遗迹,没有文化内容的古迹只能称为废墟。书店,在培养市民的人文素养和展现城市的人文风景上,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那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独具特色的民营书店。  如今,在大型连锁书店和网络书店夹缝中生存的民营书店,除了面对实体书店所共有的图书价格战和读者阅读习惯转向等问题,还挣扎在入不敷出的经营困境中。当商业因素逐渐淡去,开书店变得越来越文艺
期刊
李磊,1979年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图书中心编辑,文学硕士,在《山东文学》《文艺报》《新华书目报》《国土资源报》《中山日报》等报刊发表书评数十篇,并有散文、诗歌等作品发表。    2011年文学图书市场的总体态势是:在平稳中映现几抹亮色。老中青三代作家都有佳作出现,原创长篇小说、散文、古典文学今读类图书、网络小说等各种创作题材也都有名家力作面市,在“影视同期声”图书的出版发行方面精彩
期刊
[摘要]借鉴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对于研究当今中国出版业的问题大有裨益。反观国外出版,德国出版业因为与中国出版业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本文则是“以中国为立足点,以德国为着眼点”为研究视角,从德国出版界可提供中国大陆出版界的经验、中德两国在全球化出版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危机这三个方面,来略述中德出版比较之于中国出版业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德国出版 经验借鉴 危机处理  
期刊
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当代的葆全先生谈这些与现实功利看上去有点远的人生修养、生命感悟等问题让人有精神深呼吸的感觉。    初夏时节,在枝叶繁茂的桂树下读书。读的是张葆全先生的著作《论语通译》。  翻开漓江出版社这本装帧雅致的图书,我以为是考证研究的专著,读起来会比较吃力,但仔细阅读,却轻松自如,犹如在听一位亲切的老师讲课。这堂课深入浅出,“深入”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孔子学说的本质:让你了解仁、义、礼、乐
期刊
未来,中国的实体书店会继续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自身独有的作用。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中共中央全会主要议程,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这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图书发行业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图书发行网点的建设,更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的文化需求。特别是在近两年,很多实体书店纷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