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作文中有想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语文界就有先行者要求学生:学会说“我认为”,学会说“不”,学会说“但是”……看来,同行们都遭遇过学生写作时无“想法”、无主张的尴尬。从长远看,这事相当严重。今天的学生学会了顺从和接受,在家是个“乖乖女”,在校是只“小绵羊”;明天他们就永远不会思考,人的睿智与创造趋向消失。就写作而言,没有“想法”就没有生命力,如何激活学生的想法应当成为写作教学的重点。
   上学期,南京市教研活动呈现了部分微写作教学“矮纸斜行”的习作片段,生活气息浓郁,观察细致,笔尖流淌着诗的审美趣味。
   清晨,整个城市仍像个睡眼惺忪的孩子,裹着棉被般的白雾,窝着脑袋,不愿意醒来。
   石头城下,只有零星的几个老人在打太极,悠扬的音乐遥遥传至河畔。
   校园却已经清清爽爽地等待着,让鸟儿站在浓浓的绿阴里歌唱起来,让教室里的挂钟滴滴嗒嗒地走着,让时间静静地流淌,等待着第一个推门声到来……
   阳光瞬间洒入了教室,沉睡了一夜的桌椅们在阳光下发出光芒。渐渐地一个又一个同学背着书包涌入,教室却也不吵。时间如飞轮般骤然旋转起来。我一天的学习生活又开始了。
   写作活动发生之前,常态下都由教师先说,学生再说,甚至教师先写,学生再写。师生大脑风暴式思维碰撞的作用在于点燃。以上呈现的习作片段文字不多,但表述真切。学生面对生活有所触动而产生了“想法”,从而有了清晰的表达。动笔之前,学生根据命题总能说出几个碎片,继之以教师下水抛出几个片段。学生想法从无到有就有了过渡带。问题在于,有的课堂省略了前期环节,好像教学双方都省事了,但思维的火花熄灭了。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什么?要写出自己的经验。”“写出自己的经验”是指写作离不开生活,杜绝远离生活甚至脱离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要求尽可能贴近生活。但是,有了生活与体验,如何“让学生有想法”,把生活与体验化为“想法”,还是一个问题。习作者有生活、有体验,但目中无人、心中无物、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漠然视之、淡然处之、心不系国、情不系家,“想法”何来?这是写作活动发生前的一个节点,是写作教学的入口,也是写作教学的难点。
   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其实对身边的生活不无感知。引导他们去发现,用生命唤醒生命,乃生态课堂构建的基础。校门口外卖,高考后撕书,体育活动遭禁,学生熟悉而有属于自己的“想法”。接近佛事,学生自然会思考“为什么要去拜佛”;当乡村只成为公交线上的一个站名,可能引发学生对故乡老屋的怀想……这些都会因为生命个体面对生活有触动产生想法。有时,种种因素造成的间歇性麻木需要唤醒。每个生命个体总在思考,总有或多或少的想法。永久性麻木应该是不存在的。“让学生有想法”就是激发学生表情达意的热忱,激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写作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也是一场精神旅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意识和心灵。写作教学也是如此。从生活中导出“想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靠教师。教师有责任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想法”。接下来,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找“办法”,盘活写作思路。
   当然,影响学生自由表达的因素很多,如命题跑偏,严重脱离学生实际。习作预设时无视“想法”。要求学生“想什么”,这是一切的前提。出题玄虚难以让学生的“想法”顺产,只能让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拿大道理说教或以考代教,“想法”的质量大打折扣。这不符合生命认知的规律,也是对写作教学的扭曲,与生态写作相悖。所以,单就习作命题而言,让学生有事可叙,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是“让学生有想法”的基石。学生“随笔”写就的“读书札记”,比之正规的作文训练,常更有可观之处。那是因为阅读激活了“想法”,产生了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的欲望。
   有人说,写作是阅读下的蛋。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底蕴厚,情愫浓。亲情、友情、爱情并举,爱国、思乡、怀人同行,智者仁者的呐喊共生。《今生今世的证据》总能拨动我们最敏感的寻根神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真情表白淋漓尽致,《长亭送别》的离别哀婉深沉……用“文本”作“药引子”,用“文本阅读”唤出“想法”,以读促写,能够诱发写作的冲动,在“生活”与“想法”之间打开一个通道。
   无论如何,要让学生有想法,贵在教师循循善诱,有了“想法”,写出“想法”就不成为难事了。
   吴国锋,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其他文献
小说《项链》是一篇并不好教的文本,不好教的根本原因是,它太熟悉,学生熟悉,教师更是熟悉。小说这类文体,对高中生而言是一种特别即时性的东西,因为学生更多追求的是小说情节的新鲜、曲折、扣人心弦,一旦在课前读过这篇小说,那么在课堂上阅读、研讨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就像在看一部被剧透的电影。而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项链》是一个早就读过的故事,于是,我们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研讨的欲望,就成为了开展课堂教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深化整本书阅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被选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作为必读书目,可见其地位之重要。笔者在研读作品时,发现小说《西游记》中作者多次采用了以假乱真的
专题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早在1896年,教育家杜威曾经尝试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研究,以此培养其实践能力。之后,教育家威廉·赫德·克伯屈在《教学方法原理》中也提出,专题学习过程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研究以及实行。高中语文教学多年来深陷接受性学习的小格局中难以自拔,原本应该卓然不群的高中生,被迫在教师的“搀扶”下,失去了独自行走的能力。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是戴望舒晚年的作品,1948年收入诗集《灾难的岁月》。2018年出版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共收入了十首中国新诗,《萧红墓畔口占》收入九年级下册第一单。1942年1月22日,年仅31岁的萧红病逝于香港,安葬于香港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本首诗就是戴望舒在一次去萧红墓凭吊后有感而发之作。诗作第一稿发表于1944年9月10日,题为《墓边口占》。   “口占”是指出口即成,《萧红墓畔口占》
《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这一任务群的学习贯穿高中阶段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导向,导致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如何整本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人教版教材中位于必修一,在部编版的新教材中位于选择性必修的中册。就鲁迅很多作品都涉及“说”与“不说”的二元对立,如《野草·题辞》《呐喊·自序》《“感旧”以后(下)》,但《记念刘和珍君》是一个更特殊的文本,因为它更为可视化地集中展现了鲁迅在“说”与“不说”之间进行抉择的矛盾心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尝试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更重视联系现实的问题。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都十分注重“事理论述”,要求作文必须事清理明,必须联系现实。凡是高分作文一定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人云亦云泛泛之辈则鲜有佳作。   作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必须使用现实材料,为了突出事理的价值,也可以单独设一段来联系现实。这样做有什么益处呢?第一说明作文言之有物;第二说明作文有针对性;第三使议论有深度;第四说明作
【教学设计依据与思路】   透过作家在文本中所创造的审美形象,探究作家在其中注入的审美内涵,进而走进并理解和阐释作家在其中赋予的与生命、文化有关的情怀,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从文体角度看,《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写人记事类抒情散文。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这篇经典散文时,往往把“项脊轩”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作者的客观存在的、用来聚焦和引出家庭衰败和表达亲情的物理性空间,过度关注文章所记之事和所写之人,
方长安,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写作》《长江学术》主编,武汉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写作学会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新诗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等全文转载。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
写作教学“缺教”,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由此导致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散乱、盲目随意的境地。而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体系把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与本单元内的课文联系起来,以随文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进一步加强对写作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依旧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教材写作体系中写作知识点多而杂,实际写作教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