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制度自信”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为例,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制度自信”的教学策略: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达成“制度自信”的目标;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制度自信”的资源;参加政治参与的实践,增强“制度自信”;利用国内外重大时政,印证“制度自信”的重要;学习国家法律条文,延伸“制度自信”的认知。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 制度学习 制度自信 教学策略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制度自信”是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奋斗的伟大成果。高中思想政治课特别是《政治生活》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学习,在教学中探索增强学生“制度自信”的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有效传导正确的价值理念,实现对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以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为例,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制度自信”的教学策略。
  一、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达成“制度自信”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增强学生“制度自信”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政治生活》课堂教学中实施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制度学习”,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可以达到增强学生“制度自信”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时,可以采用“情境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反思、生成和内化,增强政治认同感。课堂可以设置情境和角色扮演活动:南宁市良庆区大沙田街道办五象社区居委会要召开“居民大会”讨论小区开展“垃圾分类”问题。学生分成小组选取不同角色进行扮演,如居委会主任、居委会成员、物业管理人员、赞同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居民、不赞同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居民等,通过模拟“居民业主大会”的活动,组织学生体验和讨论,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社区里的大事谁来决定、如何对居委会进行有效的监督等居民自治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形象、真实、可信,能够激发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自信,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民主管理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落实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养有自信、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制度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问题导学式课堂”“多维探究式课堂”“自主合作式课堂”等教学模式,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二、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制度自信”的资源
  2019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其中校本课程是在科学评估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学校或社区课程资源,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开发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多样化的、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对課本知识的理解和认可,从而更加主动和自信地领悟与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例如,在学习“我国的政党制度”这一内容时,可以根据党的十九大召开,开设学习“新时代、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校本课程;也可以学习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员教育中心编制、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色传奇》高中生读本,通过学习南宁三中校友、百色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雷经天,广西军区原副政委莫文骅中将等革命先辈的事迹,让学生从红色经典故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
  又如,在学习“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内容时,开设学习“和平发展、结伴同行”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外交的不同等级的“伙伴关系”,理解和掌握我国坚持结伴不结盟、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政策;开设学习“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发扬丝路精神,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和平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开设学习“广西民族一家亲”的校本课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三、参与政治活动,增强“制度自信”
  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实践中开展政治参与活动是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增强“制度自信”的有效途径,也是学习的落脚点。
  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积极参加乡镇或南宁市辖区的“人民代表”选举,积极参加村民大会或居民大会,两会召开期间积极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网络和新闻媒体建言献策。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听证会”,给相关部门提出草案的修改建议,还可以开展争做“政治制度社区宣传员”“社区法制宣传员”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
  另外,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养,作为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践行民主和法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民主意识和规则意识。比如,学生可积极参与学校学生会、团委和其他学生社团成员的选举,对学校后勤、食堂等方面的工作建言献策,参与宿舍管理规则和食堂管理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参与宿舍纪律、卫生的管理,监督校园食品安全等,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广泛的实践参与,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产生情感共鸣,引发政治认同,坚定制度自信,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四、利用国内外重大时政,印证“制度自信”的重要
  思想政治课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是增强“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方法。时政涉及当前国内国际的时事、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社会生活热点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与思想政治教材互相交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给思想政治课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实现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分析和思考国内外重大时政,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政治素养,用事实说话,用事实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在全球蔓延,面对这一国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和政府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此次疫情防控的成功就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最好印证。这一重大事件对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增强“制度自信”是很好的契机,教师在教学必修二《政治生活》时,可以开设专题讨论课进行时政分析: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也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统一指挥、全国一盘棋,举国动员、对口驰援,形成合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生动诠释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另外,此次疫情防控的成功离不开基层群众自治的管理和服务,在城市以“社区”以单位,在农村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地毯式的排查和防控,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彰显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巨大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并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进行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讨论。针对这一重大时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编制和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过程: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等。这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社会现实是最好的教科书,教师应利用重大时事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激励青年学生努力奋斗,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接班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五、学习国家法律条文,延伸“制度自信”的认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我国的各项制度都是通过国家法律确定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站在法律法规的制高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找到法治理论的基点,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在学习法律条文时自然而然地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制度由衷地认可和坚信。学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时,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重点和难点,也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的相关内容来突破这一重难点,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了15个方面的职权,通过学习宪法原文,学生对人大的职权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很多知识都可以借助国家法律法规来学习。如“人大代表”有关方面的知识可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关方面的知识可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方面的知识可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习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内容时,引入宪法第三十三和三十四条,选举法第二十六条;学习“公民的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政治义务”内容时,引用刑法第二百八十三、二百八十四、二百八十五条,安全法第二十、二十一条的相关内容等,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把法治思想和价值观寓于知识的传授中,教育和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制度自信”教学,可以让高中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最适合我国、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社会制度。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从政治站位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制度学习”,坚定对学生“制度自信”的培育,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白钢.制度自信十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2]钟宝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J].教学考试,2017(22).
  [3]周泽龙.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J].理论建设,2020(1).
  【作者简介】姚  敏(1975— ),女,漢族,河南太康人,大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学位,高级职称,南宁市思想政治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李晓翎(1962— ),女,汉族,河南禹州人,大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学位,正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南宁市教坛明星,南宁市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生涯教育等。
  (责编 李 言)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应用问题,分析在“互联网+”视域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提出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加强师资培训力量、巧妙运用信息化手段等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混合式教学模式 技工学校 电子商务专业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获得了繁荣发展,推动了传统商业模式向电商转型。随着电商产业的不断建设与发展,电子商务市场内部竞争越
【摘 要】本文针对体育特长生训练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的问题,认为教师要关注体育特长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情况,提出教师在把握体育特长生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地利用微课技术、合作活动、即时通信、搭建小组等方式,优化体育特长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形式,从而实现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 文化学习 协调发展  当前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体育特长的训练时
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以理论性指导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的问题,以广西农牧工程学校的创业实践教学探索为例,提出涉农专业应根据专业特点,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建设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让学生在体验创业的过程中提高就业和创业品质,促进专业技术技能的提升。
【摘 要】本文针对案例教学在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问题,提出教师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要避免单向说教的现象,必须借助社会案例展开教学,通过精选案例内容、创新案例形式、传授案例学法、延伸案例训练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驱动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高中政治 案例教学 核心素养  案例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材料,具有真实性、鲜活性、典型性的特征,能够对教学形成强力支持。高中学生思想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严把招生入口质量,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应用型本科院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来源。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直接相关。通过对CG学院2016-2019年考研升学情况分析发现,超过30%的学生有考研升学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为有考研升学需求的
本文针对当前中职烹饪专业未能满足国家和地区餐饮消费市场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将节气养生文化引入中职烹饪专业,挖掘节气养生文化引入中职烹饪专业的价值,助推中职烹饪专业“三教”改革。
【摘 要】本文基于网络时代背景,分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变化,指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论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旨在促进当代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信息时代 困境 出路  在高考压力的影响下,高中学生容易出现焦虑、压抑、消极等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与此同时,当代高中生又处于一个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它以互联网技术工具及信息化媒介为主导力,具有高度
【摘 要】本文阐述企业网搭建及应用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构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企业网搭建及应用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以企业网搭建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三层交换机实现相同VLAN跨交换机通信”为例,从课前预习、课中实训讨论、课后作业三个环节介绍企业网搭建及应用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设计,并提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建立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论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提出借助导学案、创设教学情境、进行生活化教学、开展实践活动等做法,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意义 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地理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
【摘 要】本文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目标定位与市场发展不符、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提出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调整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打造实践教学体系,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职业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 创新创业能力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着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