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思维品质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63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学活动中我们进行了思维教育的探索,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指导学生反省思维过程,并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和谐课堂引发思维
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师道尊严观念使学生经常会产生消极、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学生在这种状态中进行学习,思维就会逐渐僵化,心理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束缚。因此,我们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及时地去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教师进行质疑和提问。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和设计过程,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有平等的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才会积极地参与进来,其思维的活跃程度也会大大提高,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
二、通过课堂提问启迪思维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思维教学过程。如果所提的问题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过难或过易、缺乏提问的方式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维,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具备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把握时机、面向全体学生等基本要求外,还应特别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提问要难易适度。在目标教学实施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要按能级从低到高,由易到难逐层展开,其难易程度不能超过或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高不可攀,徘徊不前,也不能唾手可得,失去兴趣,而是“跳起来摘果子”,做到伸手不得,跳而可获。实践证明,过难过易的提问均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2.提问要艺术新颖。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艺术又不新颖,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引起较强的注意,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被新奇之感所吸引,也会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
3.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提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富有启发性,达到激发思维,诱导思维的目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以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点拨,及时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越过思维障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三、延伸拓展灵活思维
思维灵活性往往主要表现在能够善于迁移、由此及彼,可以随机应变等方面。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变、引申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条件分析相似或者相同的问题,以不断变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克服定式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比如,基因型AaBb的精原细胞、AaBb的精原细胞分别可以产生哪几种类型精子?其中Aa、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这个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延伸,基因型是AaBb的卵原细胞、AaBb的卵原细胞分别可以产生哪几种不同的卵细胞?
四、反馈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反省纠错能力方面,可以从自我反馈以及相互反馈两个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自我反馈主要是要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路进行回顾,然后不断分析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凭借条件,不断多次检查已经完成的内容,从而及时发现自身认知的缺陷,不断进行完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建立一个错题本,而且对错题应该做好相应的标记,自己应该学会批改作业。其次,相互反馈主要指的是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们在相互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习、借鉴他人思维的优点,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模式。
五、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指的是求同存异能力、创新能力,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认为的好学生都是那些不会唱反调、上课又听话的学生,这种错误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现代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讲解遗传信息流动方向——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疯牛病病原体中只包含蛋白质,那么其中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式是什么?遗传信息流动还有没有其他的流动途径?”鼓励学生们能够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使学生可以尽量提出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或者想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中心法则。
六、系统性思维
系统化的知识往往更容易让人理解、记忆。学生复习课中,要求学生应该画一个概念图,使学生能够系统的联系生物学知识,从而建立一个行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学生的知识体系越系统的话,思维依据也就会更充分,这样更容易进行思维过程。比如,复习“水分代谢”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从水分吸收、水含量、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水功能、水产生过程、生物体内产生水的具体部位、水污染、水资源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复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如果学生碰到这方面题目,就可以从中及时提取相关知识,而且进行准确、全面的解答。又比如,复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以“N”这个元素作为基本主线进行联想使学生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含N元素的物质,比如大气中的氮、含N无机盐、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等,这样就可以串联蛋白质代谢、氨基酸结构、吸收和运输矿质离子、蛋白质合成、氮循环、生物固氮以及植物体对于矿质离子的吸收以及运输等多方面知识,从而建(下转第56页)(上接第64页)立一条庞大的知识链,使之前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一旦碰到综合题,解题思路就会更加清晰。
总而言之,思维品质是发展每个人其他能力的重要基础素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发散学生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金小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生物学教学》,2007,32.
[2]杨春辉.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
【关键词】高中生物 思维品质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63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学活动中我们进行了思维教育的探索,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指导学生反省思维过程,并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和谐课堂引发思维
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师道尊严观念使学生经常会产生消极、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学生在这种状态中进行学习,思维就会逐渐僵化,心理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束缚。因此,我们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及时地去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教师进行质疑和提问。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和设计过程,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有平等的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才会积极地参与进来,其思维的活跃程度也会大大提高,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
二、通过课堂提问启迪思维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思维教学过程。如果所提的问题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过难或过易、缺乏提问的方式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维,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具备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把握时机、面向全体学生等基本要求外,还应特别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提问要难易适度。在目标教学实施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要按能级从低到高,由易到难逐层展开,其难易程度不能超过或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高不可攀,徘徊不前,也不能唾手可得,失去兴趣,而是“跳起来摘果子”,做到伸手不得,跳而可获。实践证明,过难过易的提问均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2.提问要艺术新颖。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艺术又不新颖,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引起较强的注意,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被新奇之感所吸引,也会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
3.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提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富有启发性,达到激发思维,诱导思维的目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以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点拨,及时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越过思维障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三、延伸拓展灵活思维
思维灵活性往往主要表现在能够善于迁移、由此及彼,可以随机应变等方面。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变、引申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条件分析相似或者相同的问题,以不断变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克服定式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比如,基因型AaBb的精原细胞、AaBb的精原细胞分别可以产生哪几种类型精子?其中Aa、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这个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延伸,基因型是AaBb的卵原细胞、AaBb的卵原细胞分别可以产生哪几种不同的卵细胞?
四、反馈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反省纠错能力方面,可以从自我反馈以及相互反馈两个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自我反馈主要是要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路进行回顾,然后不断分析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凭借条件,不断多次检查已经完成的内容,从而及时发现自身认知的缺陷,不断进行完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建立一个错题本,而且对错题应该做好相应的标记,自己应该学会批改作业。其次,相互反馈主要指的是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们在相互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习、借鉴他人思维的优点,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模式。
五、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指的是求同存异能力、创新能力,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认为的好学生都是那些不会唱反调、上课又听话的学生,这种错误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现代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讲解遗传信息流动方向——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疯牛病病原体中只包含蛋白质,那么其中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式是什么?遗传信息流动还有没有其他的流动途径?”鼓励学生们能够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使学生可以尽量提出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或者想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中心法则。
六、系统性思维
系统化的知识往往更容易让人理解、记忆。学生复习课中,要求学生应该画一个概念图,使学生能够系统的联系生物学知识,从而建立一个行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学生的知识体系越系统的话,思维依据也就会更充分,这样更容易进行思维过程。比如,复习“水分代谢”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从水分吸收、水含量、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水功能、水产生过程、生物体内产生水的具体部位、水污染、水资源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复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如果学生碰到这方面题目,就可以从中及时提取相关知识,而且进行准确、全面的解答。又比如,复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以“N”这个元素作为基本主线进行联想使学生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含N元素的物质,比如大气中的氮、含N无机盐、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等,这样就可以串联蛋白质代谢、氨基酸结构、吸收和运输矿质离子、蛋白质合成、氮循环、生物固氮以及植物体对于矿质离子的吸收以及运输等多方面知识,从而建(下转第56页)(上接第64页)立一条庞大的知识链,使之前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一旦碰到综合题,解题思路就会更加清晰。
总而言之,思维品质是发展每个人其他能力的重要基础素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发散学生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金小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生物学教学》,2007,32.
[2]杨春辉.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