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到一个什么“度”为恰当有效?在与同行的交流中,这似乎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笔者看到一些所谓的新课标下的示范课、展示课后发现,当下的阅读教学变得繁复起来。但我以为简单一些未免不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境界。下面我以《老山界》教学片段为例,来阐释这个观点。
一、激情导入
生:齐背毛泽东《七律·长征》。
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奇迹。这座巍峨的丰碑时刻照耀着人类未来的时空。俄国元帅苏沃洛夫说过,在战争中,手只是辅助的,脚才是获取胜利的主要工具。胜利的信念,驱动着这个世界上最破烂的草鞋和草鞋里瘦骨嶙峋却又坚如钢铁的脚板,不停地向前移动,再移动,直至到达目的地。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陆定一对长征的回忆文章《老山界》,一起感受这支伟大军队的坚强力量吧。
二、走进文本
1、改题
师:这是一篇记叙文,从记叙文六要素的角度看,文章标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结合课文内容,标题还可以如何改一改?
生1:翻越老山界——这是主要事件。
生2:长征途中第一次艰苦的磨练——老山界是长征中遇到的第一座难翻的山。
……
2、活动:
(1)再一次浏览课文,学习小组把课前预习所画的“翻越老山界”示意图交流一下;
(2)请以一位老红军的身份介绍当年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或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老山界,必须穿插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材料。
3、提问:
听完刚才的介绍,大家感觉翻越老山界的确很难。学习小组一起整理一下,到底难在何处?红军战士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略)
三、精段品悟
提问:作者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生动的描写。你觉得文中的哪些片段描写得生动形象?浏览课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第23小节。作者调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写出了半夜醒来后的所见所闻。
师:太笼统了些。很多同学对这一小节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品味。老师把课文诵读一遍,大家闭上眼睛,放飞联想、想象的翅膀。
生2:这一小节应该是半夜冻醒后的所见所闻。
师:这个同学强调了“冻醒”,尽管是一字之差,可更准确地概括了红军当时的处境。
师:所见——见到了什么?所闻——听到了什么?
生3:见到星星、山峰、四围的山;听到“不可捉摸”的声响。
师:很善于筛选信息。什么使这些东西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生:比喻的修辞。
师:善于联想,用恰当的修辞把实在的东西虚化了。这是文章生动的诀窍所在。
师:文中说“除此以外,就是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矛盾吗?
生4:不矛盾。刚刚学过的《阿里山纪行》里也有相类似的段落。“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洁净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以声衬静,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这位同学调动了以往的学习经历来理解课文,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法。
生5:作者先概括,再逐步具体化、形象化。先用“不可捉摸”形容声响的特点,然后用“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似乎还比较抽象,最后又用四个具体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景象作比很形象。
生6:作者始终扣住了山谷里声响的特点。
师:读书很仔细,读进去了。大家一起把这一段来朗读一下,感受一下。
师:把声音写得如此之美。红军战士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感受到大自然之美,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和乐观啊。
(学生后又提出不同语段,师生互动解读。略)
四、合作探究
1、“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两处是否有损红军战士的形象?
2、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叙述“与瑶民攀谈”,与翻越老山界似乎关系不大,可否删去?
……
五、激情结课(略)
对这篇不算短的文章一节课时完成,听课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老山界》的最大特点是“明白晓畅,引人入胜”。执教者引导学生:一在熟读文本中理清思路,明白怎样把看似简单的事件叙写得引人入胜;二在赏析精彩片段中感悟语言,体会长征精神;三在咬文嚼字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版块清晰,重点突出,以品悟语言为本,师生互动并举。这样一堂阅读“家常”课似乎简单了些,不好看,但有效。如果真要开掘、拓展,还有很多东西要讲、要讨论。如果要玩些新花样,这篇课文同样大有作为。如果说这一堂的遗憾,还就在于环节似乎多了一些,仍可再简约一些。
当下标以“新课标理念下”的所谓“新课堂”,的确值得反思——
文本被“多元”解读而泛化,文本本身具有的“精神”内蕴丢失。任何一篇文章,尤其是被选入课本的文章大多带有典范性,给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为文本“可能”“多元”解读的最好诠释。因为要“多元”,或者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而抛弃了对语文课姓语的精神内核——语言的品悟,使文本的解读缺失了“根本”,成为了一种架空的“戏说”,没有“披文”何来“入情”、入理呢?
文本被“拓展”延伸而虛化,文本变成一种“话题”的提示材料。阅读教学的阵地在于文本本身,拓展延伸只是一种必要的开掘。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对“例子”这个“工具”的“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才能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达到用不着教的目的。抛开文本这个例子,一味在拓展、延伸上下功夫,花时间,课堂看似有了深度、宽度、广度,其实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样的课堂,文本成了一个箩筐,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对话”的肤浅化,使阅读课堂多了一份热闹,少了一份“沉思”。对话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阅读说到底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对话给课堂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把作为看客、听众的学生唤醒,成了有生命、有思想的课堂主人。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啊!然而,很多时候课堂对话演化为类同于一种舞台对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来二往,看似热闹,其实少了那种思维的律动,情感的共鸣,智慧的碰撞,课堂少了“留白”,少了“沉默”。我担心这样的课堂,这样停留在嘴皮子上的语文阅读教学,能给学生怎样的“知”与“识”,能给学生怎样的语文素养?
“形式”的复杂化,使阅读课堂多了靓丽的光影,少了一份灵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使口耳授受的语文课堂光影迷幻,声色俱佳,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然而,谁为谁所用,谁服务谁的混淆,常常使语文课堂陷入尴尬。事实上,多媒体对于语文教学的弊病并没有得到重视,很多老师(尤其是各种公开课)对多媒体的依赖也似乎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病态,课件的制作五花八门,装点得美轮美奂,课堂成了多媒体制作的展示,而忘却了语文作为“口耳授受”学科的固有特点。机永远无法代替人,机与人的交流,永远无法代替人与人的对话。上课形式的复杂化,淹没了学生思绪的灵动飞扬,淹没了生命活力的蓬勃张扬。
于是,一堂课下来,人们常常会问,这是一堂语文课吗?那些语文教学的名家大师,他们的课堂有几个不是简简单单,扎扎实实的呢?于漪、于永正、魏书生、李镇西、余映潮等等,他们的阅读课堂常常看似简单,每每细细琢磨一下、玩味一下,才会发现原来韵味无穷,他们留给人们的不是拓展材料的丰厚,不是解读多元的神奇,不是对话的热闹,不是手段的新颖,而是对文本语言的细心把玩,是对文本解读切入点的精巧把握、引导的机智,是对学生需要的真诚关注、设问的精致,是课堂教学用语的字斟句酌、字字珠玑……其实,简单是一种精良化、高效化、艺术化了的教学智慧。
新课标下的新课堂,简单同样是阅读教学的应然境界。
丁卫军,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通州。
一、激情导入
生:齐背毛泽东《七律·长征》。
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奇迹。这座巍峨的丰碑时刻照耀着人类未来的时空。俄国元帅苏沃洛夫说过,在战争中,手只是辅助的,脚才是获取胜利的主要工具。胜利的信念,驱动着这个世界上最破烂的草鞋和草鞋里瘦骨嶙峋却又坚如钢铁的脚板,不停地向前移动,再移动,直至到达目的地。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陆定一对长征的回忆文章《老山界》,一起感受这支伟大军队的坚强力量吧。
二、走进文本
1、改题
师:这是一篇记叙文,从记叙文六要素的角度看,文章标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结合课文内容,标题还可以如何改一改?
生1:翻越老山界——这是主要事件。
生2:长征途中第一次艰苦的磨练——老山界是长征中遇到的第一座难翻的山。
……
2、活动:
(1)再一次浏览课文,学习小组把课前预习所画的“翻越老山界”示意图交流一下;
(2)请以一位老红军的身份介绍当年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或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老山界,必须穿插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材料。
3、提问:
听完刚才的介绍,大家感觉翻越老山界的确很难。学习小组一起整理一下,到底难在何处?红军战士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略)
三、精段品悟
提问:作者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生动的描写。你觉得文中的哪些片段描写得生动形象?浏览课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第23小节。作者调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写出了半夜醒来后的所见所闻。
师:太笼统了些。很多同学对这一小节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品味。老师把课文诵读一遍,大家闭上眼睛,放飞联想、想象的翅膀。
生2:这一小节应该是半夜冻醒后的所见所闻。
师:这个同学强调了“冻醒”,尽管是一字之差,可更准确地概括了红军当时的处境。
师:所见——见到了什么?所闻——听到了什么?
生3:见到星星、山峰、四围的山;听到“不可捉摸”的声响。
师:很善于筛选信息。什么使这些东西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生:比喻的修辞。
师:善于联想,用恰当的修辞把实在的东西虚化了。这是文章生动的诀窍所在。
师:文中说“除此以外,就是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矛盾吗?
生4:不矛盾。刚刚学过的《阿里山纪行》里也有相类似的段落。“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洁净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以声衬静,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这位同学调动了以往的学习经历来理解课文,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法。
生5:作者先概括,再逐步具体化、形象化。先用“不可捉摸”形容声响的特点,然后用“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似乎还比较抽象,最后又用四个具体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景象作比很形象。
生6:作者始终扣住了山谷里声响的特点。
师:读书很仔细,读进去了。大家一起把这一段来朗读一下,感受一下。
师:把声音写得如此之美。红军战士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感受到大自然之美,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和乐观啊。
(学生后又提出不同语段,师生互动解读。略)
四、合作探究
1、“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两处是否有损红军战士的形象?
2、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叙述“与瑶民攀谈”,与翻越老山界似乎关系不大,可否删去?
……
五、激情结课(略)
对这篇不算短的文章一节课时完成,听课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老山界》的最大特点是“明白晓畅,引人入胜”。执教者引导学生:一在熟读文本中理清思路,明白怎样把看似简单的事件叙写得引人入胜;二在赏析精彩片段中感悟语言,体会长征精神;三在咬文嚼字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版块清晰,重点突出,以品悟语言为本,师生互动并举。这样一堂阅读“家常”课似乎简单了些,不好看,但有效。如果真要开掘、拓展,还有很多东西要讲、要讨论。如果要玩些新花样,这篇课文同样大有作为。如果说这一堂的遗憾,还就在于环节似乎多了一些,仍可再简约一些。
当下标以“新课标理念下”的所谓“新课堂”,的确值得反思——
文本被“多元”解读而泛化,文本本身具有的“精神”内蕴丢失。任何一篇文章,尤其是被选入课本的文章大多带有典范性,给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为文本“可能”“多元”解读的最好诠释。因为要“多元”,或者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而抛弃了对语文课姓语的精神内核——语言的品悟,使文本的解读缺失了“根本”,成为了一种架空的“戏说”,没有“披文”何来“入情”、入理呢?
文本被“拓展”延伸而虛化,文本变成一种“话题”的提示材料。阅读教学的阵地在于文本本身,拓展延伸只是一种必要的开掘。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对“例子”这个“工具”的“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才能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达到用不着教的目的。抛开文本这个例子,一味在拓展、延伸上下功夫,花时间,课堂看似有了深度、宽度、广度,其实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样的课堂,文本成了一个箩筐,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对话”的肤浅化,使阅读课堂多了一份热闹,少了一份“沉思”。对话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阅读说到底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对话给课堂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把作为看客、听众的学生唤醒,成了有生命、有思想的课堂主人。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啊!然而,很多时候课堂对话演化为类同于一种舞台对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来二往,看似热闹,其实少了那种思维的律动,情感的共鸣,智慧的碰撞,课堂少了“留白”,少了“沉默”。我担心这样的课堂,这样停留在嘴皮子上的语文阅读教学,能给学生怎样的“知”与“识”,能给学生怎样的语文素养?
“形式”的复杂化,使阅读课堂多了靓丽的光影,少了一份灵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使口耳授受的语文课堂光影迷幻,声色俱佳,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然而,谁为谁所用,谁服务谁的混淆,常常使语文课堂陷入尴尬。事实上,多媒体对于语文教学的弊病并没有得到重视,很多老师(尤其是各种公开课)对多媒体的依赖也似乎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病态,课件的制作五花八门,装点得美轮美奂,课堂成了多媒体制作的展示,而忘却了语文作为“口耳授受”学科的固有特点。机永远无法代替人,机与人的交流,永远无法代替人与人的对话。上课形式的复杂化,淹没了学生思绪的灵动飞扬,淹没了生命活力的蓬勃张扬。
于是,一堂课下来,人们常常会问,这是一堂语文课吗?那些语文教学的名家大师,他们的课堂有几个不是简简单单,扎扎实实的呢?于漪、于永正、魏书生、李镇西、余映潮等等,他们的阅读课堂常常看似简单,每每细细琢磨一下、玩味一下,才会发现原来韵味无穷,他们留给人们的不是拓展材料的丰厚,不是解读多元的神奇,不是对话的热闹,不是手段的新颖,而是对文本语言的细心把玩,是对文本解读切入点的精巧把握、引导的机智,是对学生需要的真诚关注、设问的精致,是课堂教学用语的字斟句酌、字字珠玑……其实,简单是一种精良化、高效化、艺术化了的教学智慧。
新课标下的新课堂,简单同样是阅读教学的应然境界。
丁卫军,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