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test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已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计算机老师应是信息技术的主体,教师应具有面向信息化的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的训练和终身学习,习得教育专业技能,从事教育专业实践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过程。在整合的课堂实践中,教师的个人专业化发展的差异性直接影响整合的效果。整合是以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为支撑的。教师成为整合的积极行动者的前提是通过学习和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表演型”整合课
  部分教师在整合中太死板,使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感官刺激上,重形式轻收效。课堂上老师不是走到学生近距离的指导,交流,而是坐在电脑前,点子文档替代了课本上的精读;明明可以让学生大声的回答问题,却用话筒和耳机代替。显然,这就是为了整合而整合的表演型课,过分依赖于多媒体,却丢弃了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弱化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四不像”整合课
  部分学校,因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只是把信息技术简单地应用在演示课和示范课上,并且停留在表面作秀上,而在平常教学中很少应用,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四不像”的整合课。
  3.“门面型”整合课
  个别学校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只把信息技术喊在口头上,而未付诸行动。教师平时上课还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却很少使用信息技术。有的老师只以撑门面的方式在一些示范课或者评职评优课上才勉强用一下,以表示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在运用。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经过深入观察、研究,笔者认为有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表面繁荣掩盖了理论的缺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在特殊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导致其“孕身期”显得营养不良,很多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问题其实到目前还是没有搞清楚,所以在实践中出现了迷茫和困惑。
  第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出现“泛化”和“虚化”态势。由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包括教学改革等信息化的全部内容,涉及面广,内容杂,因此在理论上一度出现包罗万象的大杂烩,无限地扩大了整合所涵盖的内容与范围,从而导致在具体过程中出现浮躁,重形式、轻效益、华而不实。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文章很多,理论上头头是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说白了就是很多老师在没有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与内涵之前就仓促上阵而走入误区。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对策
  1.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找到整合的切入点,是有效整合的条件
  在整合初期,一般都会出现“为用而用”的“机械整合”现象。这种机械式整合只能给课堂增加许多干扰信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率。整合应以学科教学为中心,其落脚点是最大程度地达成学科教学目标,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进行研究型学习,都需要整合。作为老师应从一本教材或一个单元体系进行整体分析把握,弄清楚哪些内容是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而需要信息技术支持的;哪些内容适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哪些内容只需要常规教学即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進而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前提条件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只有整合是恰到好处的,才是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的有效突破。整合才能有真正的用武之地,整合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在选择适合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将逐步提高老师对学科体系的分类能力和对常规教学手段所遇困难的诊断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环境的能力。
  2.教学设计是有效整合的灵魂
  整合的效能取决于在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的优劣。只有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使整合的效果达到最佳。应以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要合理定位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种角色,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要运用“教学并重”的教学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对于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应该把它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学的形象化得教学工具,而应当更加强调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
  3.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深层次整合的关键
  整合的核心内涵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形成的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传统教学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了真实合理的教学设计后,教师课堂教学便成为实施整合的主要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深思熟虑的教学设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通过任务驱动,从而形成学生能动、自主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氛围。教与学在构建的情境中进行,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触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4.教师是教学的核心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说:“到底什么是创新?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形式主义与浮躁现象相当严重,我称为浮肿病和多动症,口号翻新,模式层出不穷,仔细去检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现一点形象工程外,大都是文字游戏,其实一切照旧。我也曾说过,这一层教学改革如果最终失败的话,原因大概就出自上面讲的两种病。”调查认为,问题不在于电脑进不进课堂,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使用它做什么。没过电脑教学专家说过,先进的工业如美国和英国,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电脑可以代替教师,到了最近,他们在逐渐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
  综上所述,以教师专业话发展为依托,教师在整合实践中,应逐步提高从教素质,习得多种教育教学技术能力,从而构建整合的整合力,促进整合这一新生事物螺旋式的上升发展,为实现具有实效性的深层次整合,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打开一条通道。
其他文献
对联的出现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在近几年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研究实践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情,已经把对联的教学作为一个独特的专题。例入教学计划。他们有的采取文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校学生文学社团的同学讲课。有的采取文学采风的形式,针对特殊的节气或特殊的活动场景。尝试对联写作。有的干脆把对联的教学直接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对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科学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践和分析。本文主要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科学教学;自主学习;自主意识;小组合作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这是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训练的误区,来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外阅读训练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阅读训练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科技信心时代,人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当前世界发生的大事以及科技技术的发展情
从古至今,我们习惯了这样的上课方式——教师站着,学生坐着,孩子们从小就抬头看着老师,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拥有大海般的智慧,拥有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尊严。老师在他们的眼中已定格成伟岸、高大的代名词。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们错了。记得那是刚接过来的一个三年级,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这里要用到乘法口诀,我怕学生遗忘了,所以在学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背口诀,在他们一起背的时候,我发现有一名学生的嘴
【摘 要】将历史题材中的影视作品引进课件制作,创设历史情境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兴趣 影视作品    俗话说的好“人无历史思想不深”,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族来讲,其历史不仅记录着辉煌、耻辱、智慧、进步、发展;也为子孙后代提供着经验、教训;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给我们的历史
传统意识上的教学,教师考虑的是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是以教代学,是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是按教师的思维安排教学。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考虑很少,而新课标强调教师的重要职能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即把抽象的教育观念融入具体的教学操作,以学生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习内容和方式,真正实现自主发展与体验发展。  一、让学生自己读书。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语文要优化教学设计,必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
【摘 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是训练思维的需要,也是发展智力的需要。建立数感、强化估算意识、教给估算的常用方法是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建立数感 估算意识 估算能力  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数(量)时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测量,或为了先大概地判断之后检验计算或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年龄特征,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提升。  为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从学生
【摘 要】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构成了语文教学丰富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情感因素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
幼儿园《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众所周知,当家长认同、支持、参与了幼儿园的教育时,此时的教育将会变得非常有效的。所以说我们要充分调动和挖掘家长的潜能,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的发展。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