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鸣曲”式唱歌教学探究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的几个环节应该了如指掌,音乐教学由组织教学、基本练习、导入新课、新课传授、巩固、小结七大步骤组成,但在教学中这种模式缺乏变化,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长期下去课堂显得呆板、无生气。教育以人为本,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奏鸣曲”本是乐曲体裁的一种,通常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几部分构成。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恢宏的气势向听众展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及矛盾的激烈冲突,从而体现作曲家的情感。下面就《欢乐颂》一课,浅谈一下我的“奏鸣曲”式唱歌教学经验:
  “引子”:在教授《欢乐颂》前,我首先给学生投入地弹奏了一首学生熟悉的钢琴曲“致爱丽丝”,把学生引入音乐情境中,然后问学生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你听过他的音乐作品吗?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获得了良好的情感效应,使学生情趣盎然地进入新课学习。利用情境激发好奇心,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呈示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激情为之所动,有了一定的求知欲,老师及时提出本课内容、要求并进行示范,先入为主进行歌曲展示。调动学生的情感,从音乐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在范唱《欢乐颂》之前,我先进行了背景介绍:
  1824年4月,维也纳街头出现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5 月7日晚间7点,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在皇家剧院为公众演出自己的近作——带合唱的大型交响乐,合唱是根据席勒的长诗《欢乐颂》谱写出来的。
  人们不禁要问,贝多芬的耳朵不是已经聋了吗,他怎么可能创作出新的作品?但这却是事实,即将上演的就是那部《第九交响曲》(合唱)!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是他全部杰作中最杰出和最感人的一部作品。而这话题,主要的就在于他竟出自一个耳聋者之手。
  《第九交响乐》首演的时刻来到了!贝多芬站在指挥台上、歌声随着他的指挥棒震撼着满场听众的心,人们似乎听到了他生命的呻吟和呐喊,感到了他对人生的热恋和追求。最后,随着第四乐章“欢乐女神圣洁美丽,……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的歌声,每个人的新灵都升华了,许多人眼含着热泪。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有的流着眼泪,有的欢呼跳跃,几乎发了狂。按照当时奥地利的礼仪,欢迎皇帝出场是鼓掌三次;而此时对这为音乐家,观众却一连鼓掌欢呼了五次,直到警察以为出了什么事,赶来维持秩序,这热烈的场面才停下来。可是,面向乐队、背对观众的贝多芬,却什么也没听到,直到一位女歌唱家搀扶他转过身,来到台前,他才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最让世人感动的,是一生受尽磨难,几乎没享受到生活、爱情欢乐的贝多芬,却丝毫没在他不朽的绝唱里流露出悲伤和哀怨。他把痛苦留给自己,却把欢乐带给了全人类!
  师: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生:……
  “展开部”:这是课堂歌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的好与否,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为有了前面的展示,老师可让学生开始听唱,这包括两部分内容:“听”“唱”。
  我们知道,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听唱模式中,学生首先通过听熟悉歌曲的调式、调性、节奏及旋律走向,也就是说对歌曲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读谱训练,将原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阶段。主要步骤如下:①教师范唱歌曲《欢乐颂》。问题: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庄重)指导学生分析《欢乐颂》旋律、节奏、速度的特点。②教师做示范:用“la”轻声模唱(口上下打开,找打哈欠感觉)并指导学生练唱(钢琴伴奏)。③指导学生用轻声唱歌曲《欢乐颂》的旋律(钢琴伴奏)。④指导学生解决难点:a.跨小节的连音(12、13小节);b.3 4音程的音准。⑤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钢琴伴奏)。⑥伴奏。要求: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歌词(提示并示范:根据这首歌曲的情绪,要用在连的基础上稍断开的演唱技巧)。⑦指导学生反复练唱歌曲。
  歌曲教学的宗旨是“唱”,而基础是准确歌唱,有了听的基础,可采用小声听唱,然后进行模唱,继而演唱的形式。随着对旋律的熟悉,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增强,便会乐于“唱”,从而大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再现部”:这是歌曲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歌曲经过学习已趋于成熟,但仍缺乏良好的演唱、表现能力,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为避免枯燥可采用击鼓传花、学生推荐、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上台表演,而其他学生则当评委,评价其演唱效果。个体演唱使学生潜能得到更好发挥,并很好的锻炼了学生。而其他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找出演唱问题的同时更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督促他们悄悄加以更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巩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可谓“一举三得”。
  “尾声”: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
  (1)贝多芬的艺术创作思想?
  ——不赶流行、不赶时髦。
  (2)贝多芬的愿望?
  ——抨击人类战争争端,赞美英雄,渴望和平。
  (3)贝多芬的精神?
  ——与命运抗争,把痛苦留给自己,把欢乐带给全人类。
  “奏鸣曲”式歌曲教学,既有其特殊性亦有其科学性。如能准确把握、巧妙运用,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而有效;课堂则灵活生动,魅力无穷;教学便行之有效且内涵丰富;学生学习便会更加轻松愉悦,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使课堂歌曲教学充分体现音乐课程人文特征,更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多业务光传输平台(MSTP/MSPP)的发展历程及其优缺点,指出新一代MSTP/MSPP集成了通用组帧程序(GFP)、虚级联(VCAT)、链路容量调节方案(LCAS)、弹性分组环(RPR)、密
煤气化一直是国内运行较广、较成熟的工艺,其中各类大型关键设备较多。飞灰过滤器作为关键设备之一,制造过程中存在焊接变形量大、成型尺寸难以控制等难点。本文从制造工艺、关
1992年逝世的梅绍农,二十年代在云南创办文学刊物《云波》,影响很大。他的新诗受到郭沫若的称赞,旧体诗词受到袁嘉毂的称赞,马于华称他是“云南近代诗魁”。本文分析了梅诗的特色和独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隐性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堂中隐性课程的认识、产生效应的反思和对其各影响因素的调整、控制,包括物质环境、教师自身、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等很多的因素。加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意识的培养和转化是使课堂教学有效发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隐性课程意识;因素;转化    隐性课程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美国学者杰克逊的《教室生活》一书中,其实在此之前杜威和克伯屈等学者都有实质性
2007年IEC/CIGRE特高压国际标准研讨会于7月18日在京开幕,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主持。IEC当选主席Jacques Regis先生,CIGRE主席Yves Filion先生,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
从单级离心泵电机电流过载引起频繁跳车故障入手,运用故障原因排除法,辅以各轴向力理论计算公式的分析,确定了故障原因为副叶轮反向装配引起频繁跳车。
摘要:笔者通过对宝鸡陈仓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体育教学场地与体育器材设施缺乏,成为限制本地区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突出问题。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学设施;调查;现状;对策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1.调查方法  以问卷、访问、座谈等形式进行调查。收集相关研究资料,整理后进行比较及分析。  2.被调查
对瑞木项目硫酸吸收塔砖板衬里施工中出现的裂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建立的砖板衬里结构应力分析通用计算模型,可为同类型大温差地区槽罐砖板衬里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四川南广河跨越为桁梁悬索桥。受地形限制,北岸采用隧道式锚碇,定位架采用在锚洞外加工,在锚洞内拼装成型方案,预应力管道采用分段拼装方案。施工时重点控制槽口模板、锚垫板
水力切割属于一种特殊冷态切割,直接利用高压水射流的动能对物件进行切削达到切割目的,切割过程中无化学变化,不影响切割材质理化性能。本文介绍了水力切割技术原理、特点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