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儿童崇拜思想述评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其儿童崇拜思想透过历史的缝隙向我们照耀,依然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芒,促使我们今天用欣赏的眼光去品味儿童,对今天的幼儿教育也颇有启发。
  一、丰子恺儿童崇拜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思想的浸染
  丰子恺儿童崇拜观念的形成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又肩负着对未来文化的创造之责。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深深积淀在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中,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尤其是其回归自然、超然物外的出世态度,更成了历代文人祈求内心平静的精神依托。生性温和、淡泊、率真的丰子恺也承继着这一传统的文化基因。
  (二)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的时代背景
  五四时期“人”的苏醒带来了儿童的发现和对童心的认识和尊重,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催生了对童心的热切向往和对儿童的无尽推崇。郭沫若、冰心、叶圣陶、郑振铎等中国新文学的最初奠基者都曾真挚地膜拜儿童的纯洁,并以失去童年的成人的姿态呼唤童年,试图能“回复我纯朴的,美丽的童心”。丰子恺一方面表现的是对自然和儿童的崇拜,另一方面又正是对五四时代高扬的人文精神和“儿童本位论”思想的倾心实践。
  (三)李叔同皈依佛门的影响
  李叔同是丰子恺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在丰子恺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完人,每做一事都能完满,做老师时认真敬业,教的虽是音乐美术,国学根基却远远甚于国文老师。而1918年李叔同看破红尘到杭州的虎跑寺剃度出家了。这对丰子恺的心灵和思想形成了极大的震撼。在李叔同的感染之下,丰子恺也在三十岁生日那天正式饭依佛门,成为居士,接受了佛家“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命题。这一佛家思想指向的是人心的原初状态是纯净无邪的,是世间的尘埃玷污了它们的理性内涵,这使丰子恺体认到了拥有原初本心的儿童的天真纯洁以及尘世的各种教条规范对儿童的束缚和异化。
  (四)儿童是具有独特价值的生命存在的儿童观
  在丰子恺的思想体系里,儿童是具有独特价值的生命存在,并将游戏的儿童生活看作是理想的生活途径,认同了席勒的“只有游戏,才能使人达到完善并同时发展人的双重天性”的主张。丰子恺鼓励孩子尽情享受童年的幸福,并呼吁成人们“切不可斥儿童的痴呆,切不可盼望儿童的像大人,切不可把儿童大人化。”让儿童有一个自在的生长环境,能尽情地挥洒他们那随心所欲的无拘无束的个性。丰子恺面对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的小大人们的礼仪谦让不是欣慰而是心痛,发出了如同别林斯基的“勉强的、过早成熟的儿童是精神上的畸形儿”的叹息,痛感成人对童心的摧残。
  二、丰子恺儿童崇拜思想观念
  丰子恺由对儿女们童真稚拙生活的描绘切入艺术领域,高扬儿童的纯洁,渲染他们的有情世界,倾诉对从来不掩饰自己真情实感的真诚的儿童的全身心的推崇。对此,丰子恺自己有着明确的表述“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于是变成儿童崇拜者,在随笔中、漫画中,处处赞扬儿童。于是丰子恺努力使儿童保持具有丰富想象,放荡不拘的、正当的、自然的状态,尊奉儿童是有着独特生命价值的存在物。他的对儿童的这种把握方式,无疑是对五四先哲们所倡导的儿童本位论的再度阐释,构成了儿童崇拜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设身处地地体味童心童境,以儿童的心态与感知去观察儿童的生活
  丰子恺熟谙儿童的心理,能顺利地把握儿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因此他能读懂儿女们那充满稚气而独具内涵的语言。大女儿阿宝看不起小妹妹软软,“吃东西时,把不好吃的东西留着给软软吃;讲故事时,把不幸的角色派给软软当。向母亲有所要求而不得允许的时候,你就高声地问:‘当错软软吗?当错软软吗?’你的意思以为∶软软这个人要不得,其要求可以不允许;而阿宝是个重要不过的人,其要求岂有不允许之理?今所以不允许者,大概是当错了软软的原故。所以每次高声地提醒你母亲,务要她证明阿宝正身,允许一切要求而后己。”
  丰子恺能设身处地做了儿童去感受他们的心理:“我看见她在水门汀上骑竹马。她对我一笑,我分明看出这是叫我一同去骑竹马的意思。我立刻回她一笑,表示我极愿意,就从母亲的怀里走下来,和她一同骑竹马了。稚拙的言辞点出的正是两个小孩初见面时的心意相通,真实地展现出了孩子的情态和心理。而这种设身处地也使丰子恺体味到了儿童在成人世界里生存的尴尬与不便。漫画《设身处地做了儿童》描画出的就是这样一种困境,体现了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忽视,这种忽视造成了儿童在家庭中的实境和精神上的痛苦。丰子恺非常同情孩子的处境,为孩子在成人礼仪道德驯化下的循规蹈矩、谦然有礼而扼腕叹息,这无意中宣扬了卢梭的“我们要让孩子们享受天赋的自由”“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的观点。
  (二)歌赞绝假纯真之童心,优游于儿童世界的闲适与自在
  他盛赞儿童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是“出肝肺相示的人”,他们有着“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天赋的健全的身手和真朴活跃的元气”,认为只有孩子们的生活才是纯洁无暇,值得憧憬的,“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给我的孩子们》《儿女》《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散文作品,绘就了《花生米不满足》《穿了爸爸的衣服》《瞻瞻底车》《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等漫画作品,直接表白了丰子恺对儿童纯净天性的推崇和膜拜。儿女的天真、无邪与自然使丰子恺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因此,丰子恺真诚地欣赏玩味着儿童天真稚拙的言行和生活,以饱蘸舔犊之情的笔书写着儿童生活的恬淡和率真,甚至欣然地描述着被围在一群儿女中间的闲适生活。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富童心的丰子恺不仅优游在了儿女的世界里,与他们同喜共悲,做着共同的游戏,还为他们构筑了童话《明心国》,以表达自己对儿童的崇拜与对儿童世界的憧憬。在丰子恺的心目中,儿童有着与艺术、神明、星辰同等的地位,并认为童心的境界是人世间的纯正、和平和幸福的境界。
  (三) 对失去童真的哀叹
  但是,绝假纯真之童心也要被人世间的礼仪、教条所规范,因此对失去童真的哀叹构成了丰子恺童年崇拜的第三个内容。他看到:“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孩子们每天自动地去做火车汽车,办酒,请菩萨,唱歌,堆六面画,创造着生活,而大人们一边呼号着“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一边却陷在枯坐默想,敷衍应酬的病残生活里。跟孩子相比,成人的世界里有太多不可超越的大自然的定理和不可破犯的人为的规律,成人的真的心眼早已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成了可怜的残废者。因此丰子恺认为孩子的长大是一种悲哀。在丰子恺的内心深处,他拒绝孩子的成长,痛惜孩子的长大,他希望孩子们就如那永不长大的彼得·潘,永不走出黄金时代。丰子恺所常常臆想的理想的人生是:“小孩子长到十岁左右无病地自己死去,岂不完成了极有意义与价值的一生呢?”
  由此,在儿童的发现的社会背景中,在对童心的推崇成为时代标识的氛围下,丰子恺表达着对儿童世界的赞美和倾慕。他设身处地地想儿童所想,感儿童所感,热爱率真、坦诚、无私的将喜怒哀乐形之于色的儿童;他崇尚儿童的天真,推崇他们的游戏,并将他们对物的关怀,对个性的毫无顾忌的挥洒,对成人的模仿游戏等等内容都摄入了自己的创作视域之中,以妙趣横生的画面展现于眼前,以素淡隽永的文字记载着儿童的日常琐事,而且丰子恺是用欣赏的、玩味的眼光审视着孩子们的游戏生活,真诚地赞叹着孩子的天真稚朴的。也正是这种以童心为崇拜对象的儿童观,显然使丰子恺在二三十年代的动荡的中国社会里找到了寄托心灵的精神家园,但他以心理上的亲和来体察童心的艺术特性,更是对儿童崇拜观念的张扬,是儿童发现的延续性成果。
其他文献
环境对幼儿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注重物质环境的同时,是否也注重心理环境的发展呢?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环境,是滋润幼儿心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最甘甜的“雨露”。作为幼儿园的班主任,我们要面向全体,营造爱的情感氛围、优美有趣的文化环境、自主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主动愉快地得到发展。  一、以爱为前提,建立充满浓浓爱意的师生情谊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
期刊
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评价,是为了掌握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了解幼儿、教师的发展状况,同时为促进幼儿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的对象、内容繁多,评价的途径、方法、手段和类型也多样。如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幼儿体质评价,每一种形式中就包含很多内容和环节。因此在评价中要贯穿于体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着眼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为形成幼儿终身参与体育
期刊
谁说油画只有成人才能画?孩子可是天生的小艺术家!这位妈妈身兼幼儿艺术教育者和母亲的双重身份,一起来分享她的油画启蒙经验。  投入颜色的游戏中  1~2岁的孩子是通过肢体和行动去感受世界的。对于色彩,他们喜欢用手、脚甚至是全身去了解,用无比的快乐和热情去游戏。  会变魔术的颜色  准备一块大画布,再把红、黄、蓝3种颜色的颜料放到乐乐面前。告诉她这些分别都是什么颜色,让她来选择先用哪个颜色。这个过程可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建设一个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稚园。”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我们农村幼儿园就是要建设适合农村实际生活的幼儿教育。就像陶先生告诉我们的那样:“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中产生活的教师;要从活的教师中产生活的学生;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我园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积极创设符合我们农村实际的本土特色幼儿园。  一、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教师观念的更新——对本土特色的充分
期刊
孩子的眼睛最纯洁、最清亮,也最娇弱,不要让病菌侵犯它们!  小孩子爱用手去探索世界,如果东摸摸,西摸摸,再用小脏手揉眼睛,那小小的细菌很容易进到眼睛里捣乱!  红眼病  周末,妈妈带佳佳到游乐场玩。半天下来,佳佳又累又困,回家路上不停地揉眼睛、打哈欠。第二天,佳佳的眼睛开始发红,而且眼睛里有分泌物,还老说眼睛痒。妈妈赶紧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说佳佳得的是急性结膜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红眼病。  什么是红
期刊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节,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生活。”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一种强烈的遗传性的内在潜力或者说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表现就是自发冲动,而这种自发冲动是否受到压抑,就成了教育好坏的分水岭。扼杀儿童的自发冲动,必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因此,自由式儿童教育
期刊
摘要  脑科学关于儿童大脑生长、儿童早期发展与环境经历的研究为提升和审视儿童早期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从脑科学研究的视角审视幼儿园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并从环境的提供、儿童个体经验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网络等几个角度阐述了幼儿园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所蕴含的价值。  关键词  脑科学 儿童 主题式教学 价值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脑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对正常人进行某些
期刊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多种形式引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而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可或缺、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形式,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启发”,能让幼儿愉悦轻松、自由活泼的得到发展。那么,幼儿园区域活动有哪些实施策略呢?  一、创设环境—组织区域活动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主张凭借有效环境的
期刊
童年的很多体验,都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也许还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有过施舍行为  推荐指数:★★★★★  平时我会给儿子看一些新闻图片,让他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很穷、很饿。有一次,我们的车外有个妇女背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在乞讨。车里的朋友都说这些乞丐是假的,不要理他。但是我想这些等孩子大一些再跟他解释,于是我摇下了车窗,对若宸说:“那个哥哥很可怜,你把这钱给他买饼干好不好?”若宸把钱给了那个妈妈
期刊
分离焦虑期是儿童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的时期,并以此表示拒绝分离。刚入园幼儿的前几周就属于分离焦虑期,少数幼儿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症。  身为教师,我们只有知道形成分离焦虑症的原因,才能寻找对策,帮助孩子走出分离焦虑期,从而,让幼儿在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有效地发展,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情景一:欣欣是我班刚入园的孩子,家中独女,表现出的分离焦虑特别严重。每天早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